從切身相關的企業界、學術界到口水亂噴的政治界都看得到它的影子。
當然,我也趕流行買了一本來瞧瞧。
前半部是很精彩,尤其舉了一些成功的例子,如何擺脫競爭對手,尋求自己的藍海。
但是很弔詭的是,書中也提到尋找藍海有時候會陷入死水坑裡,等水被曬乾就變成魚乾了。
避免變成魚乾,就得用些方法,有不少的公式可以運用........

過了一陣子,我突然想到"多角化經營"這個古老的口號 !
那不是藍海策略的前身嗎 ?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所以企業要多方求變 !
結果有很多老闆押在網際網路這一籃,慘賠 !
很多專家顧問馬上改口,要注重自己的本業及專業,不要渉足陌生的產業 !
轉的真快 !
看了多年的管理書籍,就有些感覺,就是這些道理幾乎是抄襲前人的。
聰明的人把某些現象強調出來,加上現成例子,就可以造就一家學說。
真理本來就不多,尤其是人性,幾千年來也沒長進,再怎麼研究還是前人的思想。
藍海策略、水平式行銷、多角化經營......可說是不同觀察面的同一物體。
孔老先生說 : 述而不作。
不是他掰不出新的口號,是不願偷古人的思想當成自己的新發現。
所以囉,精髓就在那些古籍裡,管理學還要外求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