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READING/X4/5867322.shtml
【聯合報╱文/艦務長】
行船人或討海人都忌諱這種事,尤其還要撈起來送回岸上,萬一返港途中有緊急狀況無法靠岸,那大體肯定得冰存,而冷凍櫃裡又堆滿了菜肉……我猶豫了!還剩一小時就下更了,犯得著蹚這趟渾水嗎?
當瑞氣千條般的陽光一道道灑在清晨的海上時,那隨風晃蕩的海面就像是一面晶瑩剔透的水鏡一樣,直讓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運氣好時,還可看到跳躍嬉戲的海豚,值更的弟兄們一見海豚現身便口哨掌聲不斷,說也奇怪,掌聲愈大,海豚就愈來勁,各種花式動作輪番上演,絕無冷場,讓弟兄們在無聊的航海生活中得以享受難得的樂趣。
骨董軍艦設備從簡 環境舒適怕釀禍事
那時我正站在艦橋內,按著預定航線巡邏於淡水和澎湖之間的海域上。我任職的瀋陽軍艦是一艘造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骨董級驅逐艦,在當時強調作戰的設計理念下,艦橋是全船唯一沒有冷氣的地方,正午時分身處其間,那揮汗如雨的滋味就如同置身三溫暖一樣,保證終身難忘!
據船上的老士官長說,美軍在諾曼第登陸作戰前因護航艦不足,因此臨時設計出這種陽春型軍艦,所以一切從簡,不在艦橋裝冷氣、設座椅的原因多半基於航行安全考慮,一旦環境舒適就怕值更人員打瞌睡釀成禍事——此禍事指的是「海上撞船」。
我常想,這汪洋大海是如此遼闊,南來北往的兩條船竟然能撞在一起,那也真是太離譜了吧!但事實是,海上船舶相撞時有所聞。俗話說「行船走馬三分險」,這三分險講的就是人為疏忽,故此,我這一班的弟兄們,人手一副望遠鏡隨時盯著海面,即使只是小小的漂流物都得慎重其事,萬一不慎讓漁網絞進俥葉的話,那可就嚴重了,試想千噸級的驅逐艦就這麼因為一張漁網而失去動力漂流海上,那還得了呀!
突然間,聽見擔任砲塔瞭望的阿達大叫:「報告艦務長,左舷發現漂浮物,好像是……」這一喊把大家的神經都給繃緊了,端起望遠鏡一看,天哪!竟然是行船人最不願碰到的狀況——海上浮屍!我趕緊下令舵手「左滿舵」,讓船急速左轉,小心的避開「漂流物」。
老楊是我隊上的帆纜士官長,當時正坐在舷邊納涼,船轉過來的瞬間他看得相當清楚,沒多久他便跑上艦橋跟我私下說道:「隊長,你就當沒看見吧!那大體已經泡水多日,前二天在附近作業的漁船肯定都有看到,但都沒人管,就怕觸霉頭呀!」當下我便聽出他的話中話了。
行船討海怕觸霉頭 艦長堅守軍人本分
其實不管是行船人或討海人都忌諱這種事,尤其還要撈起來送回岸上,萬一返港途中有緊急狀況無法靠岸,那大體肯定得冰存,而冷凍櫃裡又堆滿了菜肉……我猶豫了!還剩一小時就下更了,犯得著蹚這趟渾水嗎?
「艦務長,放小艇,讓弟兄們把那大體撈上船帶回馬公吧!順便通報港區請求緊急返港。」艦長是個標準的北方大漢,聲若洪鐘,人還沒進艦橋命令已下達。領命之餘,老李一邊搖著頭一邊召集弟兄放出小艇,費了好大的工夫才將那具大體撈上船尾,隨即調轉船頭直奔馬公而去。此時也正好接到港區准許返港的回電,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
就在靠岸之後,艦長領著眾官按習俗對往生者祭拜一番,並在目送救護車離去後,跟我們這些菜鳥幹部訓話了一番:「咱們軍人吃的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保國衛民是本分,不僅要保護活人,同時也要顧到往生者的權利,你碰到了就有義務處理,否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這話真是振聾發聵,讓我汗顏不已,即使離開海軍多年後,總還是無法忘懷艦長的這番話。
雖說這段插曲得以讓人小歇片刻踩踏不晃的陸地,但油水加滿後也只能快快啟航,回到巡邏區繼續未完的任務。
離開碼頭時,已是華燈初上的夜晚,清涼的海風不僅帶走了白天的辛勞,也同時讓我見識到另一群討海人夜生活的開始。
此刻海面上盡是一團團的各色燈火,像一棵棵掛滿燈泡的耶誕樹一樣美麗。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