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剛從加拿大回國
昨天在球場打三打三的時後
我巴了對手一個火鍋
對方另一個看樣子是社會人士的人就指著我鼻子罵 "年青人,你打球那麼嗆是在幹什麼"
當場我就莫名奇妙,回一句 "現在是怎樣,你發什麼脾氣啊?"
他衝過來一把揪著我的衣服大聲叫"我們很輕鬆跟你打耶,你故意找麻煩還是怎樣? 一直頂一直頂我看你不爽已經很久....." 之類的話
他們那隊的人馬上衝過來把他和我拉開
他還是在那邊罵不停
我說"好啊,我動作大是我的不對,我跟這位大哥道歉行了吧?"
然後轉過身邊搖頭邊露一個無奈的笑
他又火了,大叫"你笑什麼? 我就討厭你那副嘴臉.....etc" 作勢又要衝上來
然後抓著我的領口耍狠 "你當我怕你啊?.....之類的"
他的隊友又來把他拉開
但是又兀自在那邊罵個不停,什麼年青人、年青人一直叫
我轉過身沒理他,背包拿了就走了
說實在這次回台灣的機會很難得
我也不想惹什麼麻煩
否則跆拳練到三段 (WTF), 這種場面我還可以應付
他揪住我領口的時候我就想一推一拐折他手了
會笑也是因為這麼一個滿嘴"年青人"倚老賣老的人
卻又是這麼一副火爆脾氣
真的很無奈
我想在每個地方打球的風氣不同
在加拿大跟外國人打,自然而然的養成一些習慣
打球比較physical
因為客氣的結果往往就是被box out, 被post 然後切入
如果真的有比較大的碰觸,說一句sorry 拍拍肩膀就沒事了
而這些習慣拿到台灣就被人家不爽吧?
-------------------------------------------------------------------------------------
多謝大家聽我訴苦
這次回台灣,有很多感動,也有許多感慨
對於這次的事件
有些朋友覺得人家都欺負到頭上來了
不動手不夠男人
但衝突能避免還是盡量避免吧!
各位熱血的籃球迷們!
球場上的衝突大家都有遇過吧?
又是怎麼收場的呢?
在國外的街頭籃球尤其是美國
他們打球基本上是抱持著沒人倒下 就不算犯規的原則
一旦發現敵方的弱點就拼命打 完全不會留情
但是我覺得他們反而比較有運動精神
在球場上拼的你死亡我活 垃圾話一堆
但是離開球場他們幾乎不會計較發生什麼事
台灣的球場的老球皮很多
他們的小動作多 球品也不好
多數是靠經驗及嘴巴打球
他們進攻犯規絕不會說 很多老球皮很喜歡進攻時架柺子
如果你在防守時輕輕摸到他們 他們滿會演的 硬說你犯規
我不是很喜歡跟他們打 因為很容易被它們弄受傷
而且他們多數很沒球品
不過如果我跟那種很會跳 能扣籃的朋友去打球
我會叫他們在那些老頭頭上扣籃 給它們難堪
之前在淡江打球也遇到過衝突
對方應該是淡江的學生 帶了個外國人來報隊
它們根本就是靠外國人來得分
其中一個本國學生以為帶外國人來球技就會突然進步
在那裡耍free style 結果切入時自己踩到積水跌倒(那天早上有下雨)
硬賴說是我隊友絆倒他 我隊友根本沒碰到他
想跟我們理論 後來他被那外國人拉開
後來他們另外一名球員切入被我犯規
我只抓他的上臂而已 他既然跑來瞪我想要跟我吵架
不過對方看看身材比我單薄 所以他想想就算了
而且此時我後方的10名隊友一起站起來
雖然他們贏 但是那三個人打完那場球就跑掉了
所以人多還是好辦事
會先口頭說:動作會不會粗魯了點,沒必要打這麼兇吧
若是遇到那種無心的 (就是可能自身習慣那種人),大致上會對方改善自己的動作
要是遇上那種火爆男子,小弟就會故意上籃暗地的給他來一個拐子
或是搶奪籃板球來個顏面肘擊....或是卡位也來個小動作
當然後來也會對方發火,言詞挑釁就很不客氣就會開對罵了
大部分我和朋友會選擇不打了....因為影響心情不好,再打也沒意義了
之前有遇到直接就動手打人的,當然是不客氣就打回去了
我和朋友的戰略是全力進攻那個挑釁和先出手的人
因為他一定馬上就倒下去,而且他會很慘,對方馬上也就會停手
不過還是不建議就動手啦.....除非對方先動手,為了自身保護動手是難避免的
原則上會選擇不再繼續打下去了,因為繼續打下去,一定是雙方開打的
leontief wrote:
打球這種東西
就是要開心...............恕刪
大大說的是
畢竟大家都是來運動的
也不可能有一開始打球就帶著要打架心態的人
但是對我來說
對方守的緊就只在籃下打post
有位子就卡
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我回台灣打第一場球的時候
也是盡量投外線不勉強切入,來避免碰觸
但是打的全身上下癢癢的
一點都不痛快
這種感覺,我想 IriShcAFe 大最能體會吧!

唉,看來在我能夠依照一般臺灣人打球的style之前
我還是盡量避免 2 on 2 以上的球賽吧 (人少比較少碰觸)
不過一但習慣了以後
回加拿大會不會又被欺負呢?

My photography blog: http://sunnyeasy.wordpress.com/
My doggie blog: http://i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