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收到一份強制執行的暑假作業: 節能減碳、計算一「夏」暑期學習行動
這是教育部和天下雜誌合辦的活動

而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小朋友
從7/5 到 9/2 日每日都要勾選共13項的選項
1.我今天有一餐選擇不吃肉0.67公斤
2.我今天在外用餐「自備環保餐具」0.05公斤
3.我今天有把三餐食物都吃完,沒有廚餘0.002公斤
4.今天少使用冷氣1小時0.62公斤
5.我昨天睡前將冷氣調高一度0.187公斤
6.搭乘汽車改搭乘腳踏車或步行1.1公斤(5-1)
7.搭乘汽車改搭乘機車(公車或捷運)(本項減碳數為三種交通工具平均)0.944公斤(5-2)
8.搭乘機車(公車或捷運)改步行或腳踏車 (本項減碳數為三種交通工具平均)0.156公斤(5-3)
9.今天少使用電腦1小時0.21公斤
10.我今天少看電視1小時0.1公斤
11.我今天淋浴時間縮短五分鐘0.012公斤
12.我今天買任何東西都自備購物袋,沒有拿塑膠袋0.001公斤
13.我今天回收1支玻璃瓶(11-1) / 1支鋁罐(11-2)0.25公斤/ 0.27

最瞎的選項是 我今天淋浴時間縮短5分鐘....... 所以第4天 就可以不洗澡了
還是第一天先洗6個鐘頭 第二天開始遞減........

教育部人員說 這是跟“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出來的選項

(您看得懂 這舉例寫什麼東西嗎?我看不懂耶)
孩子每天都要看自己做到哪一項
用1+2+5+9+13的方式呈現
而後面可以對照減碳公斤數 四則運算一下

教育部和專家學者
可能不知道
國小3年級還不知道0.156公斤 到底是多少?

而孩子要這樣計算統計 總共60天

既然上方為了績效強制執行 老師也會因為壓力強制行 孩子當然也會因為怕空白造假勾選
也許專家學者不知道 有些孩子家中沒有冷氣(我昨天睡前將冷氣調高一度)
沒有電腦 (今天少使用電腦1小時0.21公斤)
有些偏遠山區或是鄉下 連公車也沒有呢!
因為少勾了這幾項 那有電腦的同學 不也就減碳量 贏了這些沒有電腦 冷氣的 同學

最後面強制執行 老師要在9月初 把班級的人數 選項 總數統計出來
這些專家學者不知
我舉例好了
好 七月五日
小朋友有做到的舉手 老師要統計
第一項 1.2.3.4.5 5人
第二項 1.2.3.4.......20人
第三項 1.2.3.......16人
第四項 1.2.3.4.........17人
第五項 1.2.3.4......20人
第六項 ..........4人
第七項..........13人
第八項........2人
第九項......14人
第10項.........29人
11項........5人
12項........27人
13項 .......6人
我看要計算一天人數 光是問完選項 數人數 問了13項 已經10分鐘了
好 再來現在是 七月六日 有做到的舉手
第一項 1.2.3.4.5 5人
第二項 1.2.3.4.......20人
第三項 1.2.3.......16人
第四項 1.2.3.4.........17人
第五項 1.2.3.4......20人
第六項 ..........4人
第七項..........13人
第八項........2人
第九項......14人
第10項.........29人
11項........5人
12項........27人
13項 .......6人
換句話說 老師要從7/5日 統計9/2日....
每一天要問13項
總共問60天
所以學生要舉手780次

更有人說 哎呀 你隨便填填就好了
造假誰知道呀
對呀
但是 造假的成果統計報表 好的立意完全沒了
如果這份暑假作業 讓學生帶回 自己儘量做到
今天我走路喔...減多少碳
我今天有把飯吃完....減多少碳 自己統計一下 這樣就好
而不是變成一個排名比賽!!
再加上如果沒有老師統計全班做到人數+全校統計做到人數+全縣統計做到人數+完成率
這份暑假作業 是可行的
但是如果這樣的暑假作業 只是地方政府拼績效的工具
那
史上最瞎的暑假作業 真的誕生了
也希望地方政府不要為了拼教育績效 而把原本立意良好的活動給抹煞了
真不知道
這些專家學者 可以也來每天勾選這份檢核表嗎?以方便以身作則!
如果您是明眼人 從這張暑假作業中 您看出了多少教育問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