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假期,恰巧不用去公司值班,晚上的兼差剛好放假所以我和家人就在今天提前給媽媽過母親節,全家人也一起到了金山去採購"新鮮的魚",熱心的老板和我介紹了各式魚的名稱,只是&%$#年紀大的我,什麼都記不得似的好像只幾得幾隻的名字,真是不好意思...還有!!為了證明魚真的很鮮...我就隨手拍了幾張"魚的寫真"..有些畫面有些血腥,請大家不要見怪~#01好像是鰻魚吧...#02這個是我最愛的剝皮魚哦! 不論是用煎的還是用醬油來煮它..都很好吃吶!!#03這個叫白篬..(應該沒有寫錯字吧)#04忘了它叫什麼吶#05哇!!你看,新鮮的表徵,鮮紅色的腮...#06這個魚我印象最深,因為它叫"白馬",和"白馬王子"有異取同工之妙,所以我記得非常清楚!!#07這個叫"花連"吧..我聽見的是台語,應該這麼翻譯沒有錯吧!!#08這是我小時候眼裡像是有年輪的魚..#09這是我小時候眼裡像是有年輪的魚..#10#11#12#13#14謝謝觀賞,不過很抱歉!!!好多魚我都記不起名字了!!下次再去時,我會用紙筆記下來...總不能只會吃..而不認識它吧...
這些魚的品相看起來應該是漁港魚貨批發市場賣剩下的,一般來說,好的漁獲都已經被大盤訂走了,有些大餐廳、大賣場因為是長期的生意,所以他們把好貨先選走,剩下的才都拿到港口的觀光魚市賣給觀光客。價錢大概比台北市內的傳統市場貴個兩成,應該還算合理,誰叫你是觀光客。這就是「出處不如聚處」的道理。P.S 新鮮的魚眼睛應該是清澈透明的,如果開始白濁就是不新鮮了。如果魚出水過久,鰓會因為失壓充血而呈現鮮紅色,你可以到海產店看看養在缸裡的活魚,鰓是不是鮮紅色。
其實這也不算是去魚港,我和家人是去金山國中附近的菜市場買的!!因為那裡的老板和大姑姑很熟,我們都會特地去那裡買魚..不過,實在不懂!!!,魚腮不是就是紅色的看起來才是新鮮嗎?小時候看大人在選魚時,一直都是這樣子的,難道這樣的觀都錯拉?anyway...魚還是買回來了,而且還吃了不少...我家可是幾乎餐餐都有魚呢...!!現在PO上昨晚媽媽煮的鮭魚頭湯和煎馬頭魚哦!!!◎煎馬頭魚..就是長的和"白馬"有點像的魚.但是是偏橘紅色的...(原圖#12)太好吃的原故,我邊吃邊拍起來.所以魚肉看起來缺一角而為什麼魚變成二半,因為盤子太小了,所以被折成二半拉..◎鮭魚頭湯...
廣東人愛吃魚,清蒸海上鮮更是粵菜裡的一絕,家父便常常蒸魚,對於海水魚則有三種分別:「活魚」就是一般稱的「生猛海鮮」。現在大多數是利用人工養殖的方法,把小魚苗放入近海邊的大魚池或大魚槽內,靠海水的流動來作人工飼養,到成魚之後,養在缸裡販賣。挑選此類活魚時,應選擇游動自如,而且不翻背,對外界刺激有明顯反應,魚鱗表面無損傷無病害的,魚鰓活動有力,呈略帶透明的粉紅色。反之,如果魚翻背浮游水中,而且魚體背部不能直立的,用手扶正也會翻肚的,就是即將死亡的魚。「鮮魚」是指死後不久的魚。鮮魚嘴部緊合,鰓蓋緊閉,鰓瓣清潔但因出水後壓力減低會充血呈現鮮紅,離水後的魚眼球會凸起(也是因為壓力減低),但鮮魚眼球黑白分明,呈透明狀。魚鱗片緊附魚體不易脫落,表面粕液透明光滑,魚體具有彈性而不彎曲,肉質緊密不離鰭且有彈性,魚腹堅實不腫脹,肛門不破,放入水中會沉於水底的應算是新鮮的魚,但是跟活魚比起來,品相、肉質、口感都差一點。魚攤的魚如果擺太久賣不出去,新鮮度就會較差,魚鰓色澤會由紅色變為深紅色再久一點轉為暗灰色,眼晴凹陷,眼白的部分出現白濁,久之則混濁不清,粘液也增多,魚鱗容易脫落,氣味轉為腥臭;此外魚身癱軟,魚肉缺乏彈性。若用刀將新鮮的魚切開,則切口會凸出,肉色有光澤,相反便是不新鮮的了。「急凍魚」是指出海用魚網捕獲,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冰塊進行急凍保鮮的魚,一般在遠洋漁船捕獲的魚才會這樣處裡,像鮭魚、鱈魚之類的魚。經過急凍的魚,雖然眼晴仍保持明亮,魚體堅實,色澤鮮明,魚肉也能保持一定的鮮度,但是經過冷藏、搬運、解凍,魚身難免受損,所以大多是切片零售。其實lwc0512大買的魚都算是新鮮,只是提醒您,魚眼白濁的就別買了,另外馬頭魚就屬白馬頭最好吃,lwc0512大應該是深知其中奧妙,但因為馬頭魚是深水魚,一般出售的都是急凍魚。小弟祖上曾執杓營生,一點小小家學,不值一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