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地球質量重新佈局”理論 及地震預測

“地球質量重新佈局”理論 及地震預測

作者:趙盛燁(中國科學院在讀研究生)
提交日期:2010-3-4 16:02:00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861472.shtml


一個月之內,中國可能發生新的強烈地震

  這是一篇我首先提出“地球質量重新佈局”理論的文章
  
  筆者聲明:本來工作很忙,明天學校就上班了,並沒有想寫這樣一篇文章。但是一個接著一個的事實印證了我的理論,就在臺灣高雄發生地震前的一個小時,在我送愛人上班的路上,我對我的愛人說:也許是一個月,也許是更快的時間之內,我們中國東海的某個區域會發生強烈的地震。所以本文意在從科學的角度上來分析地球內部運動,除此之外,別無它意。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批評和指教。
  
  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們腳下的這個星球是由多層物質組成的,並不是從地表到地心都是泥土,我寫這篇文章不爲科普、不爲像韓寒一樣耍筆桿,因爲這不是散文。我寫這篇文章不爲獲獎,因爲這也不是論文。筆者意在闡述自己的觀點,希望讀者在遇到關鍵問題時能查閱相關資料,而不要繼續對我提出新的、無需我解答的問題。至於本文中有些與傳統地質科學相衝突之處,我還是希望地質學者們能夠認真閱讀我的理論,因爲我是一個十歲就無師自創阿基米德原理的人,一直到我初中時才知道這種理論有人已經發現過了…
  
  首先我們要從地球的內部構造上來分析,根據已經探明的資料證實,地球分爲地表、軟流層、地幔、外核、內核等,當然也會有其他的區分方法,但是採用這樣的分層方法更有利於本文研究現有的自然現象。
  
  我們暫且放過地核不研究,來看看軟流層,筆者通過查找資料得出這樣的定義:“軟流層(Asthenosphere)又叫軟流圈,位於上地幔上部岩石圈(Lithosohere)之下,深度在50-250km之間,是一個基本上呈全球性分佈的地內圈層。軟流層一般認爲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軟流層的分佈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差異,總的規律是大洋之下位置較高(一般在60km以下),大陸之下位置較深(深度在120km以下)。軟流層頂底介面不十分確定,與岩石圈之間無明顯介面,具有逐漸過渡的特點。”軟流層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學過物理的人會知道,它是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將我們見到的物質液化之後形成的,在這裏我們需要注意,軟流層是液體!那麽,高溫高壓是怎麽來的呢?答案應該是“萬有引力”從宇宙中來看,地球其實就是一團以地心爲中心的物質集合。星雲通過長年累月的積累,物質密度變得很高,質量很大,就導致星雲的塌陷,形成比星雲密度更高的星球。星球再吸引一些從他旁邊經過的物質,久而久之物質團變得大了,星球表部的物質對星球內部的物質形成了很強的擠壓作用,然後就形成了高壓區域,高壓區域應該分爲固態和液態,固態是最高壓的位置,很多的物質粒子被緊緊壓縮,而過度的區域中就會是液態的,他們通常不會受到太過強烈的壓縮,於是高壓導致了高溫、高溫導致了液化。就這樣,地球從一團星雲變成了現在的分層星球。
  
  我們再來看看地球的自轉,開玩笑的說,如果地球不自轉的話,可能體積會比現在小很多,但是地球的自傳是怎麽來的呢?答案很簡單:是多年累積下來的動量作用,但本文重點不是研究它爲什麽會轉,而是研究它在轉的過程中會怎樣。
  
  地球轉了,就要沿著一定的軌道,否則就成活物了,抛開公轉不去研究,在地球自傳過程中有一個軸心,我們通常稱之爲“地軸”,地軸的北端在北極、南端在南極,地軸在地球中的位置並不固定,而有微小的移動,造成“極移”。極移的成因有很多因素,但筆者覺得除地球自古以來的規律性極移之外,主要原因是地球這團物質中的某些位置會出現質量的變化。這是有科學依據的,那就是我們之前談到的“動量”,也就是“慣性”。然後我們再在現實生活中尋找一個例子,筆者很容易的聯想到了東北人玩的“尜”,也有人稱之爲“陀螺”。這種玩具的旋轉類似於地球的自轉,如果陀螺的密度是均勻的,它就會轉的很穩定,而地球的密度是不會均勻的,雖然經歷多年的滄桑變化,地球已經找到了穩定自轉的那一個軸心,但是這樣的穩定也只是暫時的,因爲地球上的物質在移動!我們希望地球上面的物質移動相對地球本身的質量要儘量的小,否則我們可以想象在陀螺的某一個位置釘個釘子的效果,那就是地球的結果。
  
  說了這麽多,有的讀者可能覺得筆者正在科普,其實不然,筆者所講的這些都是緊緊關連著的,現在就有那麽一根釘子已經開始釘在陀螺上了。
  
  那就是地球兩極的冰川!
  
  筆者查找相關資料發現地球的總質量大概是6x10的24次方千克,南極冰川的質量是3x10的19次方千克,而北極冰川的質量沒有相關的資料,很可能是已經融化殆盡了。如果南北極冰川全部融化了,二十萬分之一的質量將重新佈局在這個星球,這是災難性的!也許有的人會覺得“不就是海平面升高了麽?大不了我們向內陸遷移啊!”,其實這不只是海平面升高的問題。我們現在的地表有海洋、有陸地,而以地球的軸心爲准線,我們可以發現海洋和陸地的整體質量是平衡的:位於地表、在地軸兩側的陸地和海洋的質量大致不會相差很多。如果南北極冰川全部融化的話,這些水就會流入海洋,而占地表總面積71%的海洋並不是均勻分佈於地表的,他們質量會增加,面積會擴大,這將導致陸地、海洋相對軸心質量的嚴重失衡,地軸偏轉在所難免,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地球的公轉軌道。損失無法評估,後果也不可想像!(你知道陀螺上面多個釘子之後,陀螺會轉到什麽地方去嗎?)
  
  也許2012,根本不需要外星物體的撞擊……也許有的朋友覺得筆者在危言聳聽,那麽筆者用這樣“質量重新佈局”的原理來整理和預言一下我們地球上的運動吧:
  1)10多年前我們關注到地球南北極的冰川正在融化;
  2)我們可以觀察到太平洋、大西洋海平面升高;
  3)地軸發生微小的、非常規的變化;
  4)受到新流入水的壓力,漂浮在軟流層的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東部、非洲板塊南部微小的、緩慢的下沈;
  5)受到地球內部壓力的影響,漂浮在軟流層的亞歐板塊、美洲板塊西南部、南極洲板塊、非洲板塊北部微小的、緩慢的擡升;
  6)在此次地質運動過程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兩個板塊間相互運動最強烈的地區,它們包括:東南亞、青藏高原、日本臺灣一線、南美洲西海岸;
  7)除板塊間的縱向運動之外,板塊間也會出現常見的水平運動,會影響更廣泛的地區。
  
  上述地質運動是一個不會很漫長的歷程,運動速度視冰川融化速度而定,現在我們重點分析和預測一下我們近幾年經歷過的和即將經歷的地震:
  1) 印尼海嘯代表了印度洋板塊下沈的開始,隨後處於支撐點的汶川發生地震,接下來會是不丹-尼泊爾-伊斯蘭堡一線發生更強烈的地震;
  2) 亞歐板塊上升的明顯標誌是喜馬拉雅山的加速成長;
  3) 智利、海地地震僅僅是美洲板塊東部下沈、西部翹起的開始,隨著太平洋板塊的下沈、南極洲板塊的擡升,秘魯必將發生震級遠超智利的特大型地震;
  4) 由於北美洲西海岸處於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交界處,但是兩個板塊間似乎已經開始了融合,因此此處有可能不會發生地震,但北美洲就必將下沈,如果冰川融化速度過快則會導致融合處的斷裂,造成10級左右的特大地震;
  5) 臺灣最近的地震只是太平洋板塊下沈、亞歐板塊擡升的開始,接下來大約在2010年5月前,日本東京周邊恐怕會發生8級左右的地震;
  6) 同爲上升板塊,位於亞非交界的地中海一帶可能會發生小規模的地震,震級也許會在4級左右;
  7) 如果翹起的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出現中斷斷裂,悲慘無比,全球也會發生連鎖的質量重新佈局和震蕩。
  8) 還有很多地區會發生變化,請讀者自行根據本理論進行分析。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隨著兩極冰川的繼續融化,質量重新佈局也會越發的強烈,更多的我便不能預測到了,還希望大家從自身做起,減少資源浪費和溫室氣體排放。自然界總會回報我們的好與壞,即便是世界末日那天真的來臨了,我不會忘記今天我給大家的分析和忠告,我死而無憾。歡迎你來我的博客同我交流,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xodn
  

2010-04-15 11:05 發佈
affeii wrote:
而北極冰川的質量沒有相關的資料,很可能是已經融化殆盡了


北極本來就全部都是海上浮冰,哪來的冰川?
北極圈冰川多的是
版主應該是指北極周圍陸地的冰川
這些冰川也算是北極圈內的
例如 :冰島, 格陵蘭, 阿拉斯加.....
南極洲整個都是冰層, 反而冰川比較算少數
這倒是一個新的看法耶

質量分布的變化 的確會照成原本穩定的旋轉軸軸心偏移掉

造成偏心旋轉 但是實際影響的幅度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如果地軸改變產生極冰溶解,
那麼新地軸的兩極,也會產生新的極冰,
如此 海平面根本不會上升,最嚴重也只是
四季改變!
ranbowl77 wrote:
如果地軸改變產生極冰...(恕刪)


這好像順序錯了

這應該是在說 暖化 -> 融冰 -> 質量分布改變 海洋質量比例上升 -> 偏心運動

-> 板塊間推擠拉扯變頻繁 -> 2012

我覺得他的研究論點還蠻合理的, 水其實很重, 當海平面上升, 也就是海洋重量加重, 結果就像一顆球我們壓某部分, 那麼一定會在其他地方隆起, 隆起的地表就發生大地震了.

而地球重量分佈改變, 又造成自轉與公轉有所變化, 結果就是氣候異常出現.
如果地球轉速與行進速度變化, 那麼月球跟著在旁亂甩, 那月球引力忽大忽小, 又會怎樣呢?

目前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在本身擺放角度, 自轉公轉, 宇宙行進速度, 以及與太陽月球距離...等等, 都被計算得極其完美. 到底經不經得起上述任一條件有所改變, 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這個看法
聽起來好像很合理
小弟看了之後
這個解釋
好像可以解釋的通耶

有其他魔人 可以提出其他的看法嗎

gwodar wrote:
這個看法聽起來好像很...(恕刪)


我只能說時間會證明一切~真的那天要來臨,我想就欣然接受吧~
anchun wrote:
這倒是一個新的看法耶...(恕刪)


這個看法早就有人提過了 = =

不過筆者說他自行發現阿機米德原理,才發現早就有人知道了

就像這次, 也是有人早就提過了

像是黃易的小說裡面就有提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