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看不到未來的方向,台灣出了什麼問題?
大家來把把脈吧!
個人從事半導體設備的開發(主要是電控, 少量的機構):
包括RIE, PECVD, E-GUN, SPUTTER, STRIPPER等等LED晶圓後段製程:
WAFER BONDER.
做過LCD 設備, 小型晶圓傳送設備 (WAFER TRANSFER)
IC FT 測試 ( TEST HANDLER), 包裝 (TAPING & REEL)
影像處理系統.
發現在半導體設備中, 有很大的一部份是依賴國外的儀器設備, 自製率不高.
以 E-GUN 為例, 主要的 E-GUN 及 PUMP (TURBO, CRYO 等), 真空計 等等主部品,
PECVD, RIE 用的 RF, APC 等等.
就佔了一半的毛利成本, 錢都被國外賺走了.
個人認為, 半導體基礎技術應由國家研發單位開發, 甚至成立營利單位,
並分享利潤給研發人員,並鼓勵成立實驗室研發高科技, 而且要有監督機制.
嚴禁研發人員將開發成果轉移到私人單位,
但在一定年限後(5~10年,需能確實應用於產業界), 得技轉到工業界, 請企業出錢購買專利.
像 RF POWER, VACUUM PUMP, E-GUN 等等 , 真空技術幾乎是高科技之母...
舉凡國防,光學, 冶金, 半導體, LCD, 等等, 都很廣泛的應用真空技術, 應有投入之必要.
日前, 小弟前往 某國家級公家研究單位, 安裝一台 RIE, 我們的設備竟是裏面最好的,
自動化程度最高的, 心中感觸甚深, 公家的採購法應該修一修了...
這個法真的是阻礙國家科技進步的絆腳石..
主要有下列2點:
1.不能指定廠牌
--> 明明某家的東西比較好, 可是就是不能指定, 製程做不出來要怪誰呢?
要指定廠牌只能設備買進來後, 以零件方式採買, 且以10萬為限, 一個TURBO 至少都要3~40萬...
真不知道能買什麼?
2.規格不能寫的太詳細, 會有綁標嫌疑
--> 本來要買 A 會變成買到 B, 結果不能用,
他們單位有買了一台設備買了近20年, 都不能用.
個人覺得, 若一定要指定廠牌及規格, 只要主管(當然要有相關智識的主管)
認可, 在公開招標的情形下, 應都不會有太大的差錯才是...
目前想到的是這樣,歡迎各行業的人參與討論.
一二三木頭人 wrote:
要救台灣要先不把全部...(恕刪)
小弟的意思是發展工業的"基礎"
真空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 不一定只用在半導體.
光學鍍膜要在真空中鍍, 異質焊接技術也在真空中.
一般的糖果銀亮亮的包裝紙,化妝品閃亮亮的瓶蓋,汽車的鋁圈,
也是在真空中用鋁蒸鍍的 亮晶晶的.
眼鏡鏡片的鍍膜. 部份NB 的表面塗裝等等.
很多的工業都會用到真空技術,
E-GUN, RF, 韓國/大陸都有在做了,好不好用是一回事,
有重視是一回事, 發展國防, 航太,金屬表面處理, 都會用到...
VincentLu1021 wrote:
主要有下列2點:
1.不能指定廠牌
--> 明明某家的東西比較好, 可是就是不能指定, 製程做不出來要怪誰呢?
要指定廠牌只能設備買進來後, 以零件方式採買, 且以10萬為限, 一個TURBO 至少都要3~40萬...
真不知道能買什麼?
2.規格不能寫的太詳細, 會有綁標嫌疑
--> 本來要買 A 會變成買到 B, 結果不能用,
他們單位有買了一台設備買了近20年, 都不能用.
個人覺得, 若一定要指定廠牌及規格, 只要主管(當然要有相關智識的主管)
認可, 在公開招標的情形下, 應都不會有太大的差錯才是...
目前想到的是這樣,歡迎各行業的人參與討論....(恕刪)
研究單位之研究用設備採購其實未必需要公開招標…
看採購的項目…有些可以依採選擇性招標(指以公告方式預先依一定資格條件辦理廠商資格審查後,再行邀請符合資格之廠商投標。)
或限制性招標(指不經公告程序,邀請二家以上廠商比價或僅邀請一家廠商議價。)
依據政府採購法第22條…
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之採購,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採限制性招標:
一、以公開招標、選擇性招標或依第九款至第十一款公告程序辦理結果,無廠商投標或無合格標,且以原定招標內容及條件未經重大改變者。
二、屬專屬權利、獨家製造或供應、藝術品、秘密諮詢,無其他合適之替代標的者。
五、屬原型或首次製造、供應之標的,以研究發展、實驗或開發性質辦理者。
一三、委託在專業領域具領先地位之自然人或經公告審查優勝之學術或非營利機構進行科技、技術引進、行政或學術研究發展。
一五、公營事業為商業性轉售或用於製造產品、提供服務以供轉售目的所為之採購,基於轉售對象、製程或供應源之特性或實際需要,不適宜以公開招標或選擇性招標方式辦理者。
一六、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者。
重點在於…採購單位的主管是否同意依採選擇或限制性招標…
然而用以上兩種方式招標…不管有沒有弊端…很容易被其他廠商等競爭對手用黑函檢舉…吃力又不見得討好…
除非是設備的各項規格、性能確有其獨家專利或有數據証明其他廠商提供之設備無法達到要求…
有些採購機關雖知哪個設備較好…但為了避免造成採購過程與後續不必要的麻煩…還是會採用較保險的公開招標方式…
VincentLu1021 wrote:
台灣目前看不到未來的...(恕刪)....一個TURBO 至少都要3~40萬...真不知道能買什麼?
國外一個 Turbo molecular pump 小的也才三千到八千美元 (10 萬到 25 萬台幣), 自己和找國外生產廠商購買不就結了.
VincentLu1021 wrote:
小弟的意思是發展工業的"基礎", 真空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 不一定只用在半導體. 光學鍍膜要在真空中鍍, 異質焊接技術也在真空中. 一般的糖果銀亮亮的包裝紙,化妝品閃亮亮的瓶蓋,汽車的鋁圈, 也是在真空中用鋁蒸鍍的 亮晶晶的. 眼鏡鏡片的鍍膜. 部份NB 的表面塗裝等等. 很多的工業都會用到真空技術, E-GUN, RF, 韓國/大陸都有在做了,好不好用是一回事, 有重視是一回事, 發展國防, 航太,金屬表面處理, 都會用到...
如果 [靠天吃飯要餓死, 靠人打仗要失敗.] 為真. 那麼 [靠國家發展工業 "基礎" ] 難道就不會餓死/不會失敗!? 如果不相信, 那麼也可以參考一下 IDF 的故事. 真的要做真空, XX, XYZ 技術, 那就必須自己花錢花時間做起來. 靠天天會塌, 靠山山會倒, 靠自己最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