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9年國教把"母語"當成必修的課程後,小女的幼稚園也開始教台語了,昨天他拿了一份教材回來,封面大剌剌的寫著"鶴佬話"!?我看了有點納悶,什麼時候又有個新的語言了?原來又是個狗屁學者編的教材,就是跟那個"足少儂"一樣(足少儂=很少人),講了大半輩子台語,從來沒有看過有人這樣教台語的,"河洛話"寫了白字成了"鶴佬話"!?語言雖說是以慣用為準則,但是還是有其源流跟規則的,台語還是有漢字的,這樣任意用同音字壞其流破其體都是不可取的。
YC wrote:
這學期拿到鄉土語言教材,翻了一下,第一個感想也是:這是哪個“學者專家”編的?
雖然這個語言我已講了三十幾年,但是教材裡很多的語詞我必須看它的拼音再依據前後文想很久才唸得出來、懂它的意思,還好我有先準備教材的習慣,要不然上課時我真的會教到傻眼,只好跟小朋友們大家大眼瞪小眼,台上台下一起來猜謎吧!
唉!其實不只這一科,其他科目也都編得......唉!台灣的“學者專家”太多了......
只要跟新朝權貴有點關西,任何人都可以立刻變成專家學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