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使得年老和年輕之間毫無區別。
不論它在何時降臨,它就是降臨了。
對於對抗死亡,我們完全無能為力,
死亡是內心的提醒,提醒我們不要把生命弄得太嚴肅;
它只是暫時的,而且它一定會離去。
所以就是四處玩玩,但是不要把生命搞得太嚴肅,
因為死亡將會來臨,它會消滅你窮盡一生之力所做的一切。
只有靜心不會被死亡所摧毀。
世界上只有這一件東西並不屬於世界,並且超越世界之上。
所以,不要哭,也不要為你的父親遺憾,因為一個人是在五十五歲或九十五歲死去都沒什麼不同。有些人的夢比較短,有些人的夢比較長,但夢就是夢!夢的長度在最後的總結當中是無關緊要的。在最後結算的時候,你的夢有多長都沒關係。一個人可以活上五十五歲或九十五歲或五百歲,但當死亡一來,一切就都毀了。這就好像當你早上醒來時,整個晚上和整個夢的世界就都不再有意義了──它失去了所有的意義。
所以使它成為對你自己的提醒,因為不論何時有人死去,例如你的父親或母親,那時,在你的內在也有些東西死了。父親不只存在於外在,他的存在與你的存在重疊著。你是從他那裡來的。他是把你帶進這個世界的工具,而他也在你的內在佔據了一些空間。當父親或母親死去時,你的某些部份也隨著他們死去了。你將再也不會相同──有一個空隙會在那裡。父親將永遠無法被取代。母親將永遠無法被取代。他們是不可取代的。
所以與其哭泣或遺憾──因為它們是頭腦用來避開死亡的詭計…如果你開始哭,如果你開始揮淚哭泣和遺憾,你就在自己身邊創造出一團迷霧,於是你將無法看到死亡的真相。
當沒有情緒干擾的眼睛直接的注視死亡時,死亡就成為靜心。沒有情緒的干擾──就是直接的看進死亡當中。你的父親死了──這是事實。現在不論你哭不哭都沒有差別,所以,有什麼意義嗎?不管你是否覺得遺憾,事情都沒什麼不同。死亡發生了,你沒辦法扭轉它。所以與其浪費時間,不如看透它。深深的注視它,於是在你父親的死亡當中,你將看到你自己的死亡來臨,還有你孩子的死亡,還有你孫子的死亡。在你父親的死亡當中,你可以看到你雙親的死,你父親的父親,他的祖父,還有祖父的祖父。
死亡包含在生命當中,它是內藏的,未顯露的。當孩子出生,他從第一口氣開始就在走向死亡。當他吸了一口氣,他就有一口氣那麼老──有某種東西已經死了。就從出生的第一刻開始,有某個東西就開始死去了。要經過七十年,或五十五年,或九十年,死亡才會完全展開,但看起來就像生命自身已經承載了死亡的種子。
看進這個死亡,不帶任何情緒幹擾的靜心冥想它。面對它,這個強烈的遭遇將會給你一種對生命的深刻領悟。然後你的生命再也不可能和過去一樣,因為再來還有什麼意義呢?你親人所做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你將會做同樣的事,然後死亡將會來臨並摧毀一切。所以,去做一些死亡無法摧毀的事。
二十年花在老年,剩餘的二十年大多耗在悲
傷、抱怨痛苦,以及易怒中,再加上數百種
生理疾病的摧毀。
接受老年及死亡為生命的一部分,是讓此生
具有意義的關鍵。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8805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