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香港人, 經常在相機版流連, 看到一事很不解
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網上買才會有分期? 在實體的相機店都沒有分期?
我覺得這對我來說還蠻不可思議的...因為在香港分期付款可謂是十分普遍....基本上電器肯定能有分期, 而且都一定是0利率(有時看到版上會有人發文特地告訴大家哪裡有0利率分期, 0利率有這麼不普遍嗎?), 反而是網路上購物的分期付款倒是限制多多...例如只會限於某一兩家銀行, 而且都是很不普遍的銀行, 像是apple的電腦, 只限花旗銀行或者Manhattan bank, 這是什麼因素造成兩地這麼大的區別?
也就是說,使用刷卡或分期,等同於更低的折扣
但是呢,台灣的商家崇尚薄利多銷,尤其在3C的零售端,利潤恐怕連5%都不到
所以消費稅(在這裡叫做營業稅)多半是要開發票(法定收據)時外加上去的
而且在很多3C小店家如果消費者要求刷卡,會另外收取3%的手續費(因為銀行會扣掉約3%的刷卡金額作為手續費)
刷卡都這麼不痛快了,更何況是分期(分期要扣掉更多的手續費)
但是呢,這是小店家的情況
「船大,吃水就深了」
網購雙雄PCHome與雅虎興奇憑藉自身流量大成交數高的優勢,會將消費稅、刷卡手續費、以及分期付款等等費用全數轉嫁給供貨商
這裡的供貨商其實也有可能是上面所說的小店家
當然小店家在兩大網路平台的報價就會高了一些,在3C商品來看平均是接近一成
不過呢,兩大平台會不定期地推出破盤商品
破盤的成本有可能是與銷售的源頭談特賣活動、有可能是以量制價、也有可能是就直接讓店家吸收
總之,羊毛出在羊身上,網購怎麼來說還是會比實體店面貴一些些,除了破盤商品
如此,店面的利潤已經很低了,分期就不普遍了
不然,就要去比較大的連鎖3C賣場,就會有分期,不過當然平均價格也比較高一點
跟香港比起來,可以說香港的店家可能還保有15%以上的利潤,畢竟香港不需要關稅貨物稅,所以3C商品的成本也比較低
那在具有稍高利潤的前提下,就比較有接受信用卡分期的機會
但是香港的網路購物就沒有那麼大的優勢了,畢竟香港地小人稠,出門購物還不至於不方便,網購最多跟店面同價,還要吸收運費,這一來反而利潤較低,接受信用卡分期的條件就會比較嚴苛
熊貓450D wrote:
分期是要付銀行費用的...(恕刪)
有時候阿..做生意不是一定要有錢鑽才行的
小弟在香港的一間專做批發機票的旅行社打過工, 做會計..
那時候賣出去的機票, 很多都是不鑽錢, 甚至於虧錢的, 像是那種冷門地方的航空公司, 什麼沙特阿拉伯阿...那種都肯定會虧10%(用信用卡轉帳甚至會虧15%), 可是為什麼還要賣呢? 這就是重點了, 因為我們是做批發機票, 都是旅行社向我們買, 他們這次可能買的是我們會虧錢的, 可是下一次, 他們買的就會是飛英國阿, 澳洲的, 那一些機票就會鑽20%, 就是靠這一差價來做生意, 保持固定的客源, 永遠賣得比人家便宜, 那人家也永遠只會選擇你
內文搜尋
X


除非老闆想少賺、或不要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