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得獎的內幕居然是........

先說在前頭我不否認作研究很辛苦,需要想題目然後再親自驗證它,一個好題目是個好的開始,但遇上不認真的人也可能會浪費了這題目,遇到壞題目也不用氣餒,能做出一個道理來解釋它也很不錯,所以關鍵在於自己能不能獨立想出一個題目,因為一個題目的形成有很多可能,他需要一些巧合、敏銳、耐心、失敗、分析、歸納.....等才有可能形成一個題目,更別說把他做出一個具有科學性的初步成果了。
1.話說剛剛看到網路新聞~英特爾科展 曾依晴獲五大獎~的確是很恭賀她,因為這新聞前陣子已經有被炒過,當時還覺得她很不簡單。
2.在這則新聞裡提到作者是因為看到小學生參加科展做的「麵包蟲啃食保麗龍」題目,引發好奇心。
讀到這段實在是........想到一開始看到這新聞的佩服感噸然消失,那你自己想不出新題目了嗎!當下覺得小學生比較厲害,小學生參加科展題目做到這樣我想已經是他們所學的極限,可以在國中繼續充足他這方面的知識,然後也可以拿這題目繼續參加國中科展,到高中時再繼續深入研究。這題目被做走不知道該位得獎者有沒有照會一下這些小學生,若沒有,這件事讓我覺得高中科展的題目居然可以去找國小科展的題目,再加上高中所學的知識然後到中研院包裝一下就可以出國參展.....。
3.我很欣賞這些可愛的國小生找到這題目來研究,不曉得現在的他們還有沒有再參與這樣子的挑戰;英特爾那一萬美金應該要分他們一份才對啊!
不知道哪裡可以找到這英特爾科展獲獎之母之小學科展題目的學生以及學校........他們是比較具有研究科學的精神他們才值得被表揚!
2009-06-10 18: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內幕
我覺得兩個很不一樣耶!
曾依晴是找出分解保麗龍菌種,這算很進階且很深澳的等級了
沒有專業知識根本就找不出來吧

更何況你這樣說的話
有既定就不能再深耕的話
那一些謬論也無從查證或者人類進步也僅此而已吧

那這樣過去教廷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那大家對於這個問題也不用再執著下去嗎?
樓主我看到新聞怎麼跟你的不一樣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17/4/1jmn1.html


曾依晴的作品以麵包蟲為核心,她在一次參觀小學生的科展中,偶然發現某組承載麵包蟲的保麗龍有不規則的缺損,便猜測是被吃掉了。於是她從鳥店買來一千多隻麵包蟲作實驗,掐頭去尾取出消化道、驗DNA,反覆進行研究,終於發現麵包蟲體內具有某種可分解保麗龍的細菌,未來若能將該細菌運用在環保領域,「千年不壞」的保麗龍,也有被分解的一天。

樂於研究的人,會更樂於看見別人的研究成果高於自己

今天你站在我的肩膀看世界
明天換我站在你的肩膀
大家都是為了看的更遠
有什麼好計較的

只有商人才會互相打壓
我覺得是取巧,對於教廷說.....哥白尼是提出跟教廷完全不一樣的觀點並驗證然後反駁教廷的說法,他所提出的天體運行論用了二十七種方法來證實地球是繞著太陽,而不是附和教廷的地球中心論哦。我只是覺得一個高中生應該要有獨立思考提出新題目,就像你所說的專業知識,曾用她的專業知識把題目做掉了,我是比較期待這些國小學生來作這題目,他們也會學到這專業知識啊只是比較晚而已。我看到的新聞是http://n.yam.com/tlt/garden/200905/20090517336547.html
曾依晴是因為看到小學生參加科展做的「麵包蟲啃食保麗龍」題目,引發好奇心。麵包蟲是因為飢不擇食啃食保麗龍?還是消化道有特殊菌種,讓牠可以消化保麗龍?於是她「掐頭、去尾,取消化道」,殺生五百多隻麵包蟲後,找到蟲內的紅菌,就是分解保麗龍的菌種,這項成果在「二○○九年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極受矚目,遠征美國再創佳績。
haha12345 wrote:
我覺得兩個很不一樣耶...(恕刪)
有新發現就是突破性地研究~從麵包蟲到紅菌~

當然你可以繼續對紅菌做研究~也許你會找到是菌種內的那條染色體~那個基因~

乃至那個序列~

小學生只是發現麵包蟲吃保麗龍這個現象~好比為何無尾熊要吃有毒的尤加利葉

拋磚引玉~不同等級做不同的事~

比現在很多論文都拿以前的人做過的再做一遍~得到的結論是~他做的是對的

人家就已經做出結論了~還要你在做一次嗎

研究就是要有新發現~才有價值~

難怪現在謎樣的論文一大堆~總要等不小心遭到無名火後~

才會被燒得乾乾淨淨

呿......
我還以為得獎(九億五仟萬)的內幕是.....
蔣大要請01所有會員吃牛排勒!!
虎斑笨貓 wrote:
樂於研究的人,會更樂...(恕刪)

你說的我同意,若是一個題目很多隊伍在競爭我十分樂見,這是很好的發展。但她以高中的專業拿國小學生的題目作,這先天知識上不對等我不以為然。重點是題目題目,我前面說過了一個好的題目.....,我只是覺得我們政府應該培養的是能想出這些題目的人才,要會作複製的人才多的是~
我一直以為...
參與科展的小朋友,家長大多是大學教授

利用研究資源還有實驗室的人力...xxoo(消音了)

以為啦...說不定是假的
所以樓主也是牛頓等級的嗎?
看到蘋果掉下來就會發現地心引力
所以外國人也不如台灣小學生囉
居然還讓她得獎

拿數學的定律來說
很多也是前面的人解了一半
後面的人繼續解完
結果那個定律是以解完的人命名啊

很多的大發現原本就是從一些很平凡的事情去引發出來的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