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2009年4月24日新聞
............................
毛治國指出,「你今天如果連公車都跑不出來,你今天在公共運輸指標這一環,你都還是個位數字百分比的話,你有什麼資格來談軌道捷運系統。」這話不但酸了去年虧損的高雄捷運,更是打了台中市一巴掌。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表示,「台中市即將在明年升格為直轄市,當然我們的捷運建設也一定要做。」
台中捷運是蓋定了,但毛治國的話恐讓像已經通過行政院核定的高雄臨港線,還有規劃中的基隆市捷運、北縣淡海、桃園新竹、新竹捷運計劃生變,也讓老說錯話的毛治國又因為「蓋捷運是以後的災難」這句話備受關注。(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王詩雅、莊勝利)
新聞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09/04/24/327-2440898.htm
----------------------------------------------------------------------------------------------------------------
以上報導,
我覺得可以理解毛部長的意思,在公共運輸使用量未達理想的情況下蓋捷運有其風險。
但是拿公車來當作建設捷運的標準,我認為並不合理且不對。
公車是跑在馬路上,捷運是跑在軌道上,時間和便利性本身就有差異。
公車在馬路上所以本身和自己開車沒有兩樣,一樣塞車,
那麼搭公車和我們自己開車有什麼差別呢,
自己開車還比較快,
以時間和便利性為基礎的話,
這樣的話我們為什麼要搭公車,
(除了省錢和環保的理由外)
我指的是時間的便利性。
但是若有捷運的話,以他的便利性和速度時間來說,
是會讓更多人捨棄自己開車改搭,
毛部長若以公車搭乘率作為各地方縣市建設捷運的基礎,
那麼似乎可以說以後都不用做建設了。
但做為一個參考用的指標個人認為還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一個公車系統使用率低下的城市,
代表當地的市民習慣性選擇自行開車勝過搭乘大眾運輸系統。
當然造成這樣的結果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諸如公車班次不夠、路線規劃不良、服務態度不佳等。
可是從這點看來,便可以看出當地政府並未重視或是未有足夠能力建立完善的公車系統
更遑論建立以捷運為主體的大眾運輸交通網絡。
誠然捷運系統與公車系統有很大的不同
但從建設的成本與時間來看,捷運都是遠大於公車系統的建立
一但投入捷運的建設,所投入的金錢與長時間的交通黑暗期
是否是一個連公車系統都尚未建立完善的城市所能夠忍受的
這點我想非常值得商榷
更何況就算建好了捷運
沒有完善的公車系統輔助轉乘
將會發現除了主要幹線以外,想要去其他地方都會十分困難
這樣將會使得原本有意願乘坐捷運的人
仍是選擇自行開車
這樣的情況下,捷運是否能夠自行維持營運
還是必須依靠納稅人的稅金才能持續
這也是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捷運不只建設成本高
維持的成本也會比公車更高
也因此是否要貿貿然興建捷運
還是先建立完善的公車系統
我想這是台中、高雄甚至是新竹的首長跟議員們必須去考慮的問題
大家建設自己家鄉的心情可以了解
但台灣可以同時虧那麼多條線嗎??
當然還没開始蓋,誰都不知會賺會賠??
但我真的反對一窩蜂的情況
大學一窩蜂的開
^^^^^^^^這個真是全世界的笑話,18分就可以唸了,其實泰勞,越勞來考,說不一定都比18分高.
銀行開一堆,再來倒
大家搶升直轄市,....真的無言到極點了
中國才四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台灣125萬人口可報升直轄市
目前等著升 台北縣 桃園縣 台中縣+台中市 彰化縣 台南縣+台南市
剛看一下高雄市人口約152萬6千多人,難怪一堆比它大的縣市要升.
話說回來,高雄市有捷運,其它更大的縣市要求也就不足為怪了...
聽說新竹也要開捷運,不知是真或假....不過參考一下下面
新竹市總人口40萬7千+新竹縣50萬4千
那彰化要求也建也就不足為奇了,人家光彰化縣就131萬人口,再把彰化市加進來150萬,我全力支持彰化建捷運,因為彰化人最弱勢,明明人口條件比人家好,為什麼直轄市没有分,連捷運也没有聽到,...加油彰化 桃園 台南,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臉.
撥打的電話,現在忙線中,語音信箱錯誤,請稍後別再打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