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將我不熟......我自己覺得岳飛不錯(真是軍人典範雖然下場很不好)..還有狄青...李廣....各位喜歡各國哪一位武將呢...也可以約略敘述事蹟跟比較...想順便了解一下各國武將的優缺點..!!!!
岳飛生平簡介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人,生於貧困農家,十分勤奮好學。19歲時,他投軍抗遼,其後因父喪而退軍還鄉守孝。欽宗靖康二年(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岳飛便再次投軍,開展了他抗擊金軍的戎馬生涯。
岳飛投軍後,很快便因屢立軍功而得到晉升。這時宋首都汴京(亦稱汴梁,即今河南省開封)被金兵重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兵。同年,金兵攻陷汴京,將徽、欽二帝擄去,史稱「靖康之難」,北宋至此滅亡。
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趙構登基,遷都臨安,建立南宋,是為高宗。愛國心切的岳飛上書高宗,要求收復失地,可惜被高宗拒絕,最後更被革職。岳飛並沒因此而放棄,改投河北都統張所靡下,在太行山一帶大破金人。不久後,他又重歸宗澤軍中,屢建奇功。
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由金將兀朮統領的金兵再次南侵,留守汴京的杜充率兵逃走,作為部下的岳飛只好無奈跟隨南下。秋天,改任建康留守的杜充再次不戰而降,金兵得以長驅直進,高宗被迫流亡。岳飛見形勢危急,於是率軍堅拒金兵,在牛頭山設下埋伏,大破兀朮,收復建康,迫使金兵北返,而岳飛亦因此聲名大噪,被升任為通州鎮撫使,並建立起抗金的軍隊「岳家軍」。
由於軍功顯赫,所以得到高宗嘉許,贈以寫上「精忠岳飛」四字的錦旗。紹興六年,已收復不少土地的岳飛決定再次北伐,但由於缺乏糧草和援兵,最後只好撤退。
紹興九年,高宗與金議和,令岳飛感到氣憤難當。第二年,兀朮再次南侵,岳飛奉命出兵反擊,在郾城大破金精銳鐵騎兵「鐵浮圖」和「拐子馬」,進駐朱仙鎮,惜宰相秦檜主和,連發十二道金牌命岳飛退兵。返京後,岳飛被解除兵權,其後更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而死。這一代愛國名將,死時只有三十九歲。
東方仗助 wrote:對啊...所以才發這篇啊~~看看各位對其他朝代的武將有什麼評價跟觀感...宋代其實也有名將...只是因為重文輕武...所以不被重視!!!
呂布...........(恕刪)
【嘴砲×貞節x巨乳】【守身如玉巨乳寶】【褲襠的隆起 絕非虛有其表】 【嘴砲●雪】
截自維基百科
~正史記載~
《宋史》對楊家着墨不多。
楊業原是北漢名將,官至建雄軍節度使,驍勇善戰,國人號為「無敵」。北漢降宋,楊業得到宋太宗趙光義信任,繼續戍邊防備契丹。他曾在雁門以奇兵數千騎大敗契丹,自此令契丹望風而遁,但也受到上級猜忌。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宋軍北伐,潘美一路,楊業副之,克雲、應、寰、朔四州。曹彬軍敗績,潘美、楊業所部護送四州民眾內遷。途中遭遇契丹主力,潘美等強令楊業出戰。楊業率部血戰陳家谷,其子楊延玉戰死,楊業為契丹所擒,絕食三日而死。
在楊業的兒子中,以楊延昭最為出色,楊業說:「此兒類我。」楊延昭本名楊延朗,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頗為忌憚,目為楊六郎。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軍深入宋境,楊延昭率部突入遼境,擊破古城。
楊延昭有三子,《宋史》僅載第三位楊將文廣之事跡。延昭長子傳永,次子德政,名字獨見於曾鞏《隆平集》。楊延昭的第三子楊文廣,字仲容,青年時代得到范仲淹的賞識,置於麾下;曾從狄青南征。楊文廣在西邊防禦西夏,而不忘燕雲。遼宋爭代州地界,楊文廣未即獻上陣圖及進取幽燕的方略,就去世了。
~英雄傳奇~
楊家將系列故事經歷了長期的發展與豐富,歷代民間藝人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到創作中來,不斷加入新的元素,並且這個過程還將持續下去。茲就已經成熟定型的主題內容簡要綜述。
故事一般從呼延贊的身世切入。呼延家與楊家有若干的聯繫,所以另有評書《呼家將》。整個故事始終伴隨着朝廷的忠奸鬥爭,支持、保護楊家的重臣先後有八賢王、寇準、包拯等人,而壓制、迫害楊家的先後有潘仁美、王欽若等。
楊繼業(楊令公)娶妻佘賽花(佘太君),生七子二女:大郎楊淵平(延平)(妻張金定)、二郎楊延定(妻雲翠英)、三郎楊延安(妻羅素梅)、四郎楊延輝(妻潘雨嫣)、五郎楊延德(妻花謝玉)、六郎楊延昭(妻柴美容)、七郎楊延嗣(妻杜金娥),還有義子八郎楊延順(妻姜美屏),號稱「七郎八虎」;二女是八姐和九妹。金沙灘一戰,為保宋帝,大郎、二郎、三郎戰死。四郎被俘,化名木昜,被招為遼駙馬,才有後來的四郎探母;有些評話版本中,四郎流落北邊,後也被招為駙馬。五郎殺出重圍,去五台山出家為僧。今有京劇名段《金沙灘》及《四郎探母》。
因潘仁美設計陷害,楊令公兵困兩狼山。七郎突圍求救,被潘仁美亂箭射死。救兵不至,老令公撞死在李陵碑。京劇有名段《李陵碑》。
楊六郎延昭娶妻柴郡主(柴美容),生子楊宗保,麾下有孟良、焦贊。演義與正史最顯著的差異,是在楊延昭、楊文廣父子之間,插入楊宗保、穆桂英一段,這樣楊延昭和楊文廣就成了祖孫關係。為破天門陣,孟良上五台山請來五郎,五和尚說要降龍木作斧柄。楊宗保去穆柯寨尋降龍木,邂逅穆桂英,經若干曲折,二人終成眷屬。於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五郎陣斬蕭天佐。
楊宗保和穆桂英有女楊金花、子楊文廣。但楊六郎死後,楊家已然男丁凋零;然而西夏犯邊,這才有十二寡婦征西。楊門女將也很厲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燒火丫頭楊排風,使一根燒火棍,尤勝鬚眉,深得佘太君喜愛。
楊家將系列故事傳唱不衰,有的文本甚至演出九代或十代,但比較有影響、情節充實而精彩的主要還是集中在令公、六郎、宗保、文廣四代。《水滸》中的楊志和《說岳全傳》里的楊再興,據說都是楊家將的後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