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人被開單的經過…
1.時間是在晚間11點30分左右,本人開車在外線道,準備進入收費站,當時有點起霧,而且在夜晚,視線有點影響,本人因左後方有車,所以選擇正前方的收費道。

2.當靠進收費站時,發現此收費道暫停收費,而直覺選擇右方可通行車道。(ETTC車道的白色看板,夾在兩個黃色中間,在晚上有霧的情況下,不易辨識)

3.等到更接近時,發現為ETTC車道。

4.修正車道,而有壓到一些雙白線,結果就被開單了。

5.國道有8種不同的收費道(離峰時段, 如圖5示):

高速公路有8種不同的收費道, 是全世界之最,也是台灣奇蹟吧?
1.小客車ETTC ↓
2.小客車回數票 ↓(收費)
3.小客車回數票 X(暫停收費)
4.小客車找零/回數票↓(收費)
5.小客車找零/回數票 X(暫停收費)
6.連結車ETTC ↓
7.連結車找零/回數票↓(收費)
8.連結車找零/回數票 X(暫停收費)
一共八種
台灣高速公路一個收費站有8種不同的收費道,合理嗎?不但影響入站的便利性(一次要從8種車道中作選擇),而且對於安全上也有一定的威脅(要臨時切換車道),而且ETTC車道的白色看板,夾在兩個黃色中間,在晚上有霧的情況下,不易辨識。開高速公路都是長途、長時間,過收費站不但要花時間看左右來車,還要花心力、眼力去辦別八種不同車道,而且沒有選錯修正的機會,一壓白線就罰,真希望有人可以改善這種情形~
(更讓人生氣的是,我知道晚上為了省人力經費,而關了某幾個收費道,而條杯杯就輕鬆地在收費站後面欄我們這種人,感覺就像在設陷阱撈魚一樣,捉這種無心之錯,我被開單之前,才看到一輛車也是同樣的情形被開單,剛開走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