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邁入第12年,里程算是跑的少了,14萬公里
確實,該壞的東西都壞過一輪了
保桿也都變色 ,變成灰色
冷氣不冷,像暖氣似的
還常發高燒(水溫表溫度都到紅線了)--塞車時特別會
但是都修好了喔
問我為何不換車?
實在是二手車價根本無價
是根本人家不出價
直接請你去報廢的
而且,小弟沒錢可換車
這台還能跑
反正跑些工地也不須開太好的車
就加減開了
而 crosa的車子經過這幾年
小弟覺得越來越好開勒
現在還經常跑蘇花公路
還能帶頭衝
底盤與轉向的操控穩當,確實比國產車還好
也是國產車做不到的
也給我增加些開山路的信心
它鋼板的厚度,也讓我滿意
因為曾經跟車斜撞過,但是真的只有保桿有些擦傷
對方都傻眼了(喜美)
只要懂得opel車它的習性
我相信他還是能陪我走過第13年
但是常換車的朋友,愛嘗鮮開新車的朋友
歐洲車的二手價(雙b除外),是應該要考慮的
以免欲哭無淚
也是要有成果與誠意來展現出來阿
價格?(比起同款有比較誘人的價格以及更多的配備?)
成果?(比起其他車廠對於客服的表現有比其他加來的更傑出嗎?)
沒有超越的話那更別說要更好懂嗎?
沒有對於市場展現更大的野心那更別談要再別人心中拿下一定的好印象
不是日系車比較好 他只是維修率"比較"低
如果社會上大家每個人荷包滿滿
那哪怕錢給維修廠賺!!!
就是因為在有限的預算下要盡量降低後續的維修成本
所以不得已只好買省油小車 維修率低 簡單可以開的車
OPEL他有SWOT分析過台灣市場嗎?
對於台灣市場了解嗎? 如果知道在台灣以前的包袱(既有的印象)沒有解決
那當然大部分的人不會因為他再台灣車壇沉寂已久現在出現馬上就會有好感
我希望歐洲車能在台灣做更多位台灣人本位立場而出發的一些服務行為
而不是價格都訂的老高的好像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為高級車
高級車不是只有良好的底盤操控 內斂的外表 會咆嘯的引擎
而是要有與消費者有一個良好的溝通管道 對於消費者的服務與意見要多給予尊重與採納
NIKON D80, 16-85mmVR, SB900, IBM X60s A59,ThinkPad W700 服役中
後來陸續花了近二十萬,換了冷氣壓縮機、雙排水箱、汽油幫浦、發電機、皮帶、正時齒輪組、輪胎、避震器、引擎......等等等等,也將皮椅、方向盤、頂蓬全部換新重包。現在較不滿意的,就是盛夏時不太冷的冷氣,以及加速力道較為不足,我想大概是疏齒比的四速自排變速箱使然吧,我夢想著哪天能夠換成五速自排.....
跟其他Opel車友遭遇的問題一樣,周遭的親友都一付很有經驗似的(他們事實上也是道聽途說)告誡我,歐洲車維修很貴(我真想聽聽還有沒有其它新鮮點的說詞)!言下之意就是要像他們一樣買T牌或N牌的國民車。
但我就是喜歡這部車嘛。
我也希望我喜歡的是那些滿街跑的車阿。
而我心中也產生了一套謬論:
你花五十幾萬買全新的Altis,開了三五年,它就成了部二手車,開始走下坡...
我的二手Tigra,經過三五年的不斷更新維修,它能成為一部近全新的車,花不到三十萬,哈哈~。
當然以上是個人狂想,但重點是找對修理廠真的是Opel車友的第一個重要課題,回原廠你就能體會那些老生長談是會真的發生。
http://blog.yam.com/jolie
mcb wrote:
週四去看Corsa C,那位sales做了一個動作讓我印象深刻,就是"整個人掛在後車門上"...
他說"這個動作不要亂試,要不然大部分的sales都會叫你把車買回家"...
p.s.Corsa D...等你等的好苦啊...Corsa C 五門的還有庫存,價格與T牌Y車S版多約1萬,三門的與G版少2萬...
我去年去看corsa的時候業代就做了這個動作,但當他從車門上下來之後『很用力的』把門甩上,所以我覺得他爬上車門來證明車子剛性的這個動作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因為用那種力道關門,就算有變形也察覺不出來,所以我就不買了(反正那時候還要70幾萬,好貴)。
話說當業代做完這個動作之後也是跟我說了一樣的話(這個動作不要亂試,要不然大部分的sales都會叫你把車買回家),當時我聽了當放屁,因為我覺得我的m2000也辦得到,我的m2000只是福特的國產車呀.....那個只是話術,別被騙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