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AR(Armalite Rifles)這個經典平台, 沒幾年均有耳聞挑戰者想起而代之, 但大多是消失於市場被人們淡忘, SIG SAUER 贏得美軍次世代 6.8mm 口徑步槍標案後, 大家投向眼光於 SIG MCX 這個新秀, 雖然 6.8mm 口徑彈藥的導入在民間市場沒有那麼的快, 常見的 5.56x45mm NATO, 7.62x39mm Soviet 或是.300 BLK 卻已在 SIG MCX 平台迅速導入, 支援各種最廣泛使用的彈藥, 成為民間用戶AR以外的新選擇! SIG SAUER 並非完全推翻已有廣大用戶的AR, 而是將AR的硬傷改良, 短行程導氣活塞氣動式的導入, 不僅消彌以往AR氣體直接傳動的保養問題, 還沿用AR下機匣結構, 讓用戶使用介面與習慣得以無縫接軌!
回到空氣軟槍玩具這個主題, 國內的 BPW (BLK PEW WORKSHOP)推出 SIG SAUER MCX 各系列型號, 尤以 MCX Spear LT 最受我注目, 長度適中, 外型討喜, 但那視覺失衡的折疊槍托...讓我提不起興趣採購, 直到 SIG SAUER 為英國推出的 MCX Hunter Project 突擊步槍, 改用 M4A1 突擊步槍相容槍托桿, 這個構型讓我再次深陷其中, 不過 BPW 推出的 SIG MCX Hunter Project 以套件形式上市, 沒有彈匣與槍托塊, 售價相對的高, 不過衡量改裝槍托塊或是彈匣...這就不是問題了, 相容 VFC V2/V3 彈匣, 本體相容 VFC V3 氣動空氣軟槍系統各種優點, 零件後勤問題大部分可以解決, 那麼儘速來看 BPW SIG MCX Hunter Project 套件組合成槍的本文介紹吧!!
BPW SIG MCX Hunter Project 套件

外包裝已經找不到比低調更適切的形容詞了, 連它是個空氣軟槍玩具產品都看不出來

角落的 BPW Logo 貼紙, 還有代表沙色的淡金色貼紙, 難不成後續還會有黑色版本?!

開箱! 果然是套件啊, 上下機匣分開包裝, 旁邊的小盒子內容物則是附屬零件

先來觀賞 SIG MCX Hunter Project 護木, 採用目前最受歡迎的 M-LOK 附件介面, 連防火帽都沒裝上, 既然少這麼多人工, 套件還是這麼貴?!...

護木中間的大開孔是為氣體調節閥而開, 很有 SIG 的風格, 說到 SIG, SG550實彈射擊體驗至今難忘! M-LOK 孔位除了標準的 3/6/9 點鐘位置, 還有 2/5/8/11 點鐘位置開孔, 真的 M-LOK 孔位開好開滿, 讓你把它裝成聖誕樹!

下機匣是不是跟AR下機匣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錯, 這種使用者介面與體驗的延續, 是 SIG MCX 的優點

拆開小紙盒裡面是...

握把, 折疊槍托桿與防火帽滅音管組, 還有下機匣插銷等零件要自己裝

左邊是後槍身插銷與防落頂針, 中間則是射擊選擇鈕頂針, 握把固定螺絲

因槍身設計的關係, 槍身插銷也是在握把內側, 照片裡的三個孔位, 分別是最左側的射擊選擇鈕頂針孔位, 中間的握把固定螺絲孔位, 右側最小孔位即為槍身插銷防落頂針安裝之處

先從射擊選擇鈕頂針安裝, 直接放入直對射選鈕的孔洞, 然後安裝槍身插銷, 接著放入防落頂針與彈簧

握把我改用自己喜好的 Magpul MOE-K2 握把

插入射擊選擇鈕頂針彈簧

試組握把, 切換射擊選擇鈕應該會有段落感

確認射擊選擇鈕正常運作, 後槍身插銷也能防落, 將握把使用套件附屬的握把內六角螺絲上緊

接著將下機匣插銷前後兩支都退出來, 準備安裝上機匣, 包裝盒正好來當治具, 如果你常要DIY, 建議準備AR專用的治具免得敲壞槍身

前插銷安裝, 非常的緊, 一直要調整開孔位置, 磨到插銷孔位內側都掉表面處理了

前插銷搞定後, 後插銷就容易許多

鬆開折疊槍托桿底座, 鋼制材質質感滿點

下槍身機尾你還記得也是 MIL-STD-1913 軌道嗎? 只要相容你可以裝上任何槍托

試折槍托桿, 目測如果裝上槍托塊, 應該無法定位密合

只是底座為鋼製, 下機匣則是鋁合金...建議槍不要摔到啊

裝上 Magpul SL-K 槍托塊

最後處理防火帽與滅音管

將防火帽裝上, 規格為玩具槍常見的 14mm 逆牙, 不得不說 SIG 原廠防火帽實在有夠醜

裝上滅音管, 仔細看內部連吸音海綿都沒有...好吧, 雖然有沒有海綿效果都差不多

滅音管真的是我見過最直覺的設計, 直接逆時針旋轉裝入防火帽外的螺牙, 黑色外殼部分有鎖頭刻印, 代表上鎖與解鎖狀態, 目前剛裝上是解鎖狀態

旋轉底部的黑色轉環, 凹點在上鎖位置, 這樣滅音管就完成安裝

在倉庫裡翻出 VFC V2 彈匣, 裏面還有些瓦斯, 測試一下空槍射擊

Hop-up 就在氣體調節閥, 可以用六角起子或是假子彈插入旋轉調整, 孔位大小正好是 5.56mm 口徑, 不過在家裡還無法調整 Hop-up, 等有機會參加活動再調整BB彈彈道吧...另外護木前端裝上 VFC KAC 微型折疊準星

後面一樣配上 VFC 微型折疊照門

玩具 EOTech 內紅點

嗯...只差護木還沒裝上手擋或握把, 就算完成吧!

配色真是美, 槍不準沒關係, 帥比較重要

特別找了有 SIG 刻印的套件版本...沒有刻印就不完整了

滅音管上 5.56 標示, 代表適合 5.56x45mm 彈藥適合, 不過 6mm BB彈都沒差啦

這套件比較可惜之處就是 SIG 握把沒有刻字, 不然還不用換 Magpul 握把, 是說 SIG 下槍身跟AR還是有點小差距, 像是非 SIG 握把就無法貼合護弓線條而產生段差

Hop-up 利用氣體調節閥來當調整鈕, 也是 BPW 的巧思, 免拆護木調整 Hop-up 就是王道啊

仔細看退殼擋塊與槍機助進器顏色怪怪的...

原來是塑料啊, 記得在裝上機匣發現有兩顆螺絲固定這個零件, 所以也有其他套件能替換囉?!

與 HK416-A5 一樣雙邊槍機固定鈕與彈匣釋放鈕, 有利左手射手操作

就連槍機拉柄也是雙邊, 讚啊, 只是可惜材質表面咬不住上色處理, 拉個幾次就開始掉色了, 而且不能用 AR的槍機拉柄, 不相容

拋殼口保護蓋是我看過最緊的, 緊到以為我的槍機卡住, 用力拉拉柄就對了

護木因上機匣結構異於AR, 顯得有點粗大, 不過握持尚稱舒適, 後續來安裝個手擋

仔細看滅音管上還有小刻字, 細節控應該會滿意, 跟 7.62 版本比較, 5.56 滅音管較短約1/3, 視覺效果不如 7.62 版本霸氣(?!)

整體視覺上十分均衡, 是我認為 SIG MCX 空氣軟槍裡最好看的槍型

拆卸槍機

槍機拉柄, 傷痕累累

BPW SIG MCX Hunter Project 套件滿足我將MCX裝得像AR的慾望, 不過出廠時上機匣內潤滑不足, 還以為槍機與復進簧總成卡在上機匣內, 拆開後用矽油先上了一層厚油, 操作多次磨合, 可憐的槍機拉柄操到掉漆, 哪裡有耐操的零件我一定要換它, 還有哪短到嚇人的265mm內管, 是要把滅音管讓BB彈打爛嗎? 也只好跟熟識店家訂購410mm內管準備換上...如果你是 SIG 控, 入手個 SIG 瞄準鏡與 MCX 超搭, 後續有實際下場在與各位報告實戰心得! 今日不巧遇上颱風, 在家安全玩玩裝備, 盡量別出門呀! 各位魔友等我有新玩具下次開箱再見啦!!
== 更新 ==

BPW SIG MCX Hunter Project 套件我在組裝時就發現內管很短, 猜測只到氣體調節閥位置, 直到把槍給常光顧的店家改內管, 竟然這麼短?! 真是傻眼, 好歹也配個370mm內管吧

只配了衝鋒槍型的140mm內管, 我很懷疑這要怎麼打才不會讓BB彈打中滅音管? 考量要遮掉很醜的防火帽, 就請店家幫我裝410mm內管, 初速限死在100m/s...店家說此套件可能是在日本銷售的版本...唉! BPW不要這麼小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