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這台設定是 M4(105):裝備105公釐M4榴彈砲,設計用於協助步兵和反防禦工事,犧牲了反裝甲能力
在二次大戰中,M4雪曼在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其中M4A2和M4A4型大多都提供給同屬同盟國的大英國協(包含澳洲和加拿大)、蘇聯、自由法國、波蘭流亡政府和中華民國。














雪曼的第一次參戰為1942年10月的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使用單位為英國陸軍第八軍團。大英國協在歐洲戰區也廣泛地使用雪曼戰車來取代M3李戰車和其衍生車型,且在1944年成為裝甲部隊的主力,其他的戰車是於戰爭後期參戰的邱吉爾戰車和克倫威爾戰車。英軍曾使用M4、M4A1和M4A2,但之後的主力裝備是M4A4。M4的衍生型螢火蟲戰車是自美國援助的M4和M4A4改裝而成,被配置在裝備了雪曼戰車和克倫威爾戰車的部隊中,以提供較強的反戰車火力
雪曼戰車在道路或野地都能保持較高的速度。在野地行走時表現不俗,在沙漠上,雪曼戰車的橡膠履帶表現良好。即使是在義大利的多山環境下,雪曼戰車還可以精準的一砲擊穿四號戰車。在沙漠薛曼戰車依然能夠通過很多德國戰車所不能通行的地形。史佩爾(Albert F. Speer)就回憶M4常常能爬德軍戰車不能爬的山和在平地上馳行速度勝出。另一方面,美軍戰車乘員發現M4在例如泥濘或積雪等非硬質地面上行駛時,其較為窄小的VVSS履帶在防滑性能和接地壓大等通行能力方面相對於德軍的豹式等擁有寬履帶的第二代戰車要遜色不少。美國人的測試證明了虎式和豹式,特別是後者擁有至少和M4一樣好的機動力,同時有比它優秀的越野能力。蘇聯人的經驗與之相似,並開始改裝VVSS履帶以提高其在雪地上的防滑性能。美軍開始發放名為「鴨嘴」的擴展型VVSS履帶鏈接銷進行戰地改裝作為新型履帶和懸掛系統定型之前解決對地壓強問題的權宜之計。而因增加裝甲而大幅增重的M4A3E2「巨無霸」(Jumbo)則將「鴨嘴」擴展履帶銷作為出廠標準配置。M4A3E8「Easy Eight」,代表了安裝HVSS(水平螺旋彈簧懸掛系統)懸掛系統和新型23英寸寬履帶的M4A3,HVSS和23英寸履帶作為解決M4通行能力的終極解決方案在戰爭晚期開始投入使用,安裝到了M4(105)、M4A1(76)W、M4A2(76)W、M4A3(75)W、M4A3(76)W和M4A3(105)型戰車以及M40和M43型自行榴彈砲上。
雪曼戰車較高的車身外型使其較不易躲藏,裝甲過薄導致易遭德軍火砲擊穿,也有遭一砲擊毀兩輛或隔房擊殺的戰例。早期型的M4其傳動系統裸露在車體主裝甲前方,遭到攻擊會讓整輛車失去動力。雪曼戰車在西線被擊中後容易燃燒甚至爆炸,因而被戰後美軍起諢號為「朗森」(因朗森為德國打火機品牌,其廣告詞為「一打就著,每打必著」[來源請求]),德軍也因此戲稱其為「湯米烤肉爐」(20世紀初的德國人習慣戲稱英國人為「湯米」)。有觀點認為這是由於雪曼採用汽油機的原故。據英國第二作戰研究處的報告,諾曼第戰役後82%的被擊毀雪曼戰車會燒毀,而同樣的德國四號、豹式和虎式一旦被擊穿,起火的概率也能達到82%、63%和80%,,但其實是該戰車中彈後乘員仍有一半生存律,遠比德國的10%為高,由於倖存者偏差,沒了沈默當好評的機會,倖存者自然會大駡該戰車不行。這亦與豹式、虎式在當時屬重戰車有關,盟軍需以更多的砲彈命中才能將其擊穿,而不是因為其汽油機容易著火;反過來其火砲卻可以在較遠距離上一砲擊穿各種盟軍戰車並引發火災,迫使美方開發出大幅增強裝甲的M4改版「Jumbo」戰車。也有許多人將起火原因推卸給彈藥架(後因此部分改裝了濕式彈藥架,即加裝水套),但又有說法認為雪曼戰車引擎室設計不良才是主因,且蘇聯版的雪曼戰車使用柴油引擎,雪曼設計圖與蘇聯老兵回憶錄更坐實了設計不良的推論。而John Buckley從第29裝甲旅的報告中發現166輛被擊毀雪曼有94輛燒毀,佔56.6%,另外一份研究則是佔65%。
雪曼的綜合能力中等,但是相較於德國新銳戰車來說在品質上依然有巨大的差距。因為設計缺陷使得美軍在戰車戰上往往要犧牲數台戰車才能擊毀一台豹式或虎式。[8]撇開性能不說,二次大戰並不全是一場科技上的競賽,決定二戰勝敗的關鍵還有「數量」。德國戰車最大的缺點是生產速度慢,直到戰爭結束前德國主力4號戰車也僅生產9,000多、5號豹式6,000多輛[9]。相較於美國雪曼與俄國T-34的總產量共計100,000多輛,它們在數量上根本不是對手。雪曼戰車最大的優點是生產容易,任何一間坊間的鐵工廠都能生產雪曼戰車上的部分零件或者組裝,使得美國能在短時間內將國內所有產能投入軍事生產。美國於1942年-1943年生產了53,500輛戰車,而二戰中造船所用的鋼能折算成67,000輛戰車[10]。 而雪曼戰車的高耗油量使得大戰末期物資短缺的德國就算擄獲也難以使用。其在設計之初預留下來的龐大空間與額外的動力使得雪曼可以在二戰中隨著戰場需求而做升級;眾多的生產產地與所屬單位的自行改裝,因此要在戰場上找到兩部完全一模一樣的雪曼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