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 IP 或是物件被「樂高化」這件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近期除了《超級瑪利歐》系列,甚至任天堂經典的 NES 主機都有樂高化外,終於輪到更為久遠的大型機台年代了!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 1980 年代,可謂是許多遊戲先河之一的《小精靈,Pac-Man》!樂高化後不僅是以最為早期的大型機台樣貌呈現,內部也有不少趣味機關!
在台灣被俗稱為《小精靈》的《Pac-Mac》 是南夢宮(已經變成萬代南夢宮了)於 1980 年時推出的遊戲,需要操控 Pac-Man 在遊戲中吃掉豆子取得分數,同時躲避不同顏色的鬼魂,也能搭配能量球反吃幽靈,或是吃掉高分數的不同道具。有趣的是不同幽靈也會有對玩家不同的伏擊與移動方式,某種程度也算目前遊戲 AI 的先河了。
而《小精靈》不僅有初期的大型街機,後續也移植到不少家用主機中,現在如果想要玩懷舊版本的話,其實在 Google 搜尋就能直接玩了,這邊也附上連結給大家參考。

- 外盒正面
- 外盒背面
- 外盒側面
- 外盒頂部
- 說明書設計
- 說明書設計
- 說明書內頁
- 說明書內頁
- 機台/展示座
- 機台/展示座

對尺寸數據沒什麼概念的朋友沒關係,這邊也附上一只寶特瓶當作比例尺給大家推估一下體積,以擺飾來說這次的本體存在感一定是夠的!

展示盒後方有個卡榫機制,按下後就能把幽靈轉變成虛弱狀態,此時的 Pac-Man 也會轉換方向變成要把幽靈吃掉的狀態。

在機台頂端也有個小凹槽,可以直接把展示盒剛好嵌入增加整體的豐富程度。
這邊也附上展示盒旋轉的操作影片給大家參考。
- 機台側面
- 機台側面

背後看起來就比較有樂高的樣貌了,可以看出多個零件做堆砌的樣子,而背後還有個小玄機,這點等等也會介紹!

機台上方除了以前大型機台常見的遊戲名稱裝飾之餘,內部遊戲「螢幕」的上方,也有出現最高分、左方的目前分數與台數之餘,右方也有個可以操作的小齒輪。
- 改變積分
- 改變積分
- 改變積分
- 改變積分
- 改變積分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由樂高磚頭與特殊零件的堆砌與拼湊後,幾乎是完全還原了遊戲中《小精靈》的世界!在機台下方也有多向控制器、裝飾圖案與兩只實體按鍵。另外,細看的話也能發現在深層也有類似履帶的物體,這點也是本次樂高小精靈可玩度最高的地方了,只要旋轉機台右側的把手,就能讓履帶動起來實際營造出 Pac-Man 移動躲避幽靈的樣貌!
- 內部配置
- 內部配置
- 內部配置
- 搖桿可動
- 搖桿可動
- 投幣口燈效
- 投幣口

這邊也以影片方式呈現本次樂高小精靈的可玩之處,其實也就搖桿、分數欄位、投幣孔發光以及遊戲的可動機制等幾大項。
- 背板開啟
- 背板拉桿

打開背蓋後,可以看到分數區以及帶動小精靈與幽靈的轉軸機構樣貌,以及前面遊戲版的零件是採透光方式外,底部還有一個樂高版的小人偶收納區!
- 內部結構
- 內部結構
- 收納空間
- 收納空間


人偶也是以當時 1980 年代的設計做呈現(?),畢竟也穿上了類似小精靈的人偶(算算現在這位少女應該也當媽媽了吧



另外,這組樂高化的電子遊樂場,也同樣能安放於機台上的凹槽,但因為沒有固定磚頭,也不像展示盒尺寸剛好,所以移動時可能要特別注意,不然一個手滑就.....

整體來說,這次樂高 10323 Icons《PAC-MAN》忠實還原了當時 1980 年代電子遊戲正準備崛起的樣貌,同時也以還舊感超高的大型機台呈現,說真的我還以為《小精靈》是紅白機才有的,失敬失敬.....可見對此盒組會有反應的朋友,應該至少也 35 歲以上,至少知道要送爸爸或是叔伯輩什麼禮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