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有點猶豫到底是要放軍事版還是這裡,我想3D模型也算模型吧?長年累積不少模型所以這裡只挑選幾隻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模型,而礙於版面可能過於冗長所以這裡只分享最終渲染版本,不過我會在圖組上簡單說明修整的細節。

之前有段時間我還挺喜歡戰車,不過我不太會組模型…更別提上漆或是舊化那種功夫活,所以與其買了模型後把它組壞乾脆就做成3D模型吧。做3D模型幾乎不花錢而且想要的套件或型號都可以自己做不用等廠商出,後來想想某種程度算是一石二鳥。

雖說最原始的用意是為了打發時間,畢竟我不打電動也不滑社群之類的,但後來3D模型做著越來越上癮甚至有點影響到生活與健康。於是去年某段時間決定暫時不做3D模型了,把長年做的全部拿出來修整一下然後備份封存,最後再分享部分的渲染圖到網路上做個紀念。

另外這篇文本文裡面喜歡的圖都可以自行下載、轉載、打印或做任何合法用途~
圖的背景皆為純白,RGB值255/255/255,浮水印不喜歡可以自行修圖去掉~
但是我依舊保留所有權

那麼來看圖吧~~~


MEDIUM TANK M3 LEE

這M3李光前面的差速器外罩就修了5次才滿意,而車頂上的換氣裝置是後期版本才有,不過隨個人喜好順手就加上去了。再來是履帶最初做的時候沒有做出鬆垮的樣子整個看起來很生硬,懸掛的部分也直接複製我之前做的雪曼,但那是HEAVY DUTY結構…所以後來花了點時間還原成LIGHT DUTY結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MEDIUM TANK M4A4(75) SHERMAN

其實我還有做螢火蟲雪曼,不過那只是A4換了炮而已其它部分大同小異,礙於版面長度這裡先保留起來。這台A4是較後期的版本,可以看到75毫米戰車炮的炮盾為最終的M34A1型號。這裡一樣是修整了過於生硬的履帶,而這台A4正是上面提到的HEAVY DUTY懸掛結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比較下結構上的不同。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MEDIUM TANK M4A3(76)W HVSS SHERMAN

看了電影怒火特攻隊特別做的,很抱歉我沒有做M2重機槍…當時考究上有點困難所以放棄了。這76毫米炮的A3用的是LARGE HATCH車體,當初一度做到快放棄,駕駛艙門還有底座的型還挺難抓。而下方的HVSS懸掛更是另一個燒腦的回憶,因為個人喜好所以選擇了T84橡膠履帶塊,過於複雜形狀造就了後來一張圖長達一小時的算圖時間。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LIGHT TANK M3 STUART

這台M3輕戰車是我做的第一台戰車,簡單的稜角很好上手,一樣是修整了生硬的履帶跟稍微翻新懸掛的細節。我也有做M5A1,但整體不是太滿意所以也是先保留起來。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PzKpfw.II Ausf.C/F

當初看完少女與戰車OVA忘了哪一集做的,可以看到砲管上掛上了水桶來致敬片中美穗跟真穗小時候一起開二號戰車去釣魚一幕。這台做完之後好像就沒動多少了,印象中就修了小錯誤。而做完了才發現車體前部看起來還是C型而不是最常見的F型樣式,所以浮水印給它下了“C/F”型號。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PzKpfw.VI Ausf.E 中後期型

人人都愛的虎式戰車當然也做了…這是一段最燒腦的回憶也是我最後一隻3D模型,抱歉我沒有做MG34所以車長塔看起來有點空。懸掛結構反正是內藏式扭力桿製作上無困難,就是履帶最燒腦…我知道實際上左右邊的履帶塊方向是相反的,但礙於算圖上的時間與硬體上的不足,所以直接用了鏡像工具讓左右相同。而履帶塊本身就夠複雜了我還得降低精度這圖才算得出來,不然一直算圖到一半程式就當了…..

這台虎式原先完成的時候上面很空什麼配件都沒,睡一覺醒來覺得不行硬是熬了幾晚盡量補上工具之類的東西。但…還是有缺因為考究上有困難,最明顯的是車尾還少了千斤頂。最後只好又熬了幾晚做了沙漠進氣空濾套件,還有炮台上的煙霧發射器,這兩件都是看歷史圖硬是生出來的…..真燒腦。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九七式中戰車

我想想…這台我還真不記得後來修正了什麼…這台97式一樣是看了少女與戰車後特別做的,車上滿滿的卯釘有它獨有的魅力?其實光排好這堆不規則的卯釘就夠煩的了,這履帶塊的形狀也讓我燒了一整天腦袋才終於做了個滿意的。後續也做好了47毫米戰車砲的97改,還有用同樣的車體改出三式砲戰車不過都不太滿意所以先保留起來。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文章的最後簡單分享我的硬體跟軟體。

硬體部分沒啥特別的就i5+GTX1050ti,反正當初買電腦也沒打算做3D建模。

建模軟體主要則是BLENDER,後來出了新介面的2.80版雖然不會用…但算圖更快,所以後來就都是用2.79版建模再用2.80版來算圖。

當然圖算好後總有色澤跟對比上的不滿意,後製用免費又強大的paint.net。

本文完。


分享我之前打發時間做的3D模型


最後選了隻喜歡的印下來掛牆上,雷射印表機+相片紙,畫框是文具店賣的獎狀框。
2023-04-25 3: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3D模型
黃二爺 wrote:
有點猶豫到底是要放軍...(恕刪)

可以開課嗎?
黃二爺 wrote:
抱歉我沒有做MG34所以車長塔看起來有點空。懸掛結構反正是內藏式扭力桿製作上無困難,就是履帶最燒腦…我知道實際上左右邊的履帶塊方向是相反的,但礙於算圖上的時間與硬體上的不足,所以直接用了鏡像工具讓左右相同。…..最後只好又熬了幾晚做了沙漠進氣空濾套件,還有炮台上的煙霧發射器,這兩件都是看歷史圖硬是生出來的…..真燒腦。...(恕刪)


穹式車長頂塔側環雖可安裝隨車備用機槍,但實際上通常不用。


虎式戰車在設計階段為因應車重而在輪軸外側增加路輪,故履帶隨之向外延伸而呈不對稱形狀。以同條不對稱形狀履帶串接左側與右側輪組,視覺上只要將履帶塊間A字型排成左側正放、右側倒置就差不多。虎式戰車生產的前廿輛也裝備左右不同樣式的履帶,但攜帶不同樣式的備用履帶並無實質意義,因而取消。


虎式戰車生產過程中有繁雜的大小改款。穹式車長頂塔、砲塔煙霧發射器、初期款Feifel空氣濾清器的組合並不同時存在。
Furry
黃二爺 wrote:
做完了才發現車體前部看起來還是C型而不是最常見的F型樣式,所以浮水印給它下了“C/F”型號...(恕刪)


車體前沿一體製造非補強之裝甲板、車身上部結構以單片裝甲板形成平直前緣,並在右前側附加虛設覘孔,這都是二號戰車F型的外觀特徵,與C型並不相同。


黃二爺 wrote:
這M3李光前面的差速器外罩就修了5次才滿意,而車頂上的換氣裝置是後期版本才有,不過隨個人喜好順手就加上去了。...(恕刪)


M3 Lee中戰車生產後期加裝的排氣扇有三個,分別位於車體頂部左前側、車體頂部右後側與砲塔頂部。車身兩側的大型側開門也改為小型逃生門,或在現地銲死,以增加結構強度。
也太帥
好逼真
很有臨場感 很好看
好猛~ 期待下一步 3D列印...
這些坦克都很帥耶~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