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走進鐵路模型店或者參訪最近在百貨舉行的由台灣鐵道模型徐志綱老師製作的經典鐵道模型展活動,總是會在展品或碩大的模型場景間駐足許久,讚嘆這1/144-1/150的N比例的小世界是如此精彩與真實。
自從數年前搬家,多了家庭成員,室內空間不再充裕,建構一個固定式的鐵道模型場景的計畫似乎遙不可及只好擱置。不僅受限空間,取材,還有時間跟金錢。直到前陣子剛好在爬文時,看了日本的 Youtuber 做了一個可收納的場景,加上年假時間比較充裕,所以就想說來用自己笨拙的手工技術來試試看吧。
萬事起頭難的第一步:規劃跟備料

規劃是真的傷透腦筋的一件事,先畫出了一些草圖。第一款是有著標準雙繞圈與4線的對向車站的設計,可以模擬類似高鐵車站,讓列車高速通過的的橋段。好處是路線簡單,不必擔心列車高速運轉會出軌;缺點就是可能會有點單調,而且停車路線只能容納6節車箱停靠。
第二款路線就是現在的版本,有著標準雙繞圈與標準的對向城際車站月台設計與列車機務段區設計。好處就是可以稍微有些路線調度的樂趣,車站月台也可以容納8節的列車,還可以少買一些場景周邊的房子或布置;缺點就是要挑列車運轉,有時候還是難免會出軌。

草圖階段結束後,就是備料了!第一個要搞定的就是木板。俗話說,只要底板的木板一搞定,就完成50%了!這次場景的規格是190 * 80 cm ,搭配了3分木板,其實真的頗重的,差點連電梯都進不去。還好最後順利的入厝成功,這尺寸也剛好可以放入計畫內的收納位置。
其他的模型料件,就沿用10多年前購買的一些鐵軌,房子,月台,車站跟小裝置加減拼湊,鋪設自然的歲月舊化,也增進了場景的一些真實感。
再來就是準備一些製作要用的草粉,樹木,道路,遮蔽膠帶,白膠,硬紙板,廣告顏料,筆刀,切割墊,膠水等物件,待製作的時候來使用。
第二步:素組與造物主模式啟動

先把鐵軌鋪上木板並做記號,通電試運轉。同時也先把要鑽孔的地方用馬克筆做記號。
再來就是把模型道路裁切出來,跟建築物一併放上,開始構思每個區域。看哪邊是市鎮車站區,哪邊是草地區。
這邊最花時間的大概就是一面在腦中規劃,一面上網找靈感,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放,每天都有不同的想法在腦中拉扯,一不小心還會神遊完工後的樣子。
第三步:動工吧!

我的施工方式不見得正確,所以請大家看看就好。
為了不讓家裡變的亂七八糟,先用遮蔽膠帶把整個木板區都圍繞起來。然後用灰色的廣告顏料把道路區都塗上顏料,大概塗了三層左右可以稍微把木板上的木紋蓋掉一些。土色廣告顏料則塗在預計要規劃的草地區。

等都乾了之後就是要使用大量的白膠來鋪裝草地區。剛好女兒也很好奇,所以就一起來幫忙,順便過年期間讓她可以多一點小小技能。白膠塗好了之後,就灑上草粉並用水彩筆鋪順。乾了之後,再來鋪設一次,但這次就是要用白膠水(白膠+水+清潔劑)來施工,確保草粉都很穩固地固定在地台上。
- 台中火車站
- R111
- EMU100
這邊也是時間花最多的地方,等乾燥需要花費的時間還真的頗久,只好先出去拜年了;這段期間還去了台中驛(台中舊火車站),看到了EMU100,R111車頭和。白鐵仔,真的是那舊時代的味道。

回到台北後,繼續施工,再來就是耗費體力的厚紙板黏貼切割了。一開始原本打算直接把道路紙貼到木板上結案,但把道路紙先貼上厚紙板再來鋪裝好像比較有層次感。所以就很牙給的自作聰明先把道路紙貼在硬紙板上,再用筆刀慢慢的割,這才知道硬紙板真的好難割破,弄到手都快起泡了才終於都割完。
最後再對位一次,確認道路可以平整地放在地台上;再把人行道裁切一下鋪上,就可以抹上白膠定位了。黏貼的時候,紙板還會翹起來,所以還要去找重物來壓!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放上鐵道,確認配線正常並再次試運轉,一切無誤後,也一樣點上白膠固定。
第四步:最後的點綴。




一切都好了之後,也算完成90%了,最後就是放上,LED方向指示燈,建築物跟小車車。保留一些空間,未來再放上其他更細節的東西來豐富場景。基本上簡易的固定場景就完成了!
簡單的介紹場景吧。

- 尺寸:190*90*2 cm
- 總工時:40 hr (採買,規劃,施工,做白日夢等)
- 這是第一個跟女兒一起完成的場景,可以開心運轉了。
- 稍為考慮建築物設置的位置,避免檔到拍照。
- 軌道的設置採用板式雙線軌道,方便好清理。
- 可以直立收納,小屋族鐵道迷的大福音!

畫面左方,有著櫻花林區域,未來也打算放一些野餐小小人,營造賞櫻的氛圍。




櫻花林旁邊,有著大型展演區公園。這邊可以放置各種家中的其他模型。可以放置1/200的飛機模型;也可以放置1/48的汽車模型;還有 Mobile 01 蔣大簽名馬克杯,是這個場景亮點之一。

展演區公園旁,有著4線規劃的停車區,可以容納7節的列車2列停靠與6節的列車2列停靠。

下方還有車頭陳列小公園,可以放置車頭在這邊展示,還預留了一塊草坪區可以放公仔。

另外下方保有2股放車線,直至黃色警戒區附近可以放置8節列車。

車站區域則可以停放上行下行各一列8節編成的列車。

控制器與模型系統的部分採用 Tomix 系統。再用小圓貼來標示每個道岔系統。

當初設計的初衷,就是這場景是可以站立收納的!

而有別於其他模型場景,所有的建築物都是可移動的,移除之後,這就是一個擁有可以站立收藏的設計的大場景。立起來的那一刻,真的很緊張,很怕所有黏好的道路,鐵道跟小車整個崩落。好在目前一切順利,希望隨著時間,不會衰退。

同時,為了防止場景擠壓,周邊也加上了7cm高的小木塊,這樣可以順利收納,也不用擔心櫃子後推後會壓到場景。

看著鐵路模型的火車慢慢地通過場景的每一個角落,心中是感動的;而可以收納的功能更是不再需要在要玩的時候,拆拆裝裝。這製作的過程跟難度,或許跟大師級的相比還是存有落差,但是至少滿足了一個室內空間不大的鐵道迷心中再一次的運轉夢。期望新的一年時來運轉,順遂如意!
後記

藉此也謝謝圈子內許多熱情的好朋友跟師父們熱情地願意分享心得。在他們的指導且預算有限的情況中,學著用網路免費道路素材鋪路,用簡易的方式來做布置,完成了場景的同時,也再次完成了童年時期的夢想—讓鐵路模型在自己的場景中奔馳。

在這也謝謝我的家人跟另一半的包容。期望未來的若干年,有朝一日當我再看見這篇記錄時,應該也會覺得窩心。這圈子臥虎藏龍,小弟只是小咖咖,過年期間騙吃騙喝野人獻曝,懇請砲小力一點。
其他照片











附上一張與活動公告的合照
參考資料
【收藏迷報到】追一個鐵道模型的夢: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8&t=6096708
新快速電車野洲行【Nゲージ鉄道模型】 :https://www.youtube.com/@S.Rapid.N-gauge
つるぎ700号 :https://www.youtube.com/@user-rf9vt7br2y/videos
RM鐵道模型:https://www.youtube.com/@RMMODELSmagazine
N規:https://zh.wikipedia.org/wiki/N%E8%BB%8C
KATO模型廠:https://www.katomodels.com/
Tomix模型廠:https://www.tomytec.co.jp/tomix/
MicroAce模型廠:http://www.microace-arii.co.jp/
阿立圓山站:http://www.mjmodelrailroad.com/index.php
東方模型:http://dfmo.blog.fc2.com/
傑大:https://shop.goodtoy.com.tw/
CTTC 鐵道模型運轉會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49296918469257
鐵道模型 心得交流/買賣交易中心: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70217869747665
John玩模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sg-_Mklmk


好啦,洋洋灑灑的千字文,勾起許多美好的回憶跟想法。
如果大大們認真看完了,那真的真的很謝謝你的捧場,小弟在此表示再次感謝與新年快樂。
拍攝器材:Canon R6+24-70mm+100mm / Samsung S21
全文完
寫於: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