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高 LEGO Ideas 平台先前已經介紹過不少由玩家投稿,在經過投票後成功通過,就會由官方商品化的作品,而繼上次的 LEGO Ideas 21333「文森·梵谷-星夜」後,這次要介紹的 LEGO Ideas 21334「爵士四重奏」對台灣來說可是別具意義,因為這是由台灣玩家戚心偉LEGO 7 所投稿,並成功商品化的作品!藉由分件方式可重現包含鋼琴、小號、低音提琴與鼓的編制,有心的話在放個爵士樂,整個空間感覺就 Jam 起來了!
爵士四重奏本次外盒設計以黑底為呈現,並直接將產品組合呈現,盒裝零件為 1,606 個,高約 20 公分,寬為 43 公分,深度 16 公分之餘,四個樂手也能將地板分離的方式做單獨展示,或是調整順序。有趣的是 1:1 的示意圖居然是用銅鈸呈現。
- 外盒
- 外盒
- 外盒
- 外盒
- 外盒
說明書也因應四個樂手的關係,分為四本之餘,另一本合體的則是有合體的拼裝方式之餘,也有本次爵士四重奏的開發歷程,以及台灣玩家戚心偉跟樂高團隊的訪談。
- 說明書
- 說明書
內頁可以看到爵士四重奏的基本介紹、各個樂手的介紹之餘,重點自然是開發者戚心偉的訪談了!
- 介紹
- 介紹
- 介紹
滿滿一張都是戚心偉(Hsinwei Chi,化名 LEGO7)的訪談!相當有誠意啊.....

接下來就來看看四個樂手組成的樣子!首先是鋼琴手,有別於當初投票的鋼琴師是男生,樂高官方則是以女生呈現,剛好戚心偉表示原本也有打算加入女性角色,但因為時間跟零件的關係做罷,也算是官方圓夢的感覺(?)另外,跟原版還有一個不同的點在,官方版的地板是採淡色,而不是原版的深木地板。
- 鋼琴手
- 鋼琴手
雖說鋼琴的體積不似先前 LEGO 21323 「鋼琴Grand Piano」,頂板也變為有積木而不是平面設計,但整體神韻皆有做到位!
- 鋼琴手
- 鋼琴手
琴鍵這邊礙於體積的關係,則是以貼紙的方式作為呈現,但遠遠看是分不出來啦.....比較可惜的是琴譜這邊沒有附上貼紙或是相關配件,看來這次的四重奏是走完全即興風啊


鋼琴家這邊也可做移除,僅獨留鋼琴本體以及琴椅的配置之餘,右側的支撐棒也一樣能把鋼琴的頂板撐起,並看到內部結構。
- 鋼琴
- 鋼琴
內部結構中的響板與鐵骨結構雖說礙於體積沒辦法全做出來,但整體的還原度以這個小體積,相當有誠意!

樂手部分以積木拼裝成有髮飾的非裔鋼琴手,黃色的洋裝與金屬耳環等細節,加上有別於原版的球狀關節,整體細節也是相當多!

屏除頭部的可動,雙手肩膀可做些許的外展,而雙手則是以連接的單向關節做出模擬彈琴的動作。

雙腳也能做些許抬起來搭配鋼琴的底版做出活動。

小號手一樣是以非裔人士為設定(想想有名的 Miles Davis),修長的身形搭配往上躍動的吹奏感,彷彿都能聽到悠悠的音樂聲了!
- 小號手
- 小號手
腰部這邊原本的立姿就有點歪斜,這邊可能還會因為重量的關係再往後靠一些,可以看到富度這邊就多了一條縫,雖說可以增加往後的角度,但感覺多少有些不自然就是了。
- 腰部可動
- 腰部可動
小號的雙手是四款中可動相對低的,主要還是為了符合實際的吹奏姿態而設計,不過最有喜感的應該就是嘴巴了....這個從積木來的 O 感覺也太....圓。


正面看到就很想給他一個....波波?的配音


剛剛有提到雙手的可動性比較低,但究竟有多低?只能做旋轉的移動方式,但這樣的旋轉跟原本人體的姿態也不相符就是了。另外,這邊也可以看到在左手處有個專門固定小號的小卡榫。

底部的基台這邊可以看到,小號手的右腳是整個插入地板中,皮鞋反而還比地板高(?)這也表示沒有了立台,小號手其實是無法獨立站起的。

接下來主攻低音的低音提琴手,膚色則是較鋼琴與小號手來的淡一些,穿著上則是以襯衫搭配領結較為正裝的方式呈現;不過重點還是細節滿滿、佔據大份量的低音提琴!
- 低音提琴手
- 低音提琴手
這邊官方市售版將原本的關節部分,也更改成可動性更高,也可防止脫落的球狀關節。

提琴的細節也同樣讓人激賞!不過琴弦是用一般的繩子作為代替,如果沒有綁緊其實蠻容易鬆掉的。

最後是自己最喜歡的鼓手部分,以戴帽子的樣式呈現之餘,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幾乎包含爵士鼓的要素如大鼓、落地鼓、小鼓、筒鼓以及各式鈸類。
- 鼓手
- 鼓手
- 鼓手
在大鼓的左方,也有象徵戚心偉投稿 LEGO Ideas 平台的 ID LEGO7 的數字 7 號圖案。這邊也可以看到,這次四重奏的低音提琴還有鼓手似乎身材管理比較.....明顯有小腹



換個角度拍,就可以看到這次鼓手的配件真的是相當豪華,幾乎跟鋼琴手是同個等級.....

最後則是將四個樂手大集結的時候!在地板上皆有專屬的卡榫與孔洞可以做結合,除了官方建議的拼湊方式之餘,應該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做拼湊。

只是要注意的是,小號手的一端中有著拼湊樓梯專屬的卡榫(灰色處),如果還要搭配樓梯的話,可能還是要注意一下連接的方向。
- 組合
- 樓梯組合
首先除了大合體與單純展示,這邊也能先行做出兩兩地結合!尤其是對小號與低音提琴手較為單薄的地板,稍加結合就能有相當不錯的氣勢了。


最後是全部合體搭配樓梯的姿態!看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編制,雖說是爵士四重奏,但如果能多加一個主唱歌手呈現,相信整體氣勢會更好吧.....或許在做發想時,就想以純音樂的編制做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