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將歷史濃縮,但文章可能還是有點長,其中若有誤或需補充的地方還請大大們更正補充~

Ettore Bugatti在1881年出生於義大利米蘭,自小就受到藝術世家的薰陶,爸爸Carlo是非常知名的室內設計師,祖父Giovanni是建築師及雕刻家,弟弟Rembrandt隨後成為了知名動物雕刻家。Ettore明白自己的天分不能侷限在傳統藝術圈上,並開始著手改造三輪腳踏車並為其裝置引擎,藉由當時汽車製造商Prinetti & Stucchi的協助,於1898年推出了他的第一台「汽車」 Type 1。他的技藝隨著時間更加精進,在1909年於法國莫爾塞姆成立了Automobiles E. Bugatti,為這家傳奇車廠揭開了序幕。

Bugatti所推出的Type 13在賽道上表現優異的性能及靈敏操控性為公司吸引到了社會大眾的關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Ettore還有協助研發飛機引擎,戰爭結束後,Bugatti推出了傳奇的Type 35(之後有空也會分享模型),在賽道上叱吒風雲,街道上更是廣受歡迎。Ettore也開始帶著他的大兒子Jean進工廠學習造車,天賦異稟的Jean如父親一樣展現出過人的才華,設計了如Type 55及Type 57等著名車款。只可惜於1939年,當Jean在一條鄉間小路試車時,為閃避一名酒駕腳踏車的郵差,發生了嚴重車禍並因而喪命。兒子的死深深地打擊Ettore,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工廠遭到嚴重的空襲損壞,結束後甚至還因身為義大利人,政府不願將工廠土地還給他。Ettore晚年甚至聽說有老年癡呆的問題,並於1947年在巴黎的醫院病逝。

儘管Ettore的小兒子Roland嘗試復興工廠並推出了如轎跑Type 101及F1賽車Type 251,但事業並未起色,隨後將公司出售給西班牙車廠Hispano-Suiza。直到1987年,義大利商人Romano Artioli買下了Bugatti,在坎波加利亞諾建造了新工廠並推出90年代廣為人知的EB110,但因經營不善,最終也是破產出售。詳情可觀看下方影片~
1998年(小弟出生的一年


EB118於同年以概念車身分在巴黎車展上現身,EB為Ettore Bugatti縮寫,為一輛高級的2+2 GT跑車,計畫植入W18自然進氣引擎,但並未成功進入量產階段。隔年,又推出了EB218概念車,外觀與EB118大同小異,基本上就是四門禮車的版本。1999年又推出了18/3 Chiron,此概念車也意味著量產的方向已瞄準超級跑車設計。同年的東京車展上,推出EB 18/4 Veyron,取名自該廠知名賽車手Pierre Veyron,該車已經看得到量產版Veyron的造型,並於2001年確認量產計畫。
Ferdinand同時也給出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引擎要有1000匹馬力,而且極速須達到406公里,同時車室要有相對的舒適性。為何要到406公里這麼奇怪的數字呢?因為Ferdinand於1970年研發的Porsche 917在利曼賽道上就是達到了極速406公里,因此成為了量產Veyron的標準。如此誇張的要求現今許多超跑廠都已經做到了,但對當時的研發團隊來說必然是非常困難的,聽說當時測試引擎時還差點讓工廠失火兩次,車手測試極速時也因爆胎而差點喪命!

最終,量產的Veyron EB 16.4全車採碳纖維製造,其名的16.4代表引擎為7,993 c.c. 雙凸輪軸W16引擎,共有64個汽門並具4顆渦輪增壓器,配有10具散熱系統,變速箱採由Ricardo研發生產的7速雙離合自手排變速箱將動力輸出至四輪上,每組要價12萬美金。搭載碳纖陶瓷剎車,後方還有一具類似機翼的主動式尾翼,可當作空阻煞車也可提供高速穩定性。為了能夠在400公里安全行駛,搭配了與米其林共同研發的特殊高速輪胎,每組高達42000美金,而且因為輪胎是緊黏在鋼圈上了,每換三次輪胎就要將輪圈也給換掉。Veyron的研發計畫成本達到非常可觀的16億美金,而量產版在2005年的售價為120萬美金,總共生產了450台,可以說是賣一台賠一台的概念,讓當時許多股東都氣得牙癢癢。

最高時速可達407公里(SS可達431公里),0-100公里僅需2.5秒,在極速時100公升的油箱可在12分鐘內耗盡,輪胎會在15分鐘內磨耗完。同時,引擎每分鐘會吸入45,000 L的空氣,可足足供一位成人呼吸4天!根據數名車主及車評們表示,儘管Veyron具有強大性能,它非常容易操控,就像是在開一台Bentley Continental GT一樣。為了永恆的美感,內裝設計十分簡單典雅,座椅及儀表板採高級皮革鋪陳,可隨車主喜好客製化並且搭載Burmester柏林之音揚聲系統。台灣車主將軍也曾說過:「這台車用的皮質,我認為連勞斯萊斯都無法跟它抗衡了,其他超跑像是Pagani、McLaren、Ferrari就更不用說。」
前英國Top Gear三位主持人曾志同道合地說道:「Bugatti Veyron是我們一生中最偉大的汽車,對汽車產業的改變就像是協和式客機一樣史詩。」
2015年,經歷了10年量產後,順利將第450台Veyron "La Finale"交付給車主,結束傳奇篇章,並於2016年日內瓦車展推出後繼車型Chiron。
--------------------模型分隔線-----------------
今天介紹的模型是Bugatti於2009慶祝建廠100周年的特別版。各種資料顯示,此版本只限量一台,也就是說僅有一位幸運兒可以擁有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外觀烤漆了,看似非常低調簡單,但其實採用了亮面及消光烤漆做搭配,顏色是Bugatti經典的藍色,名為”Sprint Blue”。
圓潤的車頭讓它可以平穩破風,馬蹄形水箱罩十分霸氣,拋光過的金屬網看起來比一般版更有質感,

作為超跑,行李箱當然不會多大~
頭燈為小改後的有LED日型燈的樣式,小改前為三圓燈設計。
- 行李箱
- 小改後具有日行燈
- 細節
Bugatti車側一定要有的代表Ettore簽名的C型設計以及無窗框車門,後照鏡為銀色的。油箱蓋也驕傲地刻有EB標誌。圓滾的車身暗藏許多空氣力學的設計!
- 側身
- 銀色後視鏡
- 符合空氣力學的設計
俯視可看到中間有如Atlantic般貫穿車身的線條,兩側實車需選配從A柱一直延續至車尾的金屬裝飾,個人也很喜歡上方兩個大大的進氣口,很有噴射機的感覺,反而Super Sport就沒那麼喜歡。
- 俯瞰圖
- 如飛機似的進氣口
傳說中的美尻(想抓抓,誤

- 車尾
- 經典雙園尾燈
- 主動式尾翼
典雅的鋼圈設計,紅色卡鉗帶出運動氣息! 下方碳纖導風結構有做出來,也可以看到實際上Veyron的排氣管為中間兩根,左右側還各有兩根。
- 高質感的輪圈設計
- 四出排氣管
內裝十分簡潔,使用米白色鋪陳,營造出優雅的氣質。個人也很喜歡這樣的設計,反而Chiron就顯得太科技化了。值得注意的是,中控台原本為金屬樣式,此版本以皮革鋪成。座椅旁有歡慶100周年的金屬牌。
- 雋永的內裝
- 菱格紋座椅
- 迎賓踏板
- 100周年飾牌
引擎飾板與車色統一,後護蓋可整個拆下,可以看到後方的排氣管結構及尾翼結構,個人最喜歡實車啟動點火時的聲音,十分霸氣!
- 引擎本體
- 後護蓋卸下後
與Royale來張合照,這也是官方歡慶100周年金屬牌的設計感來源!

最後附上同為Ferdinand嘔心瀝血之作的Volkswagen Phaeton與先前賣掉的鏡面藍Veyron合照~

第一次認識威龍是在國中時玩TDU 2(車魂:無限賽2),那時對它完全不了解,不清楚實車的馬力甚至是極速,但比起展間裡的Koenigsegg CCXR,它顯得更加高級、穩重,遊戲裡買下它後才知道它狂暴的性能,更讓我徹底愛上了它。
許多人覺得Veyron很笨重,甚至說是很沒意義的車款,看起來又不像義大利超跑性感,但我覺得那是因為大家都忘記了這台車的定位,它結合了性能及奢華,與其說它是台超跑,倒不如說它是一台超級GT,官方那時打造的理念就是讓車主可以早上下賽道,晚上可以穿著燕尾服上歌劇院,在一般道路也可以輕易掌控,這是其他超跑所做不到的,我一開始也覺得它Chiron比較帥,但過了一段時間才領悟到Veyron更加永恆的美感,而它也已經成為撼動車壇的傳奇!
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這台車以及Bugatti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