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買森永鋼彈巧克力球都得到薩克,超生氣,想要拿到鋼彈都拿不到。
結果長大後,不知為何反而覺得薩克的外型設計才是經典,甚至覺得比某些鋼彈還帥。
一直以來都希望鋼彈系列能出電動機器人。
於先前得知終於出了,可惜太慢知道消息,當初沒跟到預購,預購早就額滿了。
後來因為疫情的關係,看著官網發售日從3月份延到5月底,
想說正式發售後會不會有店家當初有多預定,然後少量釋出來賣。
結果還真讓我等到,約一個星期前看到日本亞馬遜還有庫存5台,馬上就下定1台,
幸好能直接寄海外,不用透過集運業者,省了不少事。
一直以來鋼彈都買買MG系列素組而已,想說這次就來個刺激點玩大的,錢就匝下去了


幾天後終於收到,外盒材質有磨砂設計,還算有質感,但照片無法呈現。


打開後的內容物,零件不多,且都有按照左右手左右腳分類放,組裝時很方便辨識零件。
總共有17個伺服馬達,是17軸機器人,只有眼睛使用的馬達不同,其餘16軸都是同樣的
馬達。

還貼心的附贈兩隻不同大小的十字螺絲起子。

裡面是沒有附組裝說明書的,組裝說明書約有100頁,要上官網下載PDF。
(那麼貴的玩具竟然連組裝說明書都不印出來,實在很不應該,成本省到那樣

比較有趣的是這兩樣東西:
1.受講證是要上官網登錄上課,完成後會收到 ZEONIC TECHNICS的認證書。
(畢竟是教育學習機器人,搞得有模有樣的)

2.教本,裡面有提到一些簡單的機器人原理,這台機器人用到的基礎知識。
不過教本也只有30頁,對於一些理論都只有概述,沒有像教科書那樣複雜。

教本內容





接下來就迫不及待的趕快組裝囉。
官網說明書不錯,有提到鎖多顆螺絲時,要一個個先輕鎖不要鎖緊,最後再一個個鎖緊、
鎖螺絲要鎖對角、且因為都是塑膠零件不要鎖太緊鎖過頭,避免零件變形或損壞等。

要注意每顆伺服馬達的原點記號都要保持朝上,以免組裝後產生位置偏差。

首先就是組裝Smart Bridge基板了。

基板基座盒子上還有一顆小喇叭呢。

因為太簡單,所以一下子就組裝完成,看基板上面有一個藍芽通訊模組,這表示可以用
藍芽與薩克溝通?

接下來開始組裝頭部,先跟著說明書準備頭部零件。
結果靠腰"小径ホーンB"不知是蝦咪小朋友,才剛開始就卡關,一開始還找不到呢,
因為有些零件都長得很像。

後來翻了零件表,才知原來是放在"パーツバッグC"零件包裡面。


找到零件後,當然就開始組裝囉。

只有眼睛使用不一樣的伺服馬達。
這款機器人頭部不能轉,只有眼睛能轉動,當然靠的就是這顆馬達。

組裝完成後,上電測試,並校正馬達。一上電還會發出音效呢。

因為眼睛是LED燈,所以就亮起來了。
哇!是煞氣欸台客改裝車風格燈色耶!!紫色還粉紅?超酷Der啦!!


說明書有提到,組裝完成後,需上電測試,如果馬達有位置偏差,需要透過專用APP進行
校正。
但此APP一樣是日本限定,用PLAY商店開啟頁面後會出現您的國家不支援,所以無法下載。
(欲購入此款機器人的人要注意一下此問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經過一番無恥奮戰後,總算是取得APP了。APP開啟時也會有音效,還有背景音樂。

確實是用藍芽與手機連線,連線成功後也會有語音音效,說已連接完成,當然是說日語囉。

接下來進入選單畫面,選擇サーボモーター就可對各軸馬達進行調整校正。
畫面我就不貼了,因為官網就有資料了。

完成頭部後,接下來就要組裝其它部位了。
說明書提到,在組裝之前,要先對16顆馬達進行ID設置。(搞得跟工業型機器人一樣)
做法就是對這16顆一模一樣的馬達一一上電,用APP設置ID後,對馬達貼上標籤貼紙。
例如右肩就要用APP設置ID為R01,然後貼上標籤R01,左手肘就設置為L02等。
之後各部位的組裝就會依照各軸馬達的ID進行組裝。

組裝身體前,要先將剛才組裝完成的頭部全部分解拆開。(那剛才到底是在組心酸的喔)
就只是為了做校正測試,就要先組裝後拆除,日本工匠精神就是不一樣。



連電子基板都要拆掉

為的就是要將一些電線穿過電子基板的基座。
(既然都要拆,那剛才基板不就先鎖一兩顆螺絲就好了XD)
不過為了體驗日本工匠精神,我還是照說明書做了,全部螺絲鎖上,又全部螺絲拆下,
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什麼精神


就連一開始的對電線貼上標籤,我都照說明書說的,在1cm處貼上貼紙。
我每條電線都用尺量1cm後才貼上標籤,希望能做出跟日本一樣的高品質作品。
我想日本會這樣設計,應該是有它的道理在


組裝身體,還有一塊小電子基板要裝上去,此為陀螺儀+紅外線測距離基板。
上電測試時,要在APP上確認功能是否正常,物件靠近機器人時,APP會顯示距離物件
幾cm。

身體雛形完成。這什麼碗糕,樣子還真醜


其它零件也一一用螺絲鎖上。


裝上頭部。

背部電子基板裝上後,電線也要插上去。

最後鎖上螺絲。

上半身完成!!接著就準備上電開APP進行測試及校正囉。

測試部分就省略不分享了。
再來就是組裝雙手臂了。
先準備好左右手的零件。

組裝完後長這樣。

接著將手臂裝上身體後,上電開APP測試及校正。
不要操之過急,照說明書的做法,只先裝一支手進行測試。

確認動作無誤後,再裝上另一隻手,再開APP進行這支手的測試校正。

雙臂測完確認功能正常後,就能將盾牌、肩甲等零件裝上去了。
手臂完成後,當然就是換腿部組裝了。
一樣先擺好零件。(下圖少放了一個零件)

雙腿組裝真是厚工,雞巴耗時。我組裝一支腿花費將近2個小時,兩支大概花了將近4小時。
非常意外時間過得真快,明明就不難,零件也不多。裝完後才驚覺時間都沒了。
組裝腿部要注意電線出線方向,有些部分出線要同方向,有些要不同方向。
一開始沒住到,裝完後發現出線方向怎麼跟說明書不一樣,後來又拆掉重裝。
組裝雙腿千萬不要同時組左右腿,因為雙腿有些部位是不對稱的,一定要組完一支腿後,
再組另一支。
組裝雙腿還有小地方要注意。
通常裝伺服馬達的連結零件時,是要與原點保持同樣的直線。(說明書紅色框處)

但雙腿卻有一兩個小地方,伺服馬達連結零件是要裝偏的。(說明書紅色框處)
組裝時真的要仔細看說明書。

組裝完長這樣。

當然跟雙手一樣,組裝完就要一一裝上身體上電開APP測試。
但是但是但是啊,要裝上雙腿時,一樣要先將一些剛才已裝好的部位,螺絲卸下後才能裝。
(靠北啊


都到這個節骨眼了,頭都洗下去了,也只能拆!!通通都拆!!
老話一句,我一直深信日本會這樣設計一定有它的道理,我要忍耐有耐心地學習日本
工匠精神

拆!!

拆拆!!

拆拆拆!!


裝完第一條腿後,當然就是要把剛才拆掉的螺絲又全部鎖上去。

然後一樣上電開APP進行測試校正。

測完後,接著當然又要將剛才鎖上去的螺絲全部拆掉。

裝上另一條腿後,一樣再將螺絲鎖回去,上電開APP測試。
(說明書上的做法就是螺絲拆拆裝裝)

雙腿測試無誤後,就能將腿部的其它零件裝上去了。
其它附屬配件還有7.2V的鋰電池及電池充電器、電源直供&充電用變壓器(同一顆)、
其它手部動作、三隻整備員模型。

裝上鋰電池。

全部完成後,一樣要上電開APP進行整體動作測試及調整。
APP上有預設的測試動作,測完預設動作後,接著就是測試前後左右走路移動。


最後貼上貼紙後就大功告成了。


組裝這類機器人要很細心,因為伺服馬達似乎很脆弱,沒裝好的話,只要有負載
一上電就會聽到異音。
另外螺絲實在太多,組裝時千萬不要拿錯,要細心,避免出錯。
有些零件長得很像,電線也一樣,都只是長度不同而已,組裝時要注意,
且不能心急,太累就隔天再繼續組裝,以免看錯裝錯白費功夫。
此機器人沒上電的話,是無法站立的,若要不上電的話,就要另外購買專用支撐架。
我也買了,但還沒到貨


APP上可以進行程式編輯,但似乎是圖形介面,非文字撰寫。

官網上也有提到,在PC上可以使用近藤科學的HeartToHeart4軟體進行開發。
但我剛拿到不久,能玩什麼還不是很熟悉,之後再慢慢體驗有什麼可玩。
官網連結:
https://www.zeonic-technics.com/
https://p-bandai.jp/item/item-1000136116/
官網動作影片:
https://youtu.be/IlLfJtr1I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