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HK 在 12/13~15日的MOA展覽上, 就展出這麼一款 Glock 17 Gen3 工程樣品, 現場兩支槍均無法給予觀展玩家試打, 不過能操作與大部分解還能解解饞(笑)

整體重量據 GHK 官方人員說法, 在七百多公克

UMAREX 授權, 故該有的刻印都會有, 但工程樣品的塑料下槍身尚未對刻字處理, 目前看起來是刻意磨除

滑套上的拋殼爪雖然是與滑套一體切削出來, 但擬真度也極佳

後拉滑套, 強勁的覆進簧阻力立即體驗到, 與其他玩具廠商的 Glock 玩具槍有如天壤之別, 扳機扣壓 GHK 更是設定在5磅重, 只比實銃稍輕

GHK 官方人員為每個玩家示範這引以自豪的超大汽缸, 號稱8Kg瓦斯也打得動, 一般鋼材質滑套玩具槍無異是找麻煩, 打起來肯定是疲軟

滑套拆出外管(裝飾用途)與內管組(實際發射BB彈的槍管), 與覆進簧

Hop Up 的調整必須拆到將內管組取出, 調整圓形旋鈕, 據 GHK 說法, 是需要維持外管動作的可靠度, 內管與Hop Up膠皮相容日本玩具槍廠 Tokyo Marui 的設計, 市面上也極多相容內管改裝套件, 想要提升精度的玩家有照顧到

下槍身, 滑套滑軌這些提升密合度的重要零件是由塑料下槍身包覆金屬滑軌的方式製造, 令人激賞!

另一大重點是鋁合金彈匣, 實銃為塑料, 但玩具槍需要在彈匣注入瓦斯, 需要使用金屬零件, GHK 採用噴漆方式讓鋁合金彈匣看起來像塑膠, GHK 的 Glock 17 彈匣重量在一百多公克, 極輕!

彈匣底板沒有看到瓦斯注入口, 推出底板就會露出注入口了, 在外觀擬真方面的考量, 但我則是不在意這點

通常氣動手槍會在彈匣做BB彈開窗口樣式, 方便玩家填裝BB彈, GHK 則是做完全包覆需使用填彈器, 最大容量20發BB彈, 但 GHK 官方建議到裝到17發就好

GHK Glock 17 Gen3 彈匣的設計考慮到後續產品推出, 故為雙邊彈匣卡口, 以支援左卸或右卸彈匣釋放鈕

作為 UMAREX 授權給 GHK 使用 Glock 商標, 第一彈作品 Glock 17 Gen3 雖然市面產品氾濫, 但充滿了廠商自行設計研發與製造高階商品的企圖, 接受度應該很高, 我自己接觸空氣軟槍在 Gas Blowback 的手槍大行其道之時, 正是 KSC Glock 19, 後續也購入 Tokyo Marui Glock 17與Glock 18C, 但在使用數年後出售, 轉往 HK45 為主要用槍, 看這好料的 GHK Glock 17, 又燃起敗家魂了。我向 GHK 詢問後續商品規劃, 官方顯得保守, 但製作 Glock 19 的可能性稍高, 台灣玩家也普遍喜好小型化的 Glock 19。

預定2020年三月或四月發售, GHK 目前仍在對細節調整, 價格也未定, 那就到時拭目以待啦!
GHK 在 Facebook 上的 Glock 17 介紹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