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是這個外觀,應該已經讓不少機器人迷要高潮(?)了吧!,除了基本的對戰、操控以及編程教育意義外,自己體驗之後其實有股 RoboMaster S1 已是地拍機的感覺.....當然價格也是啦


▌開箱與組裝
RoboMaster S1 外盒其實份量不俗,盒正面直接放了產品的渲染圖;背後則是大致介紹了機身的各種功能與特色。
- 正面
- 背面
要是以為像之前開箱的那款機器人,打開來就會是完整一台的話,恐怕你就要失望了.....小編就是失望的那個人,打開看到滿滿的輪子一整個呆住了。

原來機器人要自己組!!!!!!(看著自己一旁還沒測的一堆手機仰天長嘯),下面是大致的零件分區,部分零件還有分兩層呢


說明書這邊跟鋼普拉差不多,基本上有些閱讀跟看得懂 ABC 的小朋友都能輕鬆搞定,要特別講一下的反而是裝設螺絲的工具盒。

這些螺絲都已經有先分類好,說明書中也會以格子的位置來標示,在拼湊時可以少了很多麻煩.....右下以塑料袋裝設的則是螺絲起子的「一部分」。

小編不是一個喜歡看全部說明書的人,一開始在裝輪胎的時候就想說,一根起子的鐵棒根本鎖不緊啊?我是不是被騙了.....哪有鎖好輪胎中間的 Mecanum 輪還會掉出來的啦!

後來找了小惡魔專屬的工具組瑞士刀,就輕鬆解決了這個問題!此時自己想的是,DJI 也不算家小公司,怎麼可能會犯這種錯誤?後來發現完完全全就是小編自己眼殘.....

在輪組的中央,就安放了起子的握把部分.....這證明了說明書真的好要要看,小編其實花了大概半小時才解決這件事。

組裝的過程其實說難不難,就是一個耐心的展現,至少不用像一般的塑料模型還要將零件剪下,直接找到就能拼湊。以說明書的順序來說,則是從輪胎、本體、發射台為順序組裝。下方的圖片是已經將輪組與車台大致組裝完成了。

在底盤輪胎一旁也有標示正確的輪胎指向,說明書中零件其實也有明確標示型號,組裝的難度真的不是很高。

這是發射台的裝設樣貌,如果家中已經有電動起子的朋友,相信組裝起來會事半功倍才是。但要是有小朋友,或許可以藉著組裝的機會順便培養一下他的耐心~

這邊也用了縮時錄影拍了 RoboMaster S1 從無到有的組裝過程,並選擇 10 分鐘變 10 秒的縮時功能拍攝,換算大約花了 2 小時 45 分鐘左右,如果一開始就正確找到起子的使用方式,應該兩個半小時內組完不是什麼問題。
▌外型與功能
雖然親自組裝之前,已經有看以及玩過 RoboMaster S1 的完成品了,第一眼看到還是覺得很震撼,這個機器人組裝完成後一點都不像玩具啊!反而有種濃濃的「天網」產物的味道.....有看過《魔鬼終結者》的朋友就懂我的意思啦

在車台中央與兩旁橢圓形的為感應模組,發射台一旁則有紅外線感應器等;機身體積 320 × 240 × 270mm,重約 3.3 公斤,個頭不算小。

左右側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機身的設計,基本上雲台可以 360 度旋轉,所以車台前後反而沒什麼太大意義;真的想知道的話,透明的主機與線材艙體是車尾。
- 左側
- 背面
- 右側
在感應模組與紅外線偵測器都有增設 LED,啟動時就會發光,也能透過稍後介紹的同名 APP 實現顏色的改變。
- LED燈效
- LED燈效
主機板與線材區域也有著發光機能。
- 線材
- 線材
目前在機器人與相關載具上,為了移動方便與空間的考量性,大多都會用因力學原理而可達成前後、橫移、斜向,甚至原地旋轉的麥克納姆輪 Mecanum 輪,一般大家比較熟知的稱呼應屬萬向輪了。

雲台整體從上至下分邊是天線與圖傳模組、可拍 Full HD 30p 畫質與 500 萬畫素照片的 f/2.4 光圈 120 度廣角鏡頭,發射器下方的黑色方塊物體則是揚聲器。

右側這邊有單機以及路由器模式的切換開關,稍後介紹 APP 時也會做說明,一旁也有連接用的 USB 連接埠。

鏡頭上方則為 microSD 記憶卡槽,需要插卡後才能拍攝 FHD 畫質,不然基本圖傳畫質為 HD,不巧的是小編還機器的時候連記憶卡一起還了.....等取回後再放上 FHD 的影片範例給大家參考


車尾則是安放電池的地方,在保護蓋的下方有個按鍵可以開啟;看到電池外觀應該玩空拍機的朋友都不陌生;只是很可惜這個電池不能跟 DJI 的空拍機共用

- 後艙電池蓋
- 電池指示燈
RoboMaster S1 發射器提供一般的紅外線光束以及特殊的實體「水晶彈」,因此會有個實體的彈匣做為容納。
- 水晶彈匣
- 水晶彈匣
特殊的水晶彈需要用水泡開,官方宣稱這個水晶彈無毒性(材質是聚丙烯酸鈉交聯共聚物),並會隨著時間自然分解。

以一般純水泡約 3-4 小時後,就會膨脹到最左方的大小,其實彈性相當驚人,就像撒尿牛丸一樣(?)。硬度就普普通通,隨便一捏就會碎裂(怎麼有點像某大師:我一捏!你們就化為粉碎


水晶彈匣一次約可容納 430 顆水晶彈,但相信大家不會沒事去數到底裝幾顆.....所以就把它裝滿就好啦!照著上方的數字依序將容納的彈簧阻擋片拉起,並將後方的擋板拉開就能裝入水晶彈了。
- 水晶彈匣
- 水晶彈匣
泡開水晶彈的容器要慎選.....不然很容易彈來彈去,最後沒裝幾顆反而外面一堆撿不完


裝個大概的樣子,有密集恐懼症的朋友先說聲不好意思.....

靜態發射的樣子(?),在後續的實機操作影片會有發射的動態,這邊先爆雷其實危險性相當低,最大射速每秒 10 發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發射時都是直接往下;且發射器仰角超過 10 度就會自動限制,對人其實相對安全(小編有射過 Jim,他一整個無感


大致介紹完外型後,接著是操作必備的同名 APP《RoboMaster》,主畫面這邊可看到單機、多人以及實驗室幾個選項。

如果是第一次組裝完成並與 APP 連線,會需要經過初始化來判斷組裝時有沒有出現問題,會通過轉輪胎、敲擊車殼等方式確定各式組建是否有到位。
- 校正
- 校正
實際操作我們留待壓軸再來介紹,來說一下 RoboMaster S1 最具教育意義的功能,也就是「實驗室」,可以看到分成大師之路、我的程式與機甲學院三個選項。

大師之路有些像是新手的課程,只不過是針對程式編成開始,會有幾個特定的行為,需要操控者選擇正確程式來通過關卡。
- 大師之路
- 大師之路
程式頁不像什麼 C 語言或是 Java 來的艱深,而是以圖像化的方式搭配機器人的各種操作手段,藉此培養孩子對於邏輯,甚至是理工的熱愛。先說我是文組的

- 程式頁
- 程式頁
- 程式頁
最後機甲學院就是真的沒辦法的錦囊啦,從機器人再到程式編纂的教學都會以影片方式呈現。

設定這邊機器人選項會顯示一個透明的 3D 影像,可以旋轉並看一些內部機構,就是一個有趣路線.....

顯示則有稍早提到的 LED 顏色變化、以及在對戰時的血量等資訊、錄影解析度等可調。
- 顯示設定
- 顯示設定
- 顯示設定
控制可以選三種速度與自定義,基本上快就是真的蠻快的,並有準星、射擊模式以及相關的控制手段(把手這邊小編沒拿到,所以都是以手機 APP 搭配螢幕做操控的)。
- 控制設定
- 控制設定
系統設定與一般機器人其實大同小異,比較方便的功能是可以隔空遙控機器人關機。
- 系統設定
- 系統設定
- 系統設定
- 系統設定
如果不是 SD 卡而是一般圖傳的話,相關影片與照片會存放在媒體庫,可以直接點擊觀看或是下載到手機儲存頁面中。

▌實際操作
RoboMaster S1 在操作介面上相當簡單,幾乎看圖示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左下則是可啟動錄影與拍照的快捷鍵;右下依序為從程式編輯而來自訂技能、人物辨識以及開鏡瞄準(其實只是變焦啦~)
- 操作介面
- 操作說明
這邊實際在公園以速度中的操作模式拍攝 RoboMaster S1 的操控感,其實中速的競速感就已經不錯了,搭配麥克納姆輪的優秀轉向力,360 度繞錐也是一塊小蛋糕。
接下來以中以及高兩種速度模式測試 RoboMaster S1 爬坡能力,基本上都爬得上去,但可以發現因地面材質,在後面下坡時有些打滑的狀況;畢竟輪子沒有說是越野.....就別太苛求啦。
才剛說到越野,這邊也試著挑戰 RoboMaster S1 能否在一般公園的草地中行進。

從影片可以看到,一開始 RoboMaster S1 是蠻可以跑的,但過了不久就卡在草地裡面,變身除草機.....這時小編擔心的是,輪組裡面會不會都是草啊啊啊啊

實際拿起來,四個輪子幾乎都沒有卡草的狀況發生,其實蠻讓我驚豔的;但從上面的影片可以看到 RoboMaster S1 其實是不大適合這個環境,盡量還是在一般平地上遊玩吧,不然馬達壞了可就得不償失。

人物辨識這邊,有飛過 DJI 空拍機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了,在偵測到人物後會有個框體,再行點擊就會開啟跟蹤模式。
- 人物辨識
- 人物跟隨
小編在深夜的辦公室中開啟讓機器人跟我同行,也試著到比較黑的地方看看辨識的效果。在直線時可說是相當成功,轉角則是要給機器人一點時間辨識,太快的話就會跑出辨識範圍;另外,由於 RoboMaster S1 沒有空拍機的避障感應器,因此轉彎時幾乎沒有在管旁邊有什麼,就會直接撞上去,是自己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畢竟車殼說到底還是塑料做的,撞得壞啊!
多人模式這邊分成競速以及亂鬥兩種,這邊就先行示範亂鬥模式。

要注意的是,多人競技需要讓機器人處於同一個 Wi-Fi 環境之下,所以要先將圖傳模組一旁的連接模式改為路由器,才能順利配對開打。

進入房間後房主可以設定遊戲的時間、血量、速度,以及射擊方式,預設的 1,200 說真的是有點少了,射個幾下就會輕鬆結束比賽,建議設個 2,000 以上可以玩比較久;同時也有四個隨機技能可以選擇。
- 亂鬥模式
- 亂鬥模式
亂鬥模式的簡易設定大概是這樣,愛心可以做為被擊墜時的復活手段,一旁的問號則是獲得隨機技能的觸發,原理與一般的機器人差不多,都是利用視覺辨識的方式來完成。

亂鬥模式操控上是相同的,射擊到一定程度則會出現過熱圖示需要一點時間冷卻。

講了那麼久終於進入決鬥的重頭戲了!首先來看水晶彈的實戰表現,從影片可以發現射速雖快,但這個強度其實說真的還好啊~也能看到彈力的強度,在當時決鬥時還有一堆小朋友在旁邊撿水晶彈來玩

亂鬥模式(水晶彈)
亂鬥模式(水晶彈) 圖傳Mode
紅外線模式就大同小異了,要注意的是因為沒有仰角限制,千・萬・不・要・對・著・人・眼,這相當重要。這邊可以發現小編講了一句蠻頓的,其實也算是戶外環境下 RoboMaster S1 的硬傷,這點小結會來說說原因。
▌小結
整體來說,RoboMaster S1 的可玩性是小編玩過幾款機器人來最高的,速度感相當到位,操控也頗為靈敏;雖然說要自己組裝這件事情有點.....但家裡有小朋友的話,一同協助他組好,那個成就感以及自信心的建立,孩子一定會爽個兩三天吧


除去遊戲性,其實 RoboMaster S1 在應用上還可以媲美空拍機,在淘寶等一些網站上已經可以找到第三方的改裝方案,甚至連防撞的鐵架(原始的型態真的不防撞,畢竟都是塑料為主的外殼)、與 DJI OSMO Action 結合的支架都有,對有影片拍攝需求的朋友來說,也不失是一個新的取景方法。只是要注意 RoboMaster S1 的雲台穩定性相對來說沒有空拍機那麼威猛啦。

RoboMaster S1 另一項賣點,應該就是會受到廣大孩子們的歡迎,看看下方的影片就知道,原本玩遊樂器材的小朋友,看到大葛格拿著機器人進公園就瘋了,整個滿場追.....父母應該感謝我幫他們加倍放電了

只是對於孩童的需求來說,RoboMaster S1 只買一台?好像有點玩不太起來,但如果要買兩台的話,所需要的花費其實有相當多可替代的方案,畢竟單台 16,000 元的售價真的是不大親民;然而如果是以影片拍攝,甚至改裝後的其他需求如探勘環境等,相信還是會有用處的,就期待官方以及其他第三方廠商能多多益善出些改裝品了。

▌特別感謝
部分影片拍攝:Jim
對戰好夥伴:Harvey
展現機器人靈活感:公園的小朋友們
商品提供:先創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