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88a66215929335d73903216c84a9df99.jpg)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帝國海軍連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認為日軍無法進行持久戰,必須針對美國東岸紐約、華府等政治經濟大城進行攻擊以削弱其民心士氣,迫其媾和停戰;而此戰略企圖須藉隱匿性高的潛艦搭配艦載機方能達成。此潛水航空母艦構想經連合艦隊先任參謀(僅次於參謀長宇垣纏少將)黑島龜人中佐初步評估後,在1942年元月初傳達予海軍軍令部部長永野修身大將,由軍令部第二部(軍備)鈴木義尾少將及第一部(作戰)作戰課潛水艦主務參謀有泉龍之助中佐進行評估,在1942年1月13日向艦政本部第七部(潛水艦)高須三二郎中將提出具有長航程且搭載攻擊機的特型潛水艦(潛特型)發展需求。同年4月27日軍令部次長伊藤整一中將再向艦政本部提出潛特型潛艦需求規格,決定每艦搭載兩架攻擊機;同時向海軍航空本部提出十七試特殊攻擊機需求規格。而此攻擊機迅即依新制改稱試製晴嵐。中途島海戰大敗後的1942年6月30日,連合艦隊司令部軍備計畫會議將進行中的丸五計畫修正,預計建造十八艘潛特型潛艦。
此特型潛水艦即五千噸級伊四百型潛水艦,而搭載的攻擊機即晴嵐。伊四百型潛水艦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球排水量最大的潛艦。
因戰局轉趨不利,1943年五月軍令部將原訂建造十八艘的伊四百型潛艦減為十艘;同年10月15日再減為五艘(最終建成三艘:伊號四百、伊號四百一、伊號四百二),並將每艦搭載機數增為三架晴嵐。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549f564bf48d6940dea217ca1adcca1d.jpg)
在此同時亦將搭載一架九州E14Y零式小型水上機的四艘伊一三型潛艦(巡潛甲型)更動設計以俾搭載兩架晴嵐(巡潛甲型改二,最終建成兩艘:伊號一三、伊號一四),彌補特型潛水艦數量的不足。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4/mobile01-32b66dc744ebcde5fc2f4a5b4beaceb8.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4a3d6774394c3305791bb4dc74850b92.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855735be7daeb4ee31a70795170370f8.jpg)
在伊四百型潛水艦開發的同時,愛知航空機也受命開發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由尾崎紀男擔綱設計。因潛艦收納空間的限制,搭載液冷式發動機的機體截面積小較為合適,故開發初期曾考慮以1942年春季起於愛知開始生產的海軍航空技術廠D4Y1彗星艦上爆擊機一一型為本體進行調整。之後雖因機翼摺疊收納機構的考量而重新進行機體設計,但仍如同彗星艦爆一般,搭載愛知由德國Daimler-Benz授權DB 601 A自行改良的1400匹馬力等級アツタ三二型液冷式發動機。愛知在1943年十一月完成試製晴嵐試作一號機、自1944年十一月底開始逐步配屬六三一空。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49e4a6547724d83f99d32875aa82ebec.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18726f747a08e28b070ff525aeb4d637.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9f7c10c79bf2491f206dd4206c494981.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e9bfde5ec7efe6d88aa4e0f044df30c2.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b1a26c61b4437535a66b9fe6922ef6c0.jpg)
本機型總計生產廿八架,含使用輪式起落架的兩架試製晴嵐改(又稱M6A1-K南山,練習機暨攻擊機兩用)。試製晴嵐改的垂直尾翼將可摺疊部位拆卸減少控制面面積,以平衡浮筒移除後的氣動特性變化。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6abef7690c6daa5c1ccf99bf938f3e07.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02e6e6eb10958940ca1a4d1ecc013220.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7c4ea5bc14735f42aab95e4f0d340de6.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8ecadc42d0718efafb42f6b15ad3173e.jpg)
晴嵐直至終戰尚未獲日本帝國海軍制式採用,仍處於試作機階段。故M6A試製晴嵐應為制式名稱,而理當在制式採用後才有的M6A1晴嵐一一型名稱則僅紀錄於終戰後繳付八架予美軍的清冊。此外,機型編號M6A中,A為愛知航空機代碼;使用特殊攻擊機代碼M者雖僅有此機,但卻由6開始編碼,推測可能是藉以混淆敵方視聽。另一說法是愛知先前已著手開發D4Y彗星艦爆的後繼機D5A,但在圖面設計階段即中止。因此在受命開發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時就冠以D6A艦上攻擊機的系列流水號;之後則將艦上攻擊機的代碼D更換為特殊攻擊機的代碼M,成為M6A。
晴嵐意為晴天時山中氤氲繚繞的霧氣,或指晴天時吹拂的山風,以近江八景之粟津晴嵐而名聞遐邇。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cdb5cfb44fb146d833627dd75eb0e7f5.jpg)
依1942年夏季後日本帝國海軍制訂的航空機命名規則,攻擊機以山命名、練習機以草木命名、特殊攻擊機則以花命名。雖晴嵐在廣用字義上並不符合此命名規則,但晴嵐或日語同音的青嵐亦為青森縣及山形縣初夏開花的一種觀賞暨料理菊之名,似能符合特殊攻擊機的命名規則。以此亦可推測M6A在開發初期或許依攻擊機定位而命名為南山,而其練習機型則命名為青嵐或晴嵐。但南山在日語音同難產以致觀感不佳,故與練習機型互易名稱。之後練習機型亦沿用晴嵐之名,稱為晴嵐改。
試製晴嵐本預計使用輪式起落架由潛水航艦彈射起飛,但考量任務完成後返航回收再使用的可能性,更改為雙浮筒水上飛機構型,且浮筒在緊急狀況時可拋棄以提升空速。收納於伊四百型潛艦直徑3.5公尺的筒狀機庫時,主翼於根部旋轉九十度靠於機側、水平尾翼下摺、垂直尾翼頂部右摺;兩浮筒拆卸置於機體附近以便組裝。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3941adcfa28cc618827d5a4b4da35c22.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91183a522d65e0e92ab3ead6a2af8c1e.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aef7a58df49f466970ad459bdb5b10e2.jpg)
來源:タミヤ 61054 1/48 愛知M6A1晴嵐
為提升彈射起飛時效,組裝完成彈射前發動機並不預先啟動熱機,而以外部加熱器加熱滑油及冷卻水輸入發動機管路,確保彈射時發動機處於正常操作溫度。試製晴嵐固定武裝僅後座一挺13 mm二式十三粍旋回機銃(即授權生產的德製Rheinmetall-Borsig MG 131),可掛載四枚250公斤炸彈、一枚800公斤炸彈或一枚航空魚雷,執行水平轟炸、俯衝轟炸或魚雷攻擊任務。在試製晴嵐進行飛行測試或訓練的唯一存世的相片中,搭載潛艦為伊號一三型,可由後甲板不具甲板砲、彈射滑坡終端呈銳角辨識。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d9ac92bbecd7c21d864f803d1414cb8f.jpg)
具輪式起落架的練習機型試製晴嵐改在機腹保留射出機台車支架連接機構,故若其機翼摺疊機構亦予保留則可於潛水航艦上操作。由此練習機的構型設計,似可推測晴嵐的浮筒只為演練後得以回收機體再使用的目的,在實戰時將以無浮筒方式掛彈彈射起飛,以大幅減少起飛前組裝耗時並大幅提升航速。
1942年八月於拉包爾(Rabaul)視察的軍令部第一課(作戰)課長山本親雄大佐及潛水艦主務參謀藤森康男少佐提出奇襲巴拿馬運河計畫,預計以潛特型潛艦搭載晴嵐破壞運河船閘,遲滯盟軍在兩大洋間的補給調度聯繫以保留日軍海上決戰戰力。此計畫經軍令部第一部(作戰)部長中澤佑少將及第二部(軍備)部長黑島龜人少將批准,內定由時任伊號第八潛水艦艦長的有泉龍之助大佐指揮。最終確立以伊四百型潛艦兩艘及伊一三型潛艦改造兩艘,搭載十架晴嵐遂行作戰。
直屬第六艦隊的第六三一海軍航空隊於1944年12月15日於茨城縣鹿島水上機基地編成,預計以該艦隊12月20日新編的第一潛水隊潛水航艦搭載晴嵐執行奇襲巴拿馬運河計畫。第一潛水隊潛水航艦伊一三(艦長大橋勝夫中佐)、伊四百(艦長日下敏夫中佐)、伊四百一(艦長南部伸清少佐)、伊一四(艦長清水鶴造中佐)則分別於1944年12月16日、12月30日、1945年1月8日、3月14日竣工。伊四百二則遲至1945年7月24日方始竣工。有泉大佐擔任六三一空兼第一潛水隊司令,並以伊四百一作為旗艦。
因潛水航艦與晴嵐交期遲延,加上六三一空接機訓練及針對巴拿馬運河奇襲的戰術籌劃與演練為期過久,1945年六月上旬軍令部次長大西瀧治郎中將在例行戰況報告會議中下令中止此作戰。巴拿馬運河奇襲作戰中止後,有泉大佐與第六艦隊先任參謀井浦祥二郎大佐共同商議提出攻擊舊金山或洛杉磯的方案,但6月12日軍令部根據整體戰局考量,決定奇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集結補給的戰略據點烏利希環礁(Ulithi Atoll),即嵐作戰。嵐作戰發動前預先於6月20日發動光作戰,以伊一三及伊一四運送四架中島C6N彩雲艦上偵察機至日軍據點土魯克(Truk)環礁,用以偵察烏利希環礁的美軍艦隊動態。
1945年7月23日嵐作戰發動,六三一空六架試製晴嵐全機施以銀白色塗裝附加美軍星徽偽裝為美國軍機,由第一潛水隊伊四百及伊四百一兩艘潛水航艦搭載,自青森縣大湊海軍基地啟航。出擊的六架試製晴嵐以司令有泉龍之助大佐之名命名為神龍特別攻擊隊,由六三一空飛行長淺村敦大尉擔任隊長。
8月16日午後九時,即昭和天皇大東亞戰爭停戰詔書佈達翌日、預計發起奇襲前六小時,嵐作戰部隊獲第六艦隊司令長官醍醐忠重中將命令放棄任務折返;返航途中將搭載的六架試製晴嵐以射出機彈射(伊四百一)或起重機吊掛(伊四百)投海拋棄。
四艘戰鬥部署的潛水航艦除伊一三於1945年7月16日遭美國海軍USS Lawrence C. Taylor (DE-415)護衛驅逐艦擊沉以外,伊四百、伊四百一、伊一四皆於橫須賀由美軍接收。六三一空暨第一潛水隊司令有泉大佐在8月31日返航途中於伊四百一潛艦司令室內自戕,遺體由艦長南部少佐海葬。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2802cf3b4292243836b69ee30750dc11.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856f552556512d516e0932d3e7b838d6.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b31ae4c9c6ca438a679f5ddafe63cfd7.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11/mobile01-5b9f194407651331498e3e02108ee2df.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101/mobile01-aa92698a7058880af8dff6e9434cab06.jpg)
![二次大戰傑作機[50]: 愛知M6A試製晴嵐特殊攻擊機](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4/mobile01-2904cb47dd692fef3352e8ee5151cf3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