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社」獲騰訊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想做線下機甲版星際爭霸!

招俊健:「機器人這個詞,對我而言跟行業所解釋的有所不同,它不是生產工具,甚至不是一個項目,而是一個從小時候就有的形象概念,我所做的事情是,利用技術讓它突破次元壁,來到現實世界。
「工匠社」獲騰訊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想做線下機甲版星際爭霸!
 

格鬥競技機器人研發廠商「工匠社」於近日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控股。創始人兼CEO招俊健表示,A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格鬥機器人新系列的研發迭代並加大在品牌與市場的投入。

市場與品牌的投入將主要通過打造賽事IP與動漫IP;而隨著機甲新系列的面世,工匠社將逐步完成格鬥機器人的競技戰術體系,招俊健告訴36氪,團隊的願景是打造一款「鐵甲鋼拳」版的線下星際爭霸。

根據今年2018年8月的報導,成立於2015年4月的工匠社是一家消費級機器人研發商,團隊為機器人設計了多元的操控系統,並在運動結構、算法與機器視覺方面做出了微創新。據招俊健介紹,工匠社目前已推出兩款機器人系列: Ganker系列和GEIO系列,分別對應近戰兵體係與遠程兵體系。
 「工匠社」獲騰訊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想做線下機甲版星際爭霸!
(從上至下分別為Ganker 系列與Geio 系列)

招俊健介紹到,為了使機器人格鬥同時具備可玩性與觀賞性,工匠社的第一代機器人Ganker 採用了關節全舵機與全向式滑輪,保證類人操作與高機動性,而盔甲部分使用高密度纖維材質,骨骼採用高密度複合鋁合金,使得Ganker 可以承受高強度的格鬥。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格鬥監測與計分系統的準確性,Ganker盔甲內部安裝有電子感應計分傳感器,可以感受到格鬥中的攻擊,並實時傳遞到手機端。此外,團隊特意在Ganker身上留下了傳感器接口,玩家可根據需求自行拓展Ganker的高端格鬥技能,比如利用紅外線傳感器遠程格鬥。

為此工匠社自身也推出了兩款配件,偏高端的上肢外骨骼模擬控制器與偏中低端的操控手套,可令用戶在脫離手機的情況下進行鐵甲鋼拳般「格鬥」。
「工匠社」獲騰訊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想做線下機甲版星際爭霸!

而最新推出的第二代機器人GEIO 系列,則搭載了擁有深度學習的紅外攝像頭。GEIO 不僅可以進行人臉識別,還能夠進行物物識別與環境識別。招俊健表示物物識別難度本來就很大,而在這類小型移動格鬥機器人身上,還必須考慮低功耗與嵌入式等問題,難度就更大了,這也是為什麼GEIO 系列用了接近6個月的研發時間。

除此之外, GEIO 系列自帶兩個視頻流,一個是輸出到手機端,另一個視頻流能夠輸出到VR眼鏡裡,玩家可模擬坐在駕駛艙裡的視角,通過機器視覺的輔助,當玩家看到敵方機器人時,屏幕會自動框選及追踪。

在未來的產品研發規劃裡,工匠社還將推出飛行兵種系列、砲台兵種系列等技戰術遊戲體系的格鬥機器人類型。最終達到規則和組合無比豐富的格局,完成線下版本星際爭霸的願景。

從去年開始,工匠社已經在著手運營格鬥機器人相關賽事。過去一年,由工匠社自己主辦的大小賽事有50場,還有100多場是由玩家自行發起,工匠社提供相應技術支持。其中自有賽事IP“Ganker 對俱樂部-天梯賽”通過半年時間,吸引超過1000名參賽選手,賽事主要覆蓋中國大陸、台灣與澳門,並有積分在案。招俊健表示,明年團隊的目標是實現賽事數量的翻番並吸引超過3000名選手。

而在動漫形象與世界觀的塑造上,工匠社在企劃與製作方面與日本一家工作室展開合作,製作了一支長度為12分鐘的PV,通過這支PV,不僅塑造了IP的世界觀與故事體系,動漫還完全復原了現實中Ganker 與GEIO 的玩法。招俊健表示,這支PV也將通過騰訊生態的渠道進行全網首發。
「工匠社」獲騰訊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想做線下機甲版星際爭霸!
(動畫PV的截圖)

工匠社此前共有2輪公開投資,天使輪由九合創投投資;Pre-A輪為火山石資本領投,浩方創投跟投。

工匠社目前團隊一共30餘人,大部分出自自動化和計算機專業。創始人招健俊為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為玩具模型愛好者。有多年遊戲策劃、產品策劃、市場策劃經驗;聯合創始人蔡奮,畢業於山東大學,是一名90後連續創業者,前中國航空公司旗下PCB技術工程師。

36氪在過去的報導中也有提及,目前國內機器人玩具及其相關行業也日益受到關注。美國wowee公司商業化相對成熟,旗下的機器人售價從600元到3000元不等,MIP機器人在各大渠道都有銷售;中國初創公司優必選已經完成B輪階段,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另一家做人型機器人玩具的樂聚公司,也已於近期獲得5000萬元戰略投資。
2018-09-25 18:57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