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第廿五彈:Macchi C.202 Folgore (雷霆)。此架戰術編號356-1的C.202隸屬義大利皇家空軍(Regia Aeronautica)駐防東線戰場的義大利空軍軍團(Corpo Aereo Italiano)第21獨立陸基戰鬥機大隊(21º Gruppo Autonomo Cassia Terrestre)第356中隊(356ª Squadriglia),1942年冬季於頓河以西近黑海的史達林諾(Stalino,今頓內次克Donetsk)。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本機機首與機身後段識別帶皆為東線戰場軸心國部隊通用的黃色。機身仍為砂黃底色附加綠色斑點的沙漠迷彩。繪於垂直尾翼上的是第21大隊隊徽:希臘神話的半人馬(centauro),為包含義大利在內的歐洲貴族世家常用徽紋。機身編號356指第356中隊;1指1號機。與實機照片相比可知模型右舷上此兩編號前後順序倒置。第356中隊是自1939年9月25日第21大隊成軍以來唯一未曾轉隸的單位。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義大利軍方在上世紀三〇年代後葉採用氣冷式發動機的決策,使其航空工業無法與近鄰歐洲國家一般得以持續開發大馬力兼低風阻的液冷式發動機。而搭載870匹馬力等級Fiat A.74 R.C. 38氣冷式發動機及兩挺12.7 mm Breda-SAFAT機槍的義大利空軍主力戰鬥機Macchi C.200 Saetta (箭),極速僅504 km/h,在1940年間就已落伍,尤其在北非戰場完全不是英軍戰鬥機的對手,只能淪為替運輸機及俯衝轟炸機護航之用。而當時義大利航空工業所能製造的最高馬力液冷式發動機僅為960匹馬力等級的Isotta Fraschini Asso XI R.C.40,且已是1936年即推出的舊款。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因此之故,在1939年十一月,Alfa-Romeo向德國Daimler-Benz取得授權製造其1175匹馬力等級DB 601 Aa液冷式發動機,稱為RA.1000 R.C.41-I Monsone,預計裝備於C.200的後繼機種。Macchi Aeronautica的技師Mario Castoldi則自1940年一月起以C.200為基礎,重新設計機身以整合此發動機,且以不到七個月的時間就完成首架原型機MM.445,並在1940年8月10日首飛。但此時已是義大利介入歐洲戰事的兩個月之後。

MM.445在試飛時就已達到603 km/h極速與一萬八千呎升限,且操控性與C.200相當。因此迅即為義大利空軍所採用,並賦予C.202名稱。C.202首批量產機自1941年七月開始部署,首先配發第四聯隊第九大隊。該大隊在1941年9月30日於地中海馬爾他(Malta)島以C.202進行首戰,當日即先後擊落三架英軍Hawker Hurricane。馬爾他之役中,C.202不僅用以空戰,也執行對地攻擊與偵察任務。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1941年十月中旬起,第一聯隊第六大隊、第十七大隊也開始接收裝備沙塵濾清器的C.202以準備派赴北非戰場。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1941年11月18日英軍在北非發動十字軍作戰(Operation Crusader)。當月底裝備C.202的第四聯隊第九大隊以及第一聯隊兩支大隊先後抽調至戰局不利的北非戰場,隨後第四聯隊第十大隊亦換裝C.202投入北非戰場。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第一及第四聯隊的C.202在1942年間於北非與德國空軍的Bf 109 F/G並肩作戰。然而在北非作戰失利後,1943年一月間兩聯隊(各轄兩大隊)共十二支中隊僅餘54架C.202妥善可飛。

1940年夏秋不列顛之役時,義大利空軍派遣「義大利空軍軍團」(Corpo Aero Italiano)進駐比利時與戰,但戰果不佳。1941年夏季德國入侵蘇聯後,義大利空軍亦派遣空軍軍團協同陸軍部隊與戰。

在1939年9月25日成軍時,第21陸基戰鬥機大隊(轄354、355、356中隊)與第20陸基戰鬥機大隊(轄351、352、353中隊)同隸第51陸基戰鬥機聯隊(51º Stormo Caccia Terrestre)。1940年夏季不列顛之役爆發,第20大隊轉隸第56陸基戰鬥機聯隊,劃歸駐防比利時的義大利空軍軍團。該大隊在不列顛之役中受德國空軍號令,因此德軍稱其為第56戰鬥機聯隊第20大隊(20./Jagdgeswader 56)。在此同時第21大隊成為獨立大隊,並將354及355中隊移轉予第24陸基戰鬥機大隊。第51聯隊則解編,直到1942年1月1日才再次由第20大隊(轄151、352、353中隊)及第155大隊(轄351、360、378中隊)復編,並在同年3月24日起由第155大隊開始換裝C.202,後參與馬爾他之役及薩丁尼亞(Sardinia)島保衛戰。第51聯隊隊徽為抓三隻綠色老鼠的黑貓,有其戲謔性的典故。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1942年夏德軍在東線發起大規模攻勢藍色作戰(Fall Blau)。義大利空軍軍團在八月間亦以裝備C.200的第21獨立陸基戰鬥機大隊(轄356、382、361、386中隊)支援作戰,部署於頓河下游近黑海地域,包括位於頓河以西的史達林諾以及位於頓河以東的弗羅希洛夫格勒(Voroshilovgrad,今盧甘斯克Lughansk)、坎捷米羅夫卡(Kantemirovka)及米勒羅沃(Millerovo)。1942年九月間第21大隊在弗羅希洛夫格勒接收十二架C.202並分派至下轄各中隊,另亦接收兩架C.202RF照相偵察機。但直到1942與1943年之交軸心國攻勢失敗、俄軍大舉反攻時,因嚴寒及暴風雪天候影響,在部署的四個月期間僅在頓河以東地域執行十七次戰鬥任務,無空戰戰果亦無戰鬥損失。

照片左側為此時期第21大隊的C.200;右側為十二架C.202之一,可見其兩主翼前緣具白色倒三角形識別標誌。
二次大戰傑作機[25]: Macchi C.202 Folgore

當1942與1943年之交,因俄軍攻勢凌厲且於史達林格勒大勝後朝西席捲,部署於東線南方戰場的德國空軍及義大利空軍軍團戰力已近蕩然無存。1943年1月17日,僅餘卅架C.200與九架C.202的第21大隊派遣廿五架C.200與C.202混合編組前往攻擊圍攻米勒羅沃的俄軍裝甲縱隊。但這也是義大利空軍軍團在東線的最後一次戰鬥任務。1943年三至五月間,因頓河以東的前線基地陸續失守,僅剩空殼的義大利空軍軍團先撤至頓河以西的史達林諾,再撤至史達林諾以西660公里的烏克蘭境內黑海畔奧德賽(Odessy)團整,隨即撤回本土。

當1943年9月3日義大利國王Victor Emmanuel III與同盟國簽訂卡西比萊停戰協定(Armistizio di Cassibile)並於9月8日生效時,生產逾1100架的C.202僅剩186架,而其中僅只百架妥善可飛。
2018-02-25 0:22 發佈
Sorci Verdi 

義大利空軍第51聯隊(51º Stormo "Ferruccio Serafini")的Lockheed F-104S Starfighter戰鬥機在1989年十月慶祝聯隊成軍五十週年的紀念彩繪,機身左舷黑貓抓三隻綠色老鼠(Sorci Verdi)的圖案就是第51聯隊的隊徽。


第51聯隊隊徽的起源與義大利空權理論家杜黑(Giulio Douhet)倡議的戰略轟炸至上論有關。基於此論述,在義大利參戰前,其空軍第12陸基轟炸機聯隊(12º Stormo Bombardamento Terrestre)即嘗試以Savoia-Marchetti SM.79 Sparviero (食雀鷹)高速轟炸機模擬轟炸首都羅馬,並與裝備Fiat G.50 Freccia (箭)戰鬥機防衛羅馬的第51陸基戰鬥機聯隊(51º Stormo Caccia Terrestre)進行模擬戰,結果攻方並未如預期成功。



由於第12轟炸機聯隊的隊徽是三隻綠色老鼠(Sorci Verdi,具有極度驚駭的意涵),因此在模擬戰後,第51戰鬥機聯隊便開始戲謔地使用黑貓抓三隻綠色老鼠的隊徽。但此舉造成兩部隊間的關係緊張,經協調後第51聯隊的三隻老鼠改成灰色。






1940年夏季不列顛之役勃發,第51聯隊下轄的第20陸基戰鬥機大隊(20º Gruppo Cassia Terrestre)轉隸第56陸基戰鬥機聯隊,劃歸駐防比利時且參與此役的義大利空軍軍團(Corpo Aero Italiano)。自此三隻老鼠就又改回本應有的綠色,並隨1942年初第20大隊重編入第51聯隊後承襲至今。



第51聯隊名則是紀念該聯隊二次大戰的空戰英雄Ferruccio Serafini飛行士官。他在1943年7月22日於薩丁尼亞(Sardinia)島南端空戰中彈藥用罄後,以座機Macchi C.205 Veltro (灰獵犬)衝撞一架美軍第325戰鬥機大隊第318戰鬥機中隊的P-40而陣亡,生涯戰績九架。


感謝R大先預告!

就等下周二2/27來買囉!

模型發動機左側具沙塵濾清器,屬於C.202AS衍生型,而AS為Africa Settentrionale (北非)的縮寫。C.202AS並非全新設計,而是C.202各型號戰場現地加裝沙塵濾清器後的總稱。由於此機構對發動機輸出馬力影響甚微,因此在C.202量產後也算是標準配備之一。



不過模型的沙塵濾清器外形還是與實際的有所出入。





機身右舷的戰術編號356指第356中隊;1指1號機。原則上機體流水號在左右舷皆應在機身識別帶後方。模型的編號倒置。



此外,兩主翼主起落架外側各一挺7.7 mm Breda-SAFAT機槍槍口也未予呈現。
難得買到一台沙漠塗裝的戰機,在一片綠油油的日機當中,還蠻顯眼好看的!只可惜就如R大說的,其細節頗有失真!可惜了!

近幾期來看,就是彗星的質感比較好...
外形極為相似的義大利戰鬥機

二次大戰義大利空軍使用的單翼單座單發動機戰鬥機外形皆極為相似,據說這是因為各飛機設計製造廠商都以羅馬附近的軍方飛行測試機構提供的氣動構型作為藍本。然而各廠商亦各自有不同的翼型設計與氣動構型調整,因此即便裝備同樣的發動機,性能亦有所不同。

• 0系列戰鬥機(caccia della serie 0):裝備870匹馬力等級Fiat A.74 R.C.38氣冷式發動機


Fiat G.50 Freccia (箭)


Macchi C.200 Saetta (閃電)

• 1/2系列戰鬥機(caccia della serie 1/2):裝備Alfa-Romeo RA.1000 R.C.41 Monsone液冷式發動機,即授權後改良生產的1175匹馬力等級Daimler-Benz DB 601 Aa


Macchi C.202 Folgore (雷霆)


Reggiane Re.2001 Falco II (隼二式)


Caproni Vizzola F.4原型機


Breda Ba.201俯衝轟炸機原型機

• 5系列戰鬥機(caccia della serie 5):裝備Fiat RA.1050 R.C.58 Tifone液冷式發動機,即授權生產的1475匹馬力等級Daimler-Benz DB 605


Fiat G.55 Centauro (半人馬)


Macchi C.205 Veltro (灰獵犬)


Reggiane Re.2005 Saggitario (射手座)


Caproni Vizzola F.6M原型機

義大利以德國Daimler-Benz DB系列液冷式發動機打造的1/2系列與5系列戰鬥機,性能多比搭載同型發動機的Messerschmitt Bf 109衍生型為佳,但火力相對貧瘠、量產性不足導致產量少、飛行員素質亦較差。

Macchi C.202 Folgore 性能與1942年間地中海戰場的Bf 109 E、Spitfire Mk. V相比毫不遜色,尤其爬升率18.1 m/s勇冠全軍,為極出色的攔截機。然而武裝只有兩挺12.7 mm、兩挺7.7 mm Breda-SAFAT機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