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下列三台 1/8 電動越野車中,是否有高手協助指點一下各車的優缺點??
1. Team Associated RC8B3e
2. Serpent Cobra 811 Be 2.1
3. Team Durango DEX8
私心是偏向 Cobra 811, 因為車身窄外觀漂亮, 電池兩側平衡放置.
但看國外評論似乎是 DEX8 最有得改, 最耐操.
而 RC8B3e 中規中矩, 且在台灣有較容易買零件的優勢.
還是選 Serpent Cobra 811 Buggy-e Sport 就很夠玩, 外觀一樣漂亮, C/P 值更高??
馬達建議配多少 KV 值較適當??
可能會直接去對岸跟電變配整套帶回來吧 (HobbyWing or SkyRC)...
Talker wrote:
考慮下列三台 1/8...(恕刪)
買RC遙控車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後勤備料,因為一定會壞
買進口車,關鍵的耗材至少都要備個一兩組才安全
玩進口車一開始要花的金額會很大條,全車含備料少說都是20K以上
而且未來還要擔心目前的進口商不代理了(斷料),到時候就要自己找國外的代購幫買
花錢是一回事,不小心撞壞個沒備到料的小零件,還要等2-3周才能收到,這才是最辛苦的
馬達的話,關係到你的電池
如果你有打算狠操這台車,未來可能會上6S(24V)的鋰電
那馬達就要考慮低轉速高扭力低kv的馬達(1500~2000kv)
如果只是一般玩玩
多半都是使用4S(16V)的鋰電池,這樣就可以選擇2000~2300kv的馬達
一般來說,1/8車使用4S是主流,因為6S太操車子了,零件的消耗會非常驚人
光光只是沒調整好,沒車禍就可以在短時間把輪胎給弄爆,傳動系統也有可能壞掉
建議考慮國產車-禾寶
http://hobao-racing.com/products.php
CP值很高,買零件也很方便
其實大部分的1/8車,內部構造都大同小異,只有車殼差比較多
如果外殼不喜歡,也可以設法改造外殼的支架,換上進口車的車殼,也是很不錯的
會選這幾台歐美廠牌的車,說穿了不外乎是要滿足心理層面的小惡魔.
這道理就如同國產車與雙B車的對比,開著國產車時眼神仍總會不時的盯著雙B看,但開雙B時則只有在維修保養時才會想起國產車的好...
1. Team Associated RC8B3e
老實說來其算是國產車,價格是較高,但零件補給在台灣應該不是問題.
他家的經典是RC10,且RC8B3e跟另外兩台車比起來,外型實在輸蠻遠的.
不過這車有個特異功能,就是玩膩電車時,還能改成油車...
2. Serpent Cobra 811 Be 2.1
蛇仔目前都移中國生產,故零配件在淘寶或對岸模型店很充裕.
我工作的公司在大陸有廠,每週都有人來往兩岸,從淘寶訂到帶回台灣,基本上一週內都能搞定.
便利性不輸台灣的模型店或是網購,價格更是台灣商家沒得比的.
3. Team Durango DEX8
這個兩岸的零件就少了,得動用到美國的管道,在e-bay或當地網站網購後請當地人員轉寄.
只是零件價格與寄送的成本很高,時效可能也會延長到兩三週的時間.
要是先不管車價與零件後勤,純看設計結構,三台何者為佳??
禾寶的粗勇耐用與零件充足,早有耳聞. 但網站對於產品的介紹可以說付之闕如,而且無論是 VSe 或 Hyper 9 的價格,可以去對岸搬一台 Serpent Cobra 811 Buggy-e Sport 回來了.
待料兩三週我還OK,反正不會只玩一台車,弄個兩三台車輪流跑,就沒有問題了.
電池應該會採中規中矩的方式配置 : 1/8 用 4S, 1/10 用 2S.
我現在手邊的碳刷老車,才配 7.2V 鎳氫 + 60A 電變 + checkpoint 碳刷馬達,就常常因電流過大將馬達線熔斷顧路.
1/8 越野車升到 4S 鋰電 + 150A 電變 + 無刷 4068 馬達,電流是很恐怖的,不會想去自找麻煩.
馬達就依您的建議找低轉速高扭力的 (2000~2300kv).
淘寶上有賣家在特價 SKYRC TORO X8S 2350KV 只要 RMB220 (折台幣 1,110),看起來蠻超值的.
Talker wrote:
這麼多天終於有人回...(恕刪)
呵呵,就像你說的,買了國產車還是會想買雙B
無論是國產車或是進口車,大概都是玩RC遙控模型的過程吧
我自己是從進口車開始玩
後來玩了兩年多,遇到我先前說的那些狀況才轉禾寶
如果覺得等料無所謂,預算也沒什麼限制,其實玩進口車真不錯,因為改造的套件非常多
只要有錢,真的全世界什麼改裝件都買得到
差速轉直軸轉扭限,塑膠齒轉鋼齒,狗骨轉萬向、防塵套、防滾籠...
甚至常常都可以買到一些『進化過』的副廠零件,把原廠零件改得更好,或是更耐用的設計
toro的電裝不錯
我自己的Toro電變就有3個1/10車的,還有一個已經用了3年的Toro 8電變
記得順便買藍芽設定卡連接手機設定,我覺得這是Toro電裝最大的優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