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在零一潛水很久了,常常看到許多大大分享一些新奇的東西,讓小弟見識增廣不少,也學了不少敗家的經驗。一直想找個時間回饋一下,但是自己身邊的東西都沒什麼特別的,手機、PDA、相機都是三四年前的產品、NB更是五年前的老朋友,本身並沒有什麼新奇的3C產品的使用經驗可以分享。這次過年朋友從日本回來,聽說我喜歡玩玩遙控車,特別幫我帶了一台田宮TAMIYA二月中才上市的最新電房車TRF 415 MSXX回來,小弟我就趁著年假過後工作比較輕鬆,心情比較平靜,頭腦空空趕快在週休二日就把他裝起來了(OS:其實是因為台北最近開了一家室內賽車場,在濱江街附近,想趕快去飆車)。這是小弟第一次寫開箱報告,如果野人獻曝的話,還請見諒。照片部分只是普通相機拍的,太傷眼的話請迴避!

前言:之所以會開始玩遙控車,起源於國中時期老爸買給我的禮物,當時最出名的就算是田宮的『發燒』(有些車友真的有收藏喔)了。當時玩遙控車很貴,東西也很少,但是還是玩得非常高興,尤其是種『把自己組裝好的東西在手中操縱的感覺』,真的是非常有成就感。當時田宮大多走平價路線,賣的車子大多是塑膠車,也就是車上多數零件都是塑膠的,價位上也比較便宜,組裝上也簡單,但是在比賽中少有表現。當時的車種好像只有越野車(現在都稱做buggy)和平跑車。當時玩車的時候最崇拜的人是『廣阪正美』(yokomo),也是我心中永遠的世界冠軍。在我國中的時候大約20年前,他就是世界冠軍了(幾乎是各種比賽),到了好像05年左右,在世界『電車界』中還是第一把交椅,直到最近好像06年以後慢慢淡出,當然最近不少後生晚輩(HPI的原篤志、TAMIYA的泰國仔surikan、德國仔MR,尤其MR這兩年真是超強的)不斷超越他也是原因之一吧!當時年記小,總覺得玩車很簡單,有一天我也要玩的跟廣版一樣好,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講究天分的,幻想終究難以實現。後來想通了,沒有世界冠軍的技術,至少和世界冠軍玩一樣的車子總是辦的到吧!三年前工作穩定後再次拾起玩車的興致,三不五時就往車場跑,無奈玩車的人少,可以給1/10電車玩的場地也很少,以前北投有一個『銀石』,大約做一年多就收了,後來在五股弄了一個室內的,可是好像玩得人太少,大概一年左右也收了,所以只剩下一個桃園大溪的『吉智』車場可以玩車,但是地方太遠,對於住台北市的我很不方便,而且室外場地靠天吃飯,下雨天只能乾瞪眼。再者,室外場地灰塵多,對於精密的電車零件事一大隱憂,所以自從北投銀石收了之後,就沒啥玩勁。但最近突然發現過去一家電車商家『23T』竟然弄了一個『室內車場』,讓我重新燃起玩車的興致。這次正好朋友回台,就順便弄了台最新的TAMIYA TRF 425 MSXX來玩玩。感覺蠻好的,在此就介紹給各位大大瞧瞧!
印象中TAMIYA(所謂的紅藍雙星標誌)都是做一些平價的塑膠車,但是近年來TAMIYA也朝賽車方面加強,尤其是『TRF(Tamiya Racing Factory)』系列車款,無一不是冠軍車種,從幾年前的TRF 414,TBⅠ、到最近的415>>415MS>>415MSX>>415MR都是非常不錯的機型,除了大幅採用金屬零件、碳纖維底盤增加強度外,在傳動系統上更有不斷創新。當然,YOKOMO、HPI、XRAY都是很棒的車子,容小弟以後再做介紹。
PS:每次玩車都被老婆念,一方面因為他認為很幼稚,一方面因為太花錢了,這次是冒著被追殺的風險買的新車,千萬聲張,看看就好,因為我不知道老婆哪天會來零一逛逛。

1.原廠照片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外觀照,斗大的『TRF 415 MSXX』,說明他的賽車血統。盒子上密密麻麻寫勒一些規格,例如高強度碳纖維底盤及二樓版,一體成形鋁製馬達座,最新散熱系統等等等。盒子附有提把,可以提著走,大小好像是特殊規格的(比一般的車盒小一點),市面上應該買不到。(PS:日本人最愛搞特殊規格啦、限量啦,真的讓人又愛又恨)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開箱照。一堆用厚的塑膠袋包的零件。沒什麼價值的感覺。中間那一塊是底盤(特點在於下方多了一個進氣孔,加速馬達冷卻),又邊那一包藍色的是金屬零件,貴就貴在那裡(現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顏色來加深玩家的印象,像是TAMIYA最喜歡用淺藍色金屬件,都流行不同、YOKOMO則是深藍色、HPI是紫色、kyosho京商愛用紅色、XRAY則是銀色)。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開箱照1。左邊是說明書,右邊是底盤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4.零件概觀。現在比較高價的車子百分之90都是金屬零件和碳纖維零件,除了擺臂以外幾乎看不到塑膠零件的影子了。老婆每次都罵我,就這些東西要十幾張小朋友喔?你是錢太多喔,看起來像廢鐵一樣(OS:其實更多)。朋友也會嗤之以鼻地說:不過是一些彩色鋁塊銷出來的東西,成本都很便宜之類的話。但是,不知道耶,小弟對這種金屬的感覺使用非常嚮往。這台車的特色是又下方的金屬馬達座,是把馬達座和齒輪相一體成形的零件,小弟覺得很漂亮。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5.零件-鈦螺絲、鋁螺絲。這次連螺絲都一次升級完畢。原廠的鐵螺絲重量太重,又容易生鏽,在講究輕量化的電車上是一大負擔,一般會改裝成質量較輕,但是強度相近的鈦螺絲,至於藍色鋁螺絲除了輕量之外,主要的用在於美觀吧。玩電車的朋友幾乎都改成鈦螺絲,據說重量比鐵製品輕上百分之五十,實際如何小弟到沒測過,反正,用鈦金屬奇摩子就是好一點。這一包單買大概1.5張小朋友。(老婆旁白:什麼,一包螺絲1500元,你給我說清楚,要不然晚上自己睡)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7.零件-鈦拉桿,鋁製拉桿特寫。左邊那包是拉桿。右邊那一包是已經出現過的螺絲。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8.零件-避震器組,含油。這一包單買大概1.5張小朋友左右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9.零件-傳動部分。左上方是狗骨四支,兩支是輕量化鋁製品。右上方,前後滾珠差速齒輪組,含前單向系統(front one way)。下方是中間主傳動齒輪,含中央單向(central one way)。單向軸承一個好像7、8百元,千萬不要搞丟了(老婆OS:什麼,一個鐵圈要800元?你錢太多喔?是LV的嗎?)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0.零件-培林包。也稱做『滾珠軸承』。很奇怪,這些規格真的都是特製的(少部分是普通規格),小弟實際去台北市最大的金屬軸承集散地承德路靠近民權西路附近的商家問半天就是問不到這些規格的,日本人真是愛搞怪。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1.零件-墊片,和尚頭。這台車需要的墊片大多在這,有的墊齒輪的,有的墊擺臂的、有的墊轉向座的、有的墊輪座的。墊片零買好像3包2、3百元(老婆OS:什麼,這些小鐵片掉地上我一定當垃圾丟掉,你說,你花多少錢,毛先生?(虎視眈眈貌)))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2.零件-原廠螺絲。原廠鐵螺絲,重量重、容易生鏽,但強度不差。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3.零件-少數的塑膠零件。大多是一些連桿接頭。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4.零件-前後防傾桿。實際功能和真車差不多。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5.零件-傳動皮帶。目前電房車主要的傳動方式有『皮帶belt drive』和『直軸shift drive』兩種,前者較輕,但動力輸出較平緩;後者較重一點,但動力輸出直接。兩種在賽車界都有相當多的愛好者。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6.零件-擺臂。材質應該是混碳纖維的塑膠零件。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7.零件-一些塑膠零件。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8.避震器零件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19.轉向座、投影座特寫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0.差速滾珠之一,很厲害的零件。大小約0.5CM。以前這個零件是要自己利用滾珠差速油膏把他組起來的,現在已經直接組好賣給你。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1.後滾珠差速,這也是很厲害的零件。以前銀色的部分頂多是強化塑膠加上滾珠壓版而已,這次已經採用一體成形的鋁製金屬零件,應該是電房車手見的。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2.後擺臂+馬達座的樣子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3.馬達座上面TAMIYA圖樣。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4.馬達座+擺臂+後滾差+皮帶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5.後狗骨+輪座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6.裝上後狗骨的樣子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7.中傳動(含大齒盤黑色、中單向銀色)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8.裝上中傳動的樣子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9.轉向組。一堆很討厭的墊片,少一片都不行。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0.前擺臂組。很討厭,一根金屬趕上面大概要加三個墊片。不加不行。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1.加上墊片後,總長度剛剛好,真的一點都不差。金屬連桿上面的6個零件加起來正好和連桿長度46mm剛好,零件精度真的很高,這就是我喜歡日本車子的地方。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2.前輪齒輪箱+擺臂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4.這種螺絲到底怎樣削出來的?又圓,又有柱形?小弟十分好奇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5.前輪轉向座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6.前輪轉向大致完成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7.大致完成。主要特色是圖中底盤上多的一片斜斜的藍色金屬蓋,據說可以達到導引氣流讓馬達散熱的效果。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8.加上電裝的樣子。(由左到右:黑色伺服機、紅色記圈感應器、灰色DSM接收機2.4MHZ,黑色小方塊是電子變速器,右邊是馬達)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39.電池部分。普通4200鎳氫電池,還沒換成鋰電池。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40.馬達座特寫。小弟真的很好奇到底怎樣把鋁塊削成這麼複雜的形狀。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44.細部特寫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45.最後附上遙控器特寫一張。電車的最佳拍檔。KO propo出品(近藤工業)Helios EX-10,最近也有在賣遙控機器人! 謝謝觀賞
『分享』『圖多』不要搶把拔的新玩具  TAMIYA TRF 415 MSXX 開箱報告
2007-03-13 2:57 發佈
父:不要搶拔拔的玩具

兒:那你要買玩具給我

父:那你想要什麼,拔拔買給你

兒:你手上的那個XD

V4杯開催
前方有圓頭的螺絲估計應該是先滾出螺紋然後用CNC車床夾住中間的圓柱部分再車出後面的圓頭,電腦控制要多圓就多圓。
馬達座不一定全部都用切削的,有可能先把鋁材用衝壓成型或者是鑄造成大致的形狀,然後上CNC銑床去細部切削出需要尺寸精度的部分。

雖然很有興趣不過這似乎也是挺花錢的娛樂阿,以前也拼裝過越野的油車,印象中全部都是塑膠材料,只有少部分金屬,現在已經進步到全金屬了質感真不錯。
「如果世界發明以冷笑話為動力源的汽車的話,你已經跑的相當遠了嚘。」

KOBAYASHI wrote:
前方有圓頭的螺絲估計...(恕刪)


感謝大大解惑

這樣做很花工時嗎?

那內六角螺絲孔也適用削切的嗎?
Denny chen wrote:
父:不要搶拔拔的玩具...(恕刪)


所以千萬不要帶兒子去賽車車場
哇!!好漂亮的 MSXX哦~~~
看這位車友的電裝,也都是比賽級的哦~~
3/25 川田遙控與吉智 有舉辦電房車的比賽哦~
有公發馬達23T組、Modify (無刷可參賽) 、及M03組
你會不會去參加呀~~好想看親眼一下閃亮亮的MSXX喔~~

另外補充一下這位車友的第21張圖及第37張圖,
MSXX的"撲離"(第37張圖前後兩個白白的齒盤) 是跳齒的設計哦~
也就是兩個皮帶齒只會與一個差速齒咬合~
這樣的設計可以讓車子更"輕拖"哦~~

不過我最好奇的是第37張圖那片斜斜的藍色金屬蓋
到底對於馬達散熱的效果如何呢??
如果這位大大有去跑過能不能PO 一下
有裝藍色金屬蓋 跟沒裝藍色金屬蓋 溫度的差異有多少?

因為XRAY 的新車也用底盤引導氣流讓馬達散熱的設計~~
這樣的設計如果能夠有效控制馬達溫度上升的幅度的話,
搞不好YOKOMO、HPI、阿蘇士 都會採用這樣的底盤設計哦~
我的想法跟大大相反
這類的小零件
我認為是先用壓鑄法
或是CNC車床
先做出圓頭跟圓柱的部分
再用螺絲模搓出螺絲的部分
因為先做出螺絲部份
可以夾持的部份就少很多了

而鋁製馬達座
可能是先用鑄造法做出大概形狀
再用銑床加工
不過似乎很多道手續
還有可能是用精密鑄造法
再加工螺絲孔部份

至於內六角螺絲
螺絲上的六角孔
印象中是用壓鑄的
十年前的印象了
之後有沒有新技術
就不知道了
那內六角螺絲孔也適用削切的嗎?
內六角孔加工傳統是用冷間鍛造(再結晶溫度下,用一六角沖頭擠製成型),削切不適合大量生產.
KFC680609 wrote:
哇!!好漂亮的 MS...(恕刪)


謝謝KFC兄抬愛

你說3/25在吉智有比賽?

我應該還不會去玩,畢竟新車都沒調,下場只是送死而已
(其實我怎麼調都是送死而已,很肉角)

最近應該會先去23T在濱江街的室內車場玩一玩,畢竟對住台北的我比較方便
如果來23T的話會遇到也不一定

沒有世界冠軍的技術,能夠玩玩世界冠軍的車子也很高興

關於『pully』『跳齒』的設計,小弟不是很清楚,可以請大大在說清楚一點好嗎?
我只知道他是『前單向』+『中單向』+『後滾差』
不知道和『輕拖』有什麼關係

我覺得那片底盤上的蓋子『理論上』應該比『光在底盤上開洞更把風導向馬達』
因為沒有那片蓋子引導風向的話,氣流頂多從底盤『流進』,但是會『流向』哪裡倒很難說
加了那一片蓋子的話應該可以確實地把空氣『導向』馬達吧?
小弟個人見解,還請賜教
毛毛az wrote:
謝謝KFC兄抬愛你說...(恕刪)



嘿呀~~3/25(日) 在吉智有辦電車的比賽~
TAMIYA 的車,車性不錯,通常原廠的設定,
跑起來的感覺就不錯了…
因為我曾經擁有過415MS 及MSX啦~~


23T的車場我有去玩過了啦~~
1/10 的電房車在那裡比較施展不開來~~~所以就…

有關於Pully 跳齒的設計,我在猜TAMIYA 會這樣做的原因是
減少傳動皮帶與Pully 的接觸面積,讓動力的耗損減少,
所以車子感覺就會比較輕拖一點~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啦~~也不知道對不對,
如果站上有這方面的先進,也希望來討論一下,這樣子到底
是不是能夠有效的增加動能呢?

沒錯…XRAY只是單純的在底盤上開洞,把風"流"向馬達的位置,
TAMIAY 的MSXX是把風"導"向馬達,這樣看來,MSXX 的設計應該
比較有效…

不過突然想到一點,夏天的時侯,室外場的地面溫度都比氣溫來的高,
這樣的設計會不會把地面的高溫導向馬達咧??
(只是突然想的到,實際情形就不知道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