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鼓和旋風式集塵桶沒變,只是把它塞到了櫃子裡,讓聲音變得小一點點而已。

↑↑集風罩,用塑膠瓦楞板。大約60*50公分,用矽利康黏的。是用塞入的方式塞到櫃子下方空間內。

↑↑噴漆台的上方,放的是烘碗機,遇到很大的物件時,就把罩子拿掉,門關起來就可以烘了,只不過時間要多一倍。

↑↑幾個電控,最左邊是房間用的排風扇,中間的噴漆時用的燈關關,最右邊的小風鼓的開關。

↑↑↑這個東東是磨東西要用的一個組件。用的是一截約10公分直徑的水管,和一個有點大的漏斗。

↑↑↑左邊的管子是接噴漆時用的風罩,風罩拔下來後可以再把管子拉出來,最長可以拉到約5公尺左右。

↑↑↑再接到這個本來是用來噴砂的箱子上。

↑↑↑加個小椅子,就可以輕輕鬆鬆的坐著磨東西,又不用擔心粉塵會到處亂飛了。
這個箱子可以塞到噴漆台裡,但吸的效果不好,換成這樣的方式,效果非常好,因為吸入口在下方。

↑↑↑鐵甲武士,改裝成這樣,整個線也全部又換新一次,把一個藍色濾罐改裝在調壓閥的出口處,這樣噴漆時的壓力就更穩定了。

↑↑↑原來的白罐,丟掉可惜,所以整個洗一洗又裝了回去,改成直立的排水方便,其中有一管裡面的「吸水球」早就都已經都挖掉了。

↑↑↑不用時剛好可以塞到櫃子的下方。

↑↑↑小風鼓,吵死人的小風鼓,不過房間門一關起來,外面就聽不到了,這聲音是偏低頻的。

↑↑↑原本是這樣放在外部的,因為自己被吵到受不了(外面的人根本聽不到),所以才把它塞到櫃子裡,這東西,應該不用考慮散熱的問題了吧?

↑↑↑塞到櫃子裡的樣子,小風鼓因為走管問題和清裡集塵桶方便,所以桶子放在靠外側。

↑↑↑噴漆台的正下方就是放小風鼓和集塵桶的地方,門在右方(右下角)。

↑↑↑↑原來的集風罩和新的集風罩做個比較,整整大了一倍多。
總結:
集塵罩變大,小物件噴漆時都粉塵都可以被吸入,但大物件時,就會有些會散到外面,所以噴大物件時,身後會有支電扇在幫忙,把粉塵吹向風罩內。
排出屋外的溶劑味道,老實說,除非貼著出風口,不然根本聞不到,因為排風量大,所以味道已經整個稀釋在大氣中了。對面煮菜時的油煙味還比我漆時難聞多了。
排出屋外的粉塵,經實地看察結果,還是有,但是肉眼看不到等級,肉眼看得到等級的都在集塵筒內了,集塵筒約二個清一次,直接拿出用水沖,不用等乾直接裝回去就行了。風管預計,一年會換一次,懶得清了換新的比較省事。
磨東西時的箱子,目前用起來OK,後來上面又加了個塊木板方便放東西,髒了也是直接拿水沖,那兩個噴砂時用的手套也已經拔掉了,不然弄溼了麻煩。
最後,風罩做這麼大的原因,就是為了要噴大比例船模和孔明車的零件(連前叉都可以噴和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