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飛機還算好入門,已經有四個EP200升級下來的伺服器,所以就買台入門得高翼機CESSNA 206T,
加上無刷馬達跟電變、接收,就搞定了入門的第一步。
過年努力到的早上七點,終於有點成果,這台機子我覺得外型不錯,
不過組裝過程中,實在是很苦手,跟直昇機全套配備,固定裝法不同,因為沒說明書,
也沒標準的裝法,讓我摸索了很久。

看過有人直接把攝影機裝在機艙內,拍攝的角度非常棒。
原本機身是白的,舵角片都安裝好,只有把各部問組裝,黏上機翼,安裝伺服器就搞定,
雖然這樣說,不過還是讓我搞了七個小時。
第一個問題就是後腳太軟,我光是放在地上都有點劈腿的線上,只好線綁起來。
已經安裝好的活頁跟舵角片,機尾的突起部份,後來我黏了纖維膠帶,避免磨損。
馬達部份最讓我頭痛,我連如何安裝馬達都搞不懂,也沒標準裝法,
反正最後亂鎖上去,後來還買個馬達座,可是太大,會卡到前輪轉向拉桿,就放棄。
裝上去後,凸出來太多,還把頭罩剪掉一些,讓馬達露出頭。
原本我還不知道如何安裝槳,最後是自己擴孔,槳軸的側面鎖一個螺絲固定,機頭罩還用黏得。
後來才知道要買轉接頭,用鎖的上去,機頭罩也換了金屬底座,塑膠的鎖上去。
原本的槳是1040的規格(直徑10",轉一圈螺距4"),後來買的GWS的1047槳,又是惡夢一場,
擴孔還簡單,但是他槳軸孔的厚度太厚,轉接頭鎖不上去,還要自己磨掉約3mm,可是磨掉之後,
沒有水平,導致雙槳振動...最後修修修才好,一個槳要稿十幾分鐘,真累,最後還要用膠帶平衡槳才把振動消除。
馬達我配Aplus的1000KV,電變UFO 50A(預留未來升級用),電池1500mah 20C。
這樣自己測試,油門1/2,約可飛行8分鐘..過年冬天測試,真是冷啊,
全油門出力感覺已經大於重量。
飛機的電裝搭配真是讓人頭痛,KV直,電池搭配,電變,槳,
都沒標準答案....新手要爬不少文才能搞懂一點...
所有的電裝都要從下方安裝,最後都用纖維膠帶固定,另外裝上電量偵測器。
伺服器的安裝也是自作聰明,用熱溶膠黏一下,在用膠帶黏好。
原本伺服器安裝的位置是伺服器搖臂靠前方,但是這樣拉桿放到最長還是不夠,
最後把伺服器安裝口切大一點,把伺服器換個角度,讓搖臂靠近舵面一點。
我的安裝方法是一個副翼一個伺服器,採用襟副翼的方式。
也就是可以把兩個副翼角度同時往下,提高阻力跟升力,減低速度,方便起飛跟降落。
至於首航呢.....飛不起來,原來我把升降舵設定反了,然後加上前轉向輪很容易軟腳,沒起飛就扭轉到一邊.....
遙控器用DSX9,接收器用AR6110e,設定方便,飛機的混控比直昇機設定多,
我設定了幾個:
襟副翼系統:用FLAP三段的開關,設定兩個副翼的角度,都往下方打,等於是襟翼,0,50,100%,同時把右方的旋鈕,當作微調,可獨立無段控制。
然後還同時設定襟翼混控升降度,襟翼往下打時,升降舵也往下,因為襟翼往下打時,機頭會抬起來,所以要襟翼往下打,壓下機頭,至於角度的部份,
因為沒起飛,無法試驗.....
升降舵混控襟翼:就是當升降舵往上時,襟翼同時往下,這樣上升時,可以增加上升的力道,我設定這個混控開關在MIX。
副翼混控尾舵:就是副翼往左時,尾舵往右一點,這樣副翼打左的時候,比較不會機首一直往下,讓飛機就是側向的飛。
各個舵面的大小動,我設定70%跟100%兩種比例,因為怕舵量太大,先這樣設定看看。
上述的設定比例,我也不知道對不對,就等起飛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