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北港糖鐵這展覽也太讚了!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場景做得也太細了,戲台、雜貨店、豬血糕攤,根本比我記憶中的北港還熱鬧!!可惜現在連搭個糖鐵都只能靠想像,不然一定想坐一次,順便來杯木瓜牛乳配豬血糕,重現青春!
gn01201229 wrote:感謝分享,不過我還是很納悶,為什麼北港在雲林,南港在台北 老狗來認真回答,這和古代人的地理位置認知有關…【北港】在古笨港之北,而古笨港是閩粵移民相當早期的拓墾根據地,始於明朝天啟年間漳州人顏思齊登陸築寨。1750(乾隆15)年,笨港溪,即現今北港溪發生大洪水,把古笨港街市沖毀。笨港居民避居南北兩岸,重建為「笨港北街」(笨北港)及「笨港南街」(笨南港)。1782(乾隆47)年發生漳泉械鬥,最後泉州人居笨北港,漳州人居笨南港。日後笨北港原地發展成為今日之【北港】,但笨南港則因接下來的林爽文事件及笨港溪水氾濫,居民再次遷移至東南方的「麻園寮」,改稱新南港,至清末易名【新港】。【南港】是指基隆河南岸的河港,最早期的街市在現今南港展覽館一帶。地名成因則是與基隆河對岸的「北港」相對,清治時期稱此地為「南港仔庄」及「南港仔街」。另外臺灣還有地名為【東港】和【西港】的,一樣是來自於古代人的地理相關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