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s wrote:
一點小意見, 不喜莫...(恕刪)
感謝您的意見..
您點出了玩具開發的流程:點子 > 設計圖 > 手辦 > 開模 > 設計包裝 > 申請測試報告 > 參展找訂單 > 生產交貨
不曉的您是否從事這個產業?
如果是,您的結論是?
其實,這軌道車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感謝 神的引領,才慢慢有雛形,慢慢的有可展示的樣品.
不諱言的,我對國內玩具產業真的是一個門外漢,因此,才會一開始沒有詳細評估就投入到現在...
不過我想,假如我是在這產業,一開始就評估完了,現在大概也不會做出這東西來...
今天去模型玩具店跟店老闆聊了一下,他感嘆時十幾二十年前台灣是玩具王國,不過現在都是大陸玩具的天下了..
他也說,現在小朋友有太多電子類玩具可以玩,所以,以前藍球場要排隊才能打,現在只要兩個人去就可以打全場...
以前小孩放學後會沒事去逛模型玩具店,完四驅車,玩模型,現在的小孩不玩這種花精神力氣的玩具的...
他的觀點或者可以佐證您的觀察...
不過另一方面,我實際給小朋友試玩時,收到得回應是:
阿 怎麼做的? 它為甚麼可以往上爬?
然後就一窩風的衝上來..
小朋友的回應是真實的開心,這或者是我目前最大的動力來源吧.
我拍的小朋友試玩場面
不管如何,現實狀況下,我想我個人是沒法做所有的事或成就這個產品的...
必須要尋求現有的資源或組成團隊來做,市場部分也並不是只看台灣,而是尋求它有發展的市場...
anyway,講這些都扯遠了...我能做的,或者就是根源於現在的基礎上,探索它的可能性,尋求它的性能極限,
或影藏的樂趣...實做並拍攝影片,因此,再這每一個人的意見,若是可行的,有靈感的,我都會去嘗試看看.
失敗了,成為經驗,成功了,就累積一段成功的影片...為之後商品化做預備....
或者,這產品最終不一定是在我手商品化,不過信仰給我的教導是要做到底.工程的部分我會繼續探索它的可能跟發展,至於未來發展就交託給 神了..
現階段,速度的部份,它又再度的提升了,其實這部份還可以再製作特別零件去提升,不過,現在的速度攝影機已經快跟不上了...
另外,新增加了兩個零件..
1.開放式的啟動倉:一節半開放式的軌道,方便放車跟取車,競賽時也可以當作起點.
2.消失的暗黑軌道:黑色的軟性管材,管子可以任意的折彎,打結也沒問題...車子在裡面跑時會有很大的隆隆聲音跟震動...讓您期待它從管子另一側出來的那一刻
請見
我拍的啟動倉加暗黑軌道
我拍的啟動倉加打結的暗黑軌道
也感謝這邊眾多朋友給的意見
toys wrote:
如果是,您的結論是?...如下:
1. 將它當做興趣, 慢慢研發, 別想太多.
2. 看有沒大公司買下您的專利.
3. 重新思考研發方向.
千萬別自已去開模生產, 除非您錢很多不在乎.
感謝您的建議:
苦口婆心,若不是真的深入了解這產業。 我想很難提出這建議。
真的很感謝,不知道是否有這機會跟您深入請教。或者可以尋找出一些新的方向.
這陣子其實一直在做著放下執念的功課,因為體會到自己腦僵化的太嚴重了,
所以才會誤判,或者對於在這的朋友給的建議第一個念頭以著否定的想法為出發點。
所以一開始回應有很多再幫自己的設計做辯解,或者做補強。直到體認到自己
一開始的設定喜歡四驅車的人會喜歡這產品,這完全是個錯誤認知開始.才重新的去
回顧這邊網友的建議,重新的思考該怎麼調整.包含有網友建議3D列印的,也才開始
去了解認識。因此,這陣子花時間再了解一些新的東西,包含跟代理商接觸了解代理
商的想法,跟青創協會申請諮詢,報名參加台北國際發明展...
想法調整後才慢慢能體會您的建議後面的心情。希望能有這機會跟您進一步請益.
babyfish0226 wrote:
當然是軌道的設計了,不同的軌道設計可以賦予車子不一樣的玩法與生命力,而這點則是您可以發揮與著墨的地方,但我所謂的發揮並不是說您要自己下去想破腦袋然後設計出一堆軌道來販售,而是可以採"開放"的態度讓所有空中軌道車的車友們來發揮想像力,我建議的具體做法是:
1.利用3D Printer(自行列印或外包)開始少量生產空中軌道車的原型並開始銷售車體與充電配件 (培養初期粉絲)。
2.販售各式軌道套件或直接公開軌道規格,讓所有車友們可以自行組裝並發揮軌道設計的創意。
3.舉辦車友聚會,初期可先以軌道設計的分享與交流為主,並將有趣的軌道設計整理並製成影片,讓所有車友們可以模仿或改造軌道的設計。
感謝babyfish0226的好建議:
我們現在在空中提升軌道車粉絲頁有開放讓大家一同參予軌道車軌道設計提案
您覺得空中提升軌道車加入甚麼樣的軌道會更好玩呢?
開放讓大家一起來參與軌道設計
(例如:Y字型..螺旋型... )
若是提議您覺得這好玩的麻煩幫忙按讚支持歐
您覺得加入甚麼樣軌道會更好玩問卷
或者覺得加入什麼樣的機關會好玩的也可以直接在這提出喔,我再想想是否有機會做出來,
或者試著做出來拍一段影片來讓大家一同參與意見....
空中提升軌道車需要大家幫忙一同集思廣益..
其實我滿佩服你的創意
但還是回歸現實面
這空中軌道車只是一直的在封閉軌道內兢速
跑的再快也是在軌道內,作無止儘的循環兢速
不像四瞘車在多條半開放式的軌道兢速
有相關的改裝配件可以改裝
如何不飛車
讓自已的車改裝的更快
不同的配件,改裝不同的四驅車
我問了國小二年級的兒子,這空中軌道車酷嗎,
他只說好無聊
空中四驅車只是一直在一條軌道內作兢速,
沒有樂趣
不像傳統四驅車可以多台兢速,還會飛車
我說這也可以作兢速,可以追車
但他還是覺得滿無聊的
還是喜歡傳統四驅車
我並不是潑你冷水、酸你,所以不要生氣
因為有時自已會依自已觀點看待執著的事物
而忘了別人的想法,替自已辦解
所以你有作過小朋友、成人對這空中軌道車的感覺調查嗎
還是一直閉門造車呢
djccc wrote:
大大你好其實我滿佩服...(恕刪)
感謝您的建議,不諱言的,一開始我確實是閉門造車沒錯
不過從募資開始,從在這跟各位朋友討論開始...
已經從閉門造車變成是一個開放討論來調整並讓這車符合市場需求的狀態..
現在或許是在調整中,相信有朝一日可以讓它變成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產品..
信仰的教導告訴我,想法很重要,但只有實踐出來的可以成為實績.
而這也是我在開發這車過程中最大的體會與收穫..
因此,雖然想法上我對這產品設計賦予了很多的可能性與發展..
不過,拍出的影片功能到那,大家能理解的就到哪,
不能親臨現場,只能透過影片的感受又多了一層隔閡..
因此,惟有實際上做出來了,拍出影片來了,或者可以讓多一些人理解它的現況..
並給予意見讓它可以繼續成長...
有關於軌道在封閉管子內,之前也有合作夥伴跟我提到可以設計讓車子可以在平面時走開放軌道,在往上時才進入封閉軌道內.其實這是很好的想法,不過要做出來有很多實際的問題要考量,最直接的就是從封閉軌道接到開放軌道時,怎麼確定輪胎是朝下而不是朝天? 如果要做一個溝槽導引又要怎樣的設計才能確保出來時可以很好銜接?我卡在人的思考界限裏..
因此,理論上是可行的,但要再思考與設計,因此,停留在想法裏,沒有實踐出來,只能規劃放在如果有市場後的升級版.
感謝 神,其實透過一路上這裡朋友的指教與批評,都在指引我開發的道路,包含puppyhuang提到的nano V2跟 walltracks,包含有人提到我這軌道車跟砲彈飛車很像,也包含yooli提到可以再開放軌道下競速產生排位變化後又進入軌道內上升,飛天遁地的軌道車,也有babyfish0226提到用3D列印來少量生產跟開放軌道設計來培養粉絲,包含這裡所有朋友給的每一分意見....
最近去study了3D列印機,列印的品質以軌道車的尺寸需要很多後處理沒辦法直接把列印結果當成成品,但列印軌道則比較ok.開放軌道的部分,一直根深蒂固的想法是像四驅車四方凹型的軌道。直到最近, 神才透過我重新調整心態來看待這邊網友的建議時給我靈感,砲彈飛車的軌道就是我要的開放軌道,從圓形軌道轉換成半圓形或弧形的軌道是最順的轉換了..而之前我因為想法僵化所以只是把說像像砲彈飛車的人當是來鬧的..所以完全沒有理會.
但,天知道一個想法的轉換, 神給的一個靈感可以扭轉多少事情.
開放軌道的部分有機會實現了,透過3D列印機的幫助,結合開放軌道,可以讓軌道產生很多化學變化...
但,沒有影片,並不能證明它真的就可以如我所想的那樣...
目前正在study 3d列印機中,而要在開放式軌道跑,車子也需要做一些調整跟測試.短期間內,暫時不會有新的影片,但請大家期待,並未來有新的改進跟調整時持續給予意見跟批評指教..
也把這產品一路上的成長與榮耀, 歸給那不斷賜下靈感帶領的 聖三位.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