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XYZprinting Nobel 1.0 光固化3D列印機開箱


bluesystem wrote:
是說會歪斜這也太不...(恕刪)



這部份..我正重新調整後..正在列印當中....要等到晚上才能見真章是否OK..

我也是SLA的新手..正在摸索這機器的特性...看了很多相關資料...覺得沒把握就不敢去玩比較偏DIY的DLP

所以有待大大們的指教...真得沒摸不知難度在那..一摸就出問題..才會學習到真正3D列印的部份.


想請教一下樓主,成品在印好之後好不好拆呢? 因為我聽說Form 1的好像不太好拆。

謝謝。



dd1212 wrote:
這部份..我正重新調整後..正在列印當中....要等到晚上才能見真章是否OK..
我也是SLA的新手..正在摸索這機器的特性...看了很多相關資料...覺得沒把握就不敢去玩比較偏DIY的DLP
所以有待大大們的指教...真得沒摸不知難度在那..一摸就出問題..才會學習到真正3D列印的部份.


有點好奇, 雷射沒有DLP的會有的PDMS塗層(?)的問題嗎?

之前一直有關注但是沒實際買任何3D列印機的原因就是(便宜的?)機器買來還是要花時間tweaking.

當然不是說排斥搞這個, 而是覺得難道都沒成熟到買回來插上幾乎就能即刻使用,價格又不會負擔太重的機器嗎?

只是如果要搞光固化機種的話,現在應該是免不了要多少花些功夫在調整上面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MT Hung wrote:
想請教一下樓主,成...(恕刪)


跟影片最後取件下來的感覺差不多...不會有黏住在上面的感覺...是蠻好拆下的....

目前拆了幾次都沒刮花平台不過我有看過FORM 1+的使用心得聽說很難拆下黏得很死....

所以我也不知道XYZ的正不正常...

修正上面的話...影片會直接滑動是有點扯..我實際上拆了幾次..物件還是有黏著在平台上...

需要一點力量去剝離..不會有黏死在上面的感覺..FDM就一定要黏很死..不然印大面積物件翹起問題很頭大

NOBEL 1.0

bluesystem wrote:
有點好奇, 雷射沒...(恕刪)


DLP桌上型開發也還沒幾年的時間....其實我也有心理準備...不可能一開始買回來電源插上就可以用了....

就像之前買3D UP機一樣..雖然己經是列印最簡化..問題最少...但一樣也是跟平台校正..奮戰很久...

每換一批新買的料..就會出現一些有得沒的小毛病...給我的感覺就是平台校正校得好..要飯要到老..

現在換上了SLA機子了..也就是另一個奮戰的開始.....

bluesystem wrote:
有點好奇, 雷射沒...(恕刪)


SLA也會需要PDMS
先講PDMS的作用,它是透明而比較不會黏住樹酯的一種合成材質
PDMS塗層使用多次後它就會毀損,這時候只能換其它完整的區域繼續使用,直到完全沒地方可用在重作PDMS塗層

只有一個例外,如果SLA/DLP是倒過來列印,那正著印的方式就不需要PDMS
普遍的SLA/DLP導過來由底下投影,中間隔著玻璃,所以要把成型的樹酯跟玻璃分離
但正著印,也就是由上方投影,就沒有間隔東西,但問題比較多
例如樹酯槽本身要多大(多深,也就是Z軸的長度)
再來我會想到的第2個問題,液面如何維持一定(投影的焦距不能失真)
排除這兩個問題,就不需要PDMS
剩下就是如何暴力的從平台將物件刮下作處理了

至於3D列印,作到想印就印,簡單操作這個訴求很難
我之前有回覆過幾篇討論3D列印的留言
模型只在設計者的機器上可以順利完成,換個機台換個材料換個環境就有可能失敗
必須靠使用者本身的經驗去修正,不能期望它跟噴墨印表機
按個按鍵就等它完成
也許將來會有機器會照自己的材料跟溫度等狀況修正最佳值去作業,但目前是不可能的事
施作者必須自己修正,一般人會不會3D繪圖都是一個問題了,會繪圖不表示會修正
就像設計作品可以天馬行空,但要投入商業化就必須作出修正以符合實際作業
小弟也有購入了光固機,最近幾天就會到。關於化學防護這方面,我想到了一個小小的idea提供給樓主參考,弄一個箱子(要可以打開取物),箱子接上抽風機及管線排到室外或其他適當的位置,以保護自身的安全。

pandar wrote:
SLA也會需要PDMS...模型只在設計者的機器上可以順利完成,換個機台換個材料換個環境就有可能失敗
必須靠使用者本身的經驗去修正,不能期望它跟噴墨印表機
按個按鍵就等它完成(恕刪)


大大說得對...必竟這只是工具機的一種...尤其又是新出來的..不像噴墨印表機一樣是由

世界級大廠所開發出來的..在應對各種狀況之下會比較週全...也比較容易作到一鍵就列印成功..

就連CNC加工機己經那麼成熟的..也是會有換刀/進刀/校正/撞刀等等這些問題....


所以我想要對那些購入3D印表機的人也要考量到操作跟可能面對的一些問題..

不能期望把它當成一種家電..買來就像玩具一樣使用...

學習機子操作跟故障排除...也是一種經驗累積..這也是我選這台考量之一...原廠在台灣...

直接反應比較有效率..不知道情況還找得到原廠來對應..

lyf6499 wrote:
小弟也有購入了光固...(恕刪)


這點建議不錯...只是味道是由原料所散發出來的...意味著只要樹脂槽有原料..

味道就是會一直飄出來..就算是蓋上光罩...

用箱子+抽風...也就是幾乎快24小時運作....或許作成密封式空間會比較好..

樹脂槽原料我清過一次了...有夠麻煩又不好清乾淨...然後原料也被洗掉了不少...

所以問過原廠後..兩星期不理它還OK...長時間不會使用才考慮要清洗樹脂槽...

dd1212 wrote:
這點建議不錯......(恕刪)


我剛有看你新放的影片聯接,它成型後要從平台取下時,好像滑掉了耶
會不會你的偏移只是成型過程中與樹酯槽分離時平台部分自己稍微滑掉所造成的?
因為我看國外的玩家,很多不是用平滑的平台,而是用洞洞板,類似網狀那樣的板子成型
反正底下有成型一個台面,那邊也是支撐的餘料
印不好也無仿,但模型不會滑掉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