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12別名m48 a5為m48砲塔裝配m1射控再配上m60 a3引擎與m48 a3車體(車頭為圓弧)造價為一億四千萬
為何舊車身比較貴呢??因為引擎懸吊系統要修改上去
當年美軍在國際軍武大展發表m48 a5車型就是
搭載先進m1射控TTS熱源呈像儀恆風感知器雷射測距機彈道計算機與駕駛部份星光夜視鏡與核生化系統
48砲塔48底盤60引擎除105砲之外車長50機槍 射手7.62 裝填手7.62 機槍砲塔上還有一具小耳朵雷達
當時用在以色列(以阿戰爭)做測試
台灣當時想購買!!美國政治考量不賣!!但願賣射控系統與引擎!!天價計算
在聯勤總部多年的開發換裝於m48 a3上終於完成國造cm11 cm12
之後美國政治考量將庫存要填海當漁礁的m60 a3便宜賣給台灣一~三千萬一台
為打擊我工業基礎與idf一樣當IDF完成馬上賣你F16(當初再多錢也不賣)
自台灣有m48h m48a5 m60a3後
美國又打算賣概念版共用底盤輕量化多功能戰略戰車m8肯定天價中的天價
之後當然不了了之
前兩年新聞在吵的軍購案美國還想賣m1 a1給台灣
後因實際環境考量許多橋樑地形無法承受70公噸的車重才作罷
不過 孔康(討厭的注音文) 走了之後 換了蕭發哥
沒多久 正步練習 就沒了.......
至於我們"胡老闆"最喜歡跟 "劉員外" 對幹
什麼都要比 映像中 只有 軍歌比賽 贏過他們 ......
avds1790 wrote:
cm12別名m48 a5為m48砲塔裝配m1射控再配上m60 a3引擎與m48 a3車體(車頭為圓弧)造價為一億四千...(恕刪)
CM-12採用的是出力比較小的Continental AVDS-1790; 不是60跟CM11上的 1790 2C喔
加上變速箱比較老舊;引擎出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雖說引擎大修包件都是共用的,但如排氣部位等細部均有所差異
M1A1or A2重量也是還好
台彎處於地震帶,省縣道橋樑的建造至少得符合規範
國道之類的就更堅固了
M1戰車最大的問題出在於其引擎
傳統活塞汽缸的柴油引擎搞不好技職學校汽修科服役士兵就能搞定
但是用到像M1系列的燃氣渦輪引擎
可能得大專院校等級的飛機修護科系等等才有辦法進行修護囉
(其實重戰車等級的70噸真的比48h多十幾噸!!砲塔就29噸車身41噸!!)
台彎處於地震帶,省縣道橋樑的建造至少得符合規範
國道之類的就更堅固了
(但m1車系車身尺碼真的巨大很多環境與搭載車輛器具都是問題)
M1戰車最大的問題出在於其引擎
傳統活塞汽缸的柴油引擎搞不好技職學校汽修科服役士兵就能搞定
(對!!它是燃汽渦輪屬飛機引擎也是世界上最耗油的戰車引擎一加侖跑2km)
但是用到像M1系列的燃氣渦輪引擎
可能得大專院校等級的飛機修護科系等等才有辦法進行修護囉
(維護方面更是困難!!此引擎1993已停產所以美國也是用整理的方式整理引擎!!)
(許多零件由其是易磨損的渦輪葉片都是由手工一一重新製造呢!!)
(前陣子看國家地理頻道撥出整理m1由報廢整至全新車!真的很不容易!!相關資料也以它為準)
美軍很多重量單位都是以"美噸"為主
這跟國內慣用的公噸其實存有一定的差異在
就M1系列來說
M1重量為60噸 (美噸)轉換公制單位後為54公噸
M1A2重量為68噸(美噸)轉換公制單位後為61公噸
國內服役的M60A3系列為51美噸 ,公制單位為51.7公噸
以公噸來說M1A2僅僅比M60A3重約10公噸
而拖運戰車用的板車車頭含拖車架約25公噸左右
M60A3整輛戰車上板車拖運時重量甚至高達76.7公噸以上
而戰車影響路面最大的因素反而是車寬
如M48/CM12系列車寬達3.631公尺
M60系列以後為達可以空運的標準(符合運輸機機身內寬度)與大陸型鐵路運輸需求
故都有一個規範存在
M60車寬為3.6公尺
M1則為3.66公尺(但是側裙拆除後車寬則於M60相當)
像是新加坡近期採購的德造豹2式戰車則更寬達3.7米;也同樣在高密度都市發展化的
新加坡正常使用
買新戰車在台灣地理環境下問題嚴重性絕對不比1年兵役造成的影響來的嚴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