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oFF wrote:
其實二戰時,美日海軍對自己航母的艦載數計算方式並不同,美國:機庫+50%甲板容留數,日本則不含甲板,完全以機庫容納量來算,所以看二戰海軍史,會有個錯覺,怎麼美國的航母能裝這麼多飛機。...(恕刪)
這是採用不同戰術教範所引致的差異。美國海軍在戰前就已採用飛行甲板繫置艦載機的作業模式,並以開放式機庫設計增加機庫面積。1943年中開始服役的Essex級航艦機庫與飛行甲板佔總搭載機數大致各半。而日本帝國海軍則全以機庫進行收納、補給油彈、維修等作業,故以雙層機庫增加面積,並採封閉式機庫設計以防護氣候、海象、戰鬥對艦載機後勤作業的影響。這兩種在航空母艦啟蒙期發展的教範各有利弊,但就實戰而言還是美國海軍佔了上風,但此結論無法排除美國在質與量上的優勢所造成的影響。
日本帝國海軍在中途島海戰後面臨正規航艦數量不足、飛行員質與量斷層、新式艦載機開發不順、既有艦載機生產不足等戰略窘境,因此即使甲板繫置可增加搭載機數,也無從擬定執行。
此外,美國海軍與日本帝國海軍皆將備用機計入航空母艦總搭載機數中,而英國皇家海軍則不計。這也造成數據比較上的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