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習知的「飛虎隊」(Flying Tigers),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簡稱AVG),為航空委員會顧問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所籌組。AVG下轄三支中隊,自1941年12月20日開始運作至1942年7月4日由美國陸軍航空隊第23戰鬥機大隊接收為止。
AVG裝備的Curtiss Tomahawk Mk. IIb (等同於P-40C)簡化版除了醒目的鯊嘴塗裝、中隊徽與中隊色帶、戰術編號及戰功標誌外,不做額外裝飾。隊員飛行外套也無任何點綴,僅三中隊「地獄天使」(Hell’s Angels)慣常以紅色裸女中隊徽印在外套左胸位置。隊員所著飛行外套為國民政府購置配發的海軍用M422a,即名聞遐邇的G1飛行外套前身。M422a在1941年10月1日由美國海軍航空署(Bureau of Aeronautics,簡稱BuAer)定名。







1942年初,由長駐美國的外交部長暨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之兄宋子文主導,設於紐約依循租借法案採購國民政府軍備的中國國防供應公司(China Defense Supplies, Inc.)邀請迪士尼(The Walt Disney Studios)為AVG設計隊徽。任職於迪士尼的漫畫家Roy Williams (1907-1976)以「具有飛翼的老虎飛越代表勝利的V」作為設計構想獲採用。

此飛虎隊徽從而貼於機身(常捨去V字),但此時AVG也即將解編而由美國陸軍接收。









第23戰鬥機大隊為駐華航空特遣隊(China Air Task Force,簡稱CATF)的主體,由回役的陳納德准將指揮,隸屬中緬印戰區美國陸軍第十航空軍。該大隊下轄的第74、75、76戰鬥機中隊分別由AVG的三支中隊編成,亦承襲AVG的飛虎隊名號及鯊嘴塗裝,直到今日。
1942年7月4日第23戰鬥機大隊接收AVG時即以原飛虎隊徽為本,將老虎加上摜破青天白日徽、撕裂日章旗的額外描繪,並為其戴上山姆大叔的帽子,以示飛虎隊已轄屬美軍。此時美國陸軍航空隊人員著陸軍制式A2飛行外套,但回復軍職的前飛虎隊員仍留用海軍制式M422a飛行外套。








1942年10月18日CATF參謀長Merian Caldwell Cooper上校再邀請迪士尼為第23戰鬥機大隊設計隊徽。Roy Williams以「天藍色盾徽中具飛翼的老虎伴隨金黃色閃電往下撲擊」作為設計構想,獲得採用。此徽章直到今日仍由美國空軍第23聯隊持續使用。





1943年3月19日CATF解編,並用以擴編為第十四航空軍,由晉升為少將的陳納德指揮,負責中國戰場航空作戰。第十四航空軍司令部的Howard M. Arnegard士官(左)以「藍色背景中具有飛翼的老虎在美國陸軍星徽之下」設計獲採用為該航空軍徽章。




1943年三月間,中華民國空軍派赴美國受訓飛行員中的十二名由陳納德少將指派加入第23戰鬥機大隊的三支中隊,每中隊四名。號稱最後的飛虎隊員陳炳靖(1918-2022)以准尉階結業後即派赴該大隊第75戰鬥機中隊,而其飛行外套胸章就是美國陸軍第23戰鬥機大隊隊徽。依美國陸軍服儀規範,若無中隊徽章,則大隊徽章佩於左胸;若同時佩掛中隊徽章與大隊徽章,則前者在左胸、後者在右胸。

因此下列徽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前後承襲的飛虎隊相關部隊主要使用者。據說當時中國人普遍認為虎頭朝外指驅散惡靈(日軍)、虎頭朝內指補氣養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