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推薦小一能夠玩的遙控車

其實玩RC沒有不維修的道理,不管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都一樣!

LC Racing我個人目前覺得真的是台不錯的入門車,

比起日系品牌入手的門檻低很多,尤其是買給小朋友玩的,真的是大推!

只是玩直升機久了,會把一些觀念帶到RC車來. (不備多餘料件!!)

其實直升機也有很多都是賣一組的,但有相對的原因.

例如直升機的主槳,通常摔機如果救機得宜的話,通常主獎頂多只壞一隻.

但買新槳,一定都是賣一對的,原因很簡單,平衡配種與安全疑慮的問題.

一組槳都是幾百到幾千在賣的(是直升機的級數而定),基於安全性的考量也不會有太多的疑慮.

結論,玩車,我自己真的要開始調整心態...畢竟是不同類型的商品.

給小朋友玩油門EPA MAX調成35%, 我看要再把他撞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忘記說明一下

我的越野會撞壞
都是在二重小場掄牆造成的

降低車高、裝海綿胎
跑硬地賽道還不錯玩
但就是沒有防撞措施
所以一個路線沒跑好,擦撞到外圍就死定了

玩遙控車比較燒錢的問題
我是認為要看怎麼玩啦
瞭解每台車的特性與極限
在適合的場地與車體極限內玩
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壞零件的

我剛玩車那陣子常常在修車
花費真的不少
後來比較懂一點了
車子就很少維修

車子交給孩子前
都會自己試跑一下以策安全
因為我也曾經100%油門的狀態就交車了
還好是在操場,沒有發生意外
哈,我就是發生跟你一樣的問題,自己沒有先試跑就交車了.

LC Racing越野車,原廠配4850KV + 7.4V, TH 100%的速度真的不容易操控.(太快了,我沒有加裝防傾桿,全速過彎還會翻車)

(我還試過4850KV + 11.1V, 全油門連黏好胎皮都會噴掉)

其實玩RC就是這樣,玩久了,車子的特性了解了,自然就會知道無法避免的撞擊,當下如何反應可以降低車損.

這次的事件,平心而論,如果是我自己操控,理論上應該不至於會造成車損(或輕微車損).
(成人懂得如何及時反應,對一個四歲小朋友來說,太難了)

跟日系車比較起來,這次的維修費真的算很便宜,也算是這台車的優勢.

有鑑於此次經驗,內人也強烈要求我,以後第一顆電池都要我先跑,確定沒問題後才換小朋友玩.
(不是怕車撞壞,是怕傷到別人)

我常常提醒小朋友,遙控車就算全撞爛了,要重買一台也沒關係,我也不會罵他!
(目前真的要再買一台,以防當下無法修復,還可以換另一台繼續玩,
但是小朋友說不要越野車了,但...只有越野車有出KIT版呀,為難中)


唯獨一個準則,不能造成他人的人身安全疑慮與財產損失為前提.

*** 跑硬地賽道撞擊好像都會比較嚴重,撞壞的前一天我還跑美堤的越野車賽道,

怎麼撞、怎麼翻都不會壞,讓我覺得真的太神奇了,不過車太小,跑美堤的越野賽道眼睛好吃力.

對小朋友的壓力也太大(周圍都是1:8的油車),所以一顆電池沒跑完就回家了.
還想再組一台LC?

LC的KIT版
只有越野跟競卡兩種車型
越野是短軸,軸距185
競卡是長軸,軸距225
除了底板、中傳軸、二樓板、車殼柱、側護板
其他零件幾乎都共用
因為外型相近,防護力基本上也一樣

競卡可以改成短卡車型
加購:
L6003 短卡胎(一包兩顆,要買兩包)
L6033 車殼柱組
L6039 短卡防撞組
L6195 短卡彩繪完成車殼
L6035 長側板(有防撞區域,但可改可不改)
這樣就可以改成短卡車型
防護力大大提升!
但是荷包HP也大大降低......

短卡車殼有三個選擇
L6052 彩繪完成殼,PVC材質
L6195 彩繪完成殼,PC材質
L6055 短卡透明車殼

PVC車殼比較便宜一點
但是相對耐用度也比較差一點

PC車殼比較耐用,但貴一點
有沒有彩繪好像價格一樣
買透明殼要加上噴漆罐支出
但是可以依照自己喜好上色

如果不拘泥於LC
要KIT自組、適合小孩子玩、速度不要太快
可以找田宮的趣味大腳車系列
底盤代號:
GF-01(四驅)
WR-02(後驅)
WR-02G
WR-02C

原廠配置碳刷馬達,速度不快
拜重心設定所賜,起步翹頭很容易
過彎也容易翻車就是了
雖然軸距才175,比LC越野短
但是輪胎大、車身高
感覺上大了一號

台灣代理商正貨幾乎都內附電變與馬達
自備接收機、伺服機、電池即可
軟殼一定要自己噴漆
硬殼要不要噴漆就看個人心情

電池可以跟LC共用
很省電,一顆2500mAh就跑很久了

價格方面4000~5000元
單看用料的C/P值,比LC貴
但車型特殊,放在天平上比較其實不公平
可以參考看看

pvc1226 wrote:
還想再組一台LC?LC...(恕刪)


P大...你是RC車的活字典歐.

因為對車我真的不了解,考慮再入手LC單純是備料可以共用,

小朋友玩同一台車,特性也比較容易抓的住,所以才會想是否再購入一台LC.
(就跟我450電直要同時買個五台差不多的概念...)

P大建議這幾台我去了解看看.

田宮的車其實我蠻喜歡的,N年前有三台田宮車,越野、平跑、大腳...

可惜搬家後車就不見了~~~ 悶.

我再去看看這幾台,感謝P大的建議啦~
很多車都已經強化擺臂,

能量不滅定律~~~

擺臂不斷,

衝擊力就會給投影板吃~

所以我現在買都是優先看投影板設計~~~夠不夠厚!!
好懷念的論壇啊,現在好像有不少資源都分散到FB或Line群組去了
pvc1226 wrote:
你是RCTW的車友...(恕刪)
sale2688 wrote:
好懷念的論壇啊,現...(恕刪)


其實多數的論壇都還在,只是已經沒有8~9年前那麼熱絡了.

多數人紛紛都轉到FB社團、Line群組了,

很多資訊變成非成員都無法看到了.

各有優缺點啦,好處是一些RC玩家有一些很棒的想法經驗與RC歷程心血分享,比較不會被人擅自用在其他地方.

缺點是,後期進來的新手玩家會比較辛苦,因為資訊取得變少了,論壇提出問題也可能就此石沉大海了.

變要花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去摸索.

其實分享文也不是沒有,只是跟八、九年前比較起來,真的少了很多。
繼續再請教一下!
1.有需要買好盈的設定卡嗎?要設定後才能玩嗎?
2.大腳的前防撞板耐撞嗎?有需要換別的嗎?
房車的前防撞板好大一塊!能裝的上嗎?會比較耐撞嗎?
競卡尾翼能夠裝在大腳上面嗎?
3.在YouTube看到整台掉到冰河水裡還翻過去!
還能夠繼續跑來跑去!這需要再做什麼特殊處理嗎?還是原本就可以這樣子玩了?
4.拍賣上看到:
大全配套餐
組裝完成(含35A+騰翔馬達4850kv)
原廠鋰電池*2
EV-Peak C1 充電器含電源
sanwa MX-V+37W防水接收
還有需要再買什麼嗎?
輪胎?大腳彩殼 (PC)?37W防水接收?接收防水盒?
5.有需要準備什麼工具嗎?

再麻煩各位大大了!
謝謝!

恐龍蛋 wrote:
1.有需要買好盈的設定卡嗎?要設定後才能玩嗎?

設定卡為非必要配件
電變開關上會有一顆SET鍵
也可以用來更改設定參數
只是比較麻煩一點

LC的電變是好盈代工的
通用好盈設定卡
LED Program Box_General
编号:30501003


恐龍蛋 wrote:
2.大腳的前防撞板耐撞嗎?有需要換別的嗎?

大腳的還算耐撞
短卡的更耐撞

不管是大腳、短卡還是房車的防撞組
安裝部位的尺寸都相同,可以互相通用
只是看起來如何就見仁見智

競卡尾翼可以裝到大腳上
但是要加購尾翼架
而且可能需要剪殼


恐龍蛋 wrote:
3.在YouTube看到整台掉到冰河水裡還翻過去!
還能夠繼續跑來跑去!這需要再做什麼特殊處理嗎?

如果我沒猜錯
你是看Igor Vlahovič的影片吧
他有防水前置作業喔
影片在此

你現在買的版本
電變跟接收都有防水
無感無刷馬達基本不怕水
但是電池進水比較麻煩
伺服機沒有防水,泡水可能會燒掉

下水之後
全車培林都有可能會生繡
要有心理準備

有看過車友這樣搞:
下水前培林噴WD-40
收車後全車用氣槍噴乾
培林再噴一次WD-40
你參考看看

我個人是完全不碰水
後續處理工作太麻煩了......


恐龍蛋 wrote:
4.拍賣上看到:大全配套餐......
還有需要再買什麼嗎?
輪胎?大腳彩殼 (PC)?37W防水接收?接收防水盒?

除了車殼之外都不用
車殼LC原廠應該是給透明殼
要自己噴漆,買田宮的PS系列,內噴

不想噴漆的話
問問看能不能透明殼換彩殼吧



恐龍蛋 wrote:
5.有需要準備什麼工具嗎?

內六角起子,1.5mm、2.0mm各一把
外六角套筒,5.5mm一把(拆輪胎用)

全車應該只有扭力限制器的調整螺絲是7mm
用外六角套筒或開口扳手都可以
這個基本不太需要動到
要省錢的話用尖嘴鉗也可以調整
不好使力就是了

內六角起子盡量買一支一支的
用起來比較順

LC的螺絲內六角孔公差標準不太一定
有的部位很剛好,有的六角孔比較大
建議買硬一點的起子頭
以免滑牙

有種12合一的起子組
那種的頭都偏小一咪咪
用在LC上頭一定會滑掉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