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幾個原因:
1.4g6的網路文章情況太慘烈了
2.4#6s目前還飛的不怎麼樣
3. 目前還沒往室外機走.(雖然我主要是在地下室飛^^)
那,改裝4#6s的原因,主要就在原裝馬達真的太遜,使得在飛行高度的維持上,變成飛這一台飛機的重點項目,
且高度失去時的拉升等,真的不若一些一般的機子,希望藉由改裝馬達的方式獲得改善。
(小弟自己飛過的機子中,這隻是最需要專注於維持高度的機子)
目的上,倒不是希望這個馬達會有多噴。而是希望在飛行的高度上能夠獲得穩定高度,且高度失去後,拉升速度
快一些這兩個目的。
因而,才會有考慮 8.4G跟 6.2G兩種的路線。不過,目前參考大大們的建議,比較傾向走8.4G就好。以免效果不
彰。
boxone wrote:想洗天花板的可以上 20T
抱歉再次詢問:那8....(恕刪)

18T 我都覺得有些 over 了,要不是因為要維持零件的一致性(我還有 4G6S),不然我都想換成 16T 了
這台機子要的不是轉速,是扭力...
boxone wrote:
1.4g6的網路文章情況太慘烈了
六動機零件就比較多
零件一多...修起來就麻煩
但只要不大摔...都還可以修
與其說是慘烈
不如說是比較多人在玩
問題當然發現的多
畢竟...要室內飛行的6動目前只有4g6比較適合
而且耐摔本來就不是直升機設計的主要考量
摔機後雖然要花比較多心思
但調整好之後
還是可以穩穩地飛行的
boxone wrote:
倒不是希望這個馬達會有多噴。而是希望在飛行的高度上能夠獲得穩定高度,且高度失去後,拉升速度
快一些這兩個目的。
個人認為
可變螺距機像是變速車
維修較複雜
但是效率較高
故馬達負擔較小
所以飛行起來動力充沛
代價就是摔機成本較高
四動機像淑女車
零件少
比較好維修
但是效率低
所以馬達負擔較大
導致加速較慢 容易掉轉速
所以強化馬達的效果比較沒那麼明顯
純粹是比較4動與6動的差異
希望大家一起討論!
給我的4#3B依樣畫葫蘆改下去,哈...比買4#3Q的主槳來改便宜了一半以上,而且效果一樣
,最進入手4#6也發現爬升力笨笨的,剛好想到V3的B槳還有剩2支,索性拿來跟4#6的主槳
比看看規格,賓果!! ^^" V3 B槳的長度比4#6的主槳還長一些,角度也差不多,馬上給它裝
上去,(注意:一定要剪短到尾槳不會跟主槳打到,小弟頭一次改的時候想說大一點厲害一點,
沒注意主槳跟尾槳的距離,結果把尾槳犧牲了...>"<),目前測試結果原廠電池約可連續飛10
到12分鐘(建議每飛3分鐘休息一次,避免馬達過熱),以上是小弟的一點提議,希對各位大大
有幫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