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k328 wrote:不是名牌(P3)就...(恕刪) 這種摔機都是人為因素跟機子無關 看環境便知1.在高樓陽台處直接起飛,錯誤示範(GPS接收不良,高樓鋼筋水泥建築物嚴重干擾指南針判斷)2.影片週邊有玻璃帷幕建築物 玻璃會反射以及打散無線電波訊號3若真有需要拍攝高樓 最佳位置應該是在高樓屋頂上起飛 機子一定要高過建物若是從地面起飛 四周有建物 保證干擾摔機4.除非必要 千萬不要在市區鬧區都會區裡進行飛行想想以前固定翼都只在規定的場所裡飛行自從有了四軸空拍機後 越來越多門外漢覺得飛四軸很有趣 廠商的廣告詞也誤導消費者簡單輕鬆到手即飛導致越來越多的亂象 逼的政府不得不修法 這些都是自找的其實慢慢的你會發現 空拍機的熱潮已經稍微有點退燒了 接下來剩下的是真正有在進行拍攝作品工作的玩家而不是純粹是因為好玩
怪奇奇怪 wrote:這種摔機都是人為因...(恕刪) 同意奇怪大的說法,空拍機不玩不知道,玩來才知有其一定的難度小從GPS訊號,大到了解到氣象原理,風大下降也要有一定的知識及訓練要不然翻車機率高。 無線電的原理說也說不完,我以前玩手趴機才知道電波有這麼多的原理及波段,不同的波段對於不同的環境會讓收訊有所不同像UHF適合山區,收訊距離遠缺點穿透力不強,還要搭配正確的天線而VHF適合都市,收訊距離短優點穿透力強我是飛掉一台之後才很認真的了解到,原來空拍機從起飛前的環境評估到空中拍攝的角度,最後降落時的細節都有其眉角當然啦,任何狀況都會有,像漿鎖的太緊及太鬆都不是很好還有電子零件都未必百分之百沒有問題,即使你照顧的再好,也有其千萬分之一的機率它會故障個幾秒,可是那幾秒就讓飛機掉落了,就如一台大型客機要價二三十億,天天還有專業的維修機群在照顧,可是還是有極低的機率故障,在空中真的不容許幾秒的故障要不然,尿布會包好幾包~飛到現在我也不敢保證自已飛的沒有問題,目前都是在訓練自已做拍攝技巧的訓媡以及後製配樂剪輯的學習,其實每次起飛前都會先告訴自已這次飛的目的是什麼是拍攝某一點,還是純碎飛爽放電,像影片中從陽台這樣飛出去,除非我是好野人,要不然就是眼睛白色比較多吧! 誠如奇怪大所言,空拍機廣告寫的太讓人覺得空拍機太容易入手操作了,以致於事故頻傳而D牌再剛出的前幾次軟体寫的還不錯,所以讓一堆人玩家喜愛破記錄,要比飛遠要比飛高弄得廠商後面寫到要用軟体來限制操作者,以致於反而衍生更多的問題在這不是說那種牌子的比較優秀,大家都是花錢來玩不一樣的運動,了解空中更多的知識拍出自已的喜愛的影片中,保存起來,過年N年後,再放出來自已欣賞,感覺更不一樣二台的機器我都用過了,不可否認真的要拍出好的影片,穩定及畫質還有可以在空中調校目前真的D牌穩定許多,隨著時間進步,現在有很多廠商都在開發空拍機二三年後,也許更優秀出來的也不一定,搞不好還不用手來遙控,直接載上頭套用腦來控制也難說喔!玩到後面都是在練習拍攝及後製的技巧,有空可以研究一下大家。有時再 油吐比 看到其它的高手拍攝手法時,自已的雙手也會不由自主的動來動去想要學一下別人不一樣的拍攝手法! 空拍機帶給我不一樣的拍攝想法及概念,跟以前玩單眼有很不一樣的想法。 好玩啦! PS.也很燒錢,尤其電池~ 唉.......
男山人 wrote:各位大大,剛剛小弟...(恕刪) 若是在家裡純放電請絕對不要裝槳...以免發生意外!!!以前的設定是遙控器撥桿回中 就會自動加油門起飛五分鐘內若沒有任何動作 就會自動停止你是否該做遙控器中立點校正 看看是不是中立點跑掉了
男山人 wrote:各位大大,剛剛小弟...(恕刪) 連接一下電腦看看一下數值有可能 3.4 通道有跑掉一下如果是的話,要趕快處理,先不要飛喔我之前也是如此,上升自已會自旋,後來連接電腦發現數值不對會漂,建議先連電腦看看吧
男山人 wrote:各位大大,剛剛小弟...(恕刪) 我的機子在啟動時油門桿回中時也會有馬達加速又減速的動作 ! 但還不會飛起來(感覺上待速比朋友的曼塔朱雀要高些)這應該是新版飛控的動作 !(舊版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