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shoulder wrote:
美國陸軍第三裝甲師編...(恕刪)
crazydiamondc wrote:
我所謂維修 是指 重坦上戰場還可以扛砲彈 所以車身通常都會有砲痕
雪曼面對其他戰車 除非不是直接命中 不然通常就炸了
雪曼戰車較高的車身外型使其較不易躲藏,裝甲過薄導致易遭德軍火砲擊穿,也有遭一砲擊毀兩輛或隔房擊殺的戰例。早期型的M4其傳動系統裸露在車體主裝甲前方,遭到攻擊會讓整輛車失去動力。雪曼戰車在西線被擊中後容易燃燒甚至爆炸,因而被戰後美軍起諢號為「朗森」(因朗森為德國打火機品牌,其廣告詞為「一打就著,每打必著」,德軍也因此戲稱其為「湯米烤肉爐」(20世紀初的德國人習慣戲稱英國人為「湯米」)。有觀點認為這是由於雪曼採用汽油機的原故。據英國第二作戰研究處的報告,諾曼第戰役後82%的被擊毀雪曼戰車會燒毀,而同樣的德國四號、豹式和虎式一旦被擊穿,起火的概率也能達到82%、63%和80%,,但其實是該戰車中彈後乘員仍有一半生存律,遠比德國的10%為高,由於倖存者偏差,沒了沈默當好評的機會,倖存者自然會大駡該戰車不行。這亦與豹式、虎式在當時屬重戰車有關,盟軍需以更多的砲彈命中才能將其擊穿,而不是因為其汽油機容易著火;反過來其火砲卻可以在較遠距離上一砲擊穿各種盟軍戰車並引發火災,迫使美方開發出大幅增強裝甲的M4改版「Jumbo」戰車。也有許多人將起火原因推卸給彈藥架(後因此部分改裝了濕式彈藥架,即加裝水套),但又有說法認為雪曼戰車引擎室設計不良才是主因
crazydiamondc wrote:
雪曼戰車在西線被擊中後容易燃燒甚至爆炸,因而被戰後美軍起諢號為「朗森」(因朗森為德國打火機品牌,其廣告詞為「一打就著,每打必著」,德軍也因此戲稱其為「湯米烤肉爐」(20世紀初的德國人習慣戲稱英國人為「湯米」)。有觀點認為這是由於雪曼採用汽油機的原故。...(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