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ar wrote: 其實我真心覺得"傑作機"真的出二十款就夠了而且最好不重疊日美德各選五台外加一些俄機義機大概就飽了八十台根本叫初選...(恕刪) 下一期的A7M烈風連首架量產機都未完成,不知道怎麼個傑作法
我自己實在是很懷疑迪亞哥的老闆是日本人為何獨獨如此鍾意日本二戰軍機至於 對於「烈風」而言我大概能認同這些舊日本時代的軍人們包括堀越二郎都對此機懐抱著太多的期待自1942年中期以來零戰不斷被美國新機種海扁堀越氏一直抱怨軍方所支持的中島引擎不良..直至「烈風」後他自己方能有自主的主導權雖然時不與我但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誠如其他専家所言當1945下半年...「烈風」如果順利服役將會遇上史上最強空優的螺旋槳戰機格魯曼的F8F 「熊貓」「烈風」能否佔得上便宜我看依當時飛行員的素質大概也是凶多吉少吧
b28599 wrote:「烈風」能否佔得上便宜我看依當時飛行員的素質大概也是凶多吉少吧 我個人是這樣覺得1.沒達成的夢 總是最好的夢想2.戰爭一打久是資源戰光這兩點烈風想像加分就太多了不過現在空戰模擬器盛行那些古早軍武沒能實現或是沒碰過頭的機種可以拉上電腦比比看啊
nocar wrote: 我個人是這樣覺得1.沒達成的夢 總是最好的夢想2.戰爭一打久是資源戰光這兩點烈風想像加分就太多了...(恕刪) 烈風的測試數據據說是裝備2200匹馬力等級三菱ハ43一一型發動機的A7M2試作機在武裝減半、防彈機構減至最低、無彈藥、燃油近乎告罄的狀態下取得的。考慮實戰狀態、大戰末期低劣的製造維修品質、燃油品質,並沒有夢想值可言。
redshoulder wrote:考慮實戰狀態、大戰末期低劣的製造維修品質、燃油品質,並沒有夢想值可言。 應該是我傳達意思錯誤未曾實現過所以創作人心裡腦補+戰爭後期因為日本資源短缺才造成性能低落=性能可再加分幻想假如以戰爭前期的供料品值,性能也許可以再往上拉(就是模擬條件最佳化)像疾風讓老美拉去測,用好油料去飛也是不錯,但實戰時條件沒這麼好我上面講的2是可以補完這塊差距的"想像加分"---閒扯低配彈+不耐打不就是早期日機的特性嗎也許掘越要的是閃避滿點沒飛就是沒飛剩下的就是後人雜談
雜誌本身是日系血統,傑作機這系列的日機比重高好像也不讓人意外其實讓我期待的不是收滿80架所謂的傑作機,而是有機會將嚮往的二戰主力機種蒐藏免強去蒐齊80架反而不是我想要的台灣這邊也有調整出刊的順序及國籍比例擔心到後期日機比例如還是偏高日機滯銷的機率恐怕不小...屆時便利商店肯進貨的意願就不高囉
kim81810 wrote:雜誌本身是日系血統...(恕刪) 有些機種滯銷應該是無法避免的台灣調整出刊順序好像也只能10台一單位也就是1-10或11-20中調整順序我覺得能用不錯的價位買到喜歡的機種就很滿足了而且中文化的簡易介紹還不錯出80台至少有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機種不過就傑作機數目來說80是有點多數目決定本來就很困難但因為迪亞哥就是要以長期出刊的形式多到80台也很合理我想日機要出到30架我也不驚訝購買也可以考慮網購我幾乎都前一二天才在蝦皮預定還買的到價格也比較優惠不過出刊當天就會賣完還可以和賣家調前幾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