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阿莫 wrote:我用噴灌 距離大概...(恕刪) 噴罐的噴出量很大,10公分太近了,這麼近的結果就是漆吃的太多,我覺得應該是噴的量太多導致噴筆10公分噴,都要把風量壓到很小了...阿莫大,怎麼不考慮買個空壓機+噴筆呢?
蘇阿莫 wrote:有的自從第一台車模以...(恕刪) 整流罩還是要用噴筆啦,不然很容易GG一般噴罐都是取出來用比較多,只是要它的特殊色不然就只用補土會用到噴罐...一般都是要多次修補時,為了節省時間不去配漆+洗筆,才會用補土噴罐替用你做的很好了啦,我第1台跟第2台比你慘...多做就會越來越好看了^^
舊文回一下,也順便紀錄XD這個狀況經過我這1年多6~7台車模的經驗(水貼少的到大面積水貼、水貼加水貼)。樓主這應該不算橘皮了,是包風。就是水貼沒貼好(不夠伏貼),包空氣。一但包空氣後,遇到濃的(濕噴)透明漆(硝基之類),就會出現這情況。這情況通常是沒救了,因為水貼已經吃到硝基漆整個脆化了。由於包了空氣,後續研磨拋光時,一磨下去一定破掉,還有可能破損範圍更大。樓上有大大提供的方式可以補救看看。所以噴亮光漆前,一定要確認水貼有沒有伏貼好,千萬不能包空氣。有包空氣真的要處理好,繼續軟化修正。不然後面會搞死人。確認沒有包空氣就薄噴1~2層,之後再施噴。噴亮光漆最好確實、均勻,不然以為噴了7~8層,結果某些地方沒噴到(剩3~4層)。在消除水貼段差時整個磨穿,若附近沒水貼還好處理,有水貼整個......最後,往往為了救失誤反而會弄巧成拙或是付出更多的金錢時間,重買水貼甚至重買一盒。若能開啟無視、舊化、戰損技能,那真的可以輕鬆很多。車殼做得漂亮真的很費工,需要一直反覆確認。不然錯誤步驟一直疊加下去,後面真的會很慘。個人未來製作車殼步驟:車殼打磨#5000~#6000-->灰補土-->沾水打磨#5000~#6000-->底漆(發色面漆用)-->面漆-->透明漆2~3層打磨-->水貼(務必確認伏貼狀況)-->薄噴2層-->濕噴7~8層-->#2000水貼段差-->#4000、#6000、#8000、#10000(神之手海綿砂紙),田宮研磨劑粗中細(紅藍白蓋)、蠟。以上by個人慘痛經驗,有錯請指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