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威龍60041 1/72 King Tiger 戰車比例模型

macallan wrote:
M26E4的T15E2 90MM火砲,"理論上"是可以擊穿虎王的正面裝甲.
T15E2 是採用分裝彈藥
基本上T26E4 T15E2射擊 一發,虎王的KwK43可以射上2~3發...


如果彈藥佈置方式良好的話
分裝彈藥的裝填速度其實不差;而一些Pzkw VI Tiger II.資料記載上是大概5發/分以下
Tiger II的砲塔空間狹窄;加上彈藥長達將近90公分/20公斤重;得從砲塔尾彈藥架取出後
經由人員轉身轉彈(多數是弱手上膛),火炮復進時間也長...上彈時間並不會比採用分離式彈藥的T26E2佔有多大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採用更大口徑更大重量的IS-2 重戰車(122mm 分裝式火砲)
火炮射速可達每分鐘3至4發左右



IS2的122mm D25火炮可以每分鐘3~4發,可能是極端的理想值,跟虎王的每分鐘10發一樣


M26E3的90mm M3火炮對付虎式跟豹式沒什問題,但面對虎王跟獵虎時可能就無能為力啦!!
所以才會有M26E4的出現,湊合的用,總比沒有好.

美國為解決T15E2分裝彈藥難以操作的問題也發展出T54戰車炮不過那也是1947年的事啦

1948年發展出M26車系的最終型M26A1用的90mm M3A1火炮是改良於M26E3的90mm m3火炮,不是T15E2火炮而T54火炮則是因為官僚作業而沒被採用.

M26不能算是重坦克只能說是正面裝甲加強的中坦克,我想計劃中的豹2(PANTHER 2)可能比較相近.
怕冷企鵝 wrote:
值得一提的是...採用更大口徑更大重量的IS-2 重戰車(122mm 分裝式火砲)
火炮射速可達每分鐘3至4發左右

IS-2前期使用的A-19主砲射速緩慢,每分鐘大約只有2~3發

使用改良過閉鎖器的D-25T後,射速才提升到3~4發
chn12 wrote: 亨舍爾公司設計一個新炮塔作為以後的標準炮塔。亨舍爾型炮塔的車長指揮塔比較平,不像保時捷的呈突出狀,火炮防盾為-豬鼻式炮盾,且裝甲較厚、空間較大,方形上斜前緣,可使炮彈不致迸射傷及外部裝甲。亨舍爾炮塔也被稱為克虜伯型炮塔。...(恕刪)

虎二式戰車所謂的保時捷砲塔和亨舍爾砲塔其實都是克虜伯公司所設計製造的。在此保時捷背了個黑鍋。
怕冷企鵝 wrote: 在1945年的4月21日,美軍第三裝甲師一輛M-26潘興戰車 T26E4-1構型 在當天的戰鬥中
首先遭受一輛 約600碼外的虎王攻擊;虎王的第一發彈藥並沒有命中...(恕刪)

關於美軍第三裝甲師第33裝甲團T26E4 Super Pershing戰車在1945年4月21日於德國德紹(Dessau)擊毀虎二式戰車一事,其實不可能是真的。



當時配備虎二式戰車的德軍部隊中,離德紹最近的武裝親衛隊第502重戰車營(schwere SS Panzer-Abteilung 502)在柏林南郊菲爾斯騰瓦爾德(Fürstenwalde),距德紹160公里之遙。美軍攻克德紹後持續佔領,有很多時間可蒐證。但這樣極具宣傳價值的事件至今可資佐證的殘骸、照片、車輛編號全不存在,只憑該車當年僅十八歲的射手John "Jack" Irwin士官口述。因此這事件大概又是美軍的懼虎症作祟,不管看到什麼、打到什麼都全算是老虎。

1945年4月21日當時,曾配備虎式/虎二式戰車的德軍部隊狀況為:

• 第501重戰車營:已解編
• 第502重戰車營:已解編
• 第503重戰車營:奧地利施特龍斯多夫(Stronsdorf) ,德紹東南方515公里
• 第504重戰車營:義大利菲拉拉(Ferrara) ,德紹南方980公里
• 第505重戰車營:1945年4月15日已在東普魯士損失殆盡
• 第506重戰車營:已解編
• 第507重戰車營:1945年4月11日已在德紹西方120公里奧斯特羅德(Osterode)損失殆盡
• 第508重戰車營:無虎二式
• 第509重戰車營:奧地利聖波爾坦(Sankt Pölten)與阿姆施泰騰(Amstetten)之間,德紹東南方540公里
• 第510重戰車營:已解編
• 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無虎二式
• 武裝親衛隊第501重戰車營:奧地利埃舍瑙(Eschenau),德紹東南方560公里
• 武裝親衛隊第502重戰車營:柏林南郊菲爾斯騰瓦爾德(Fürstenwalde),德紹東北方160公里
• 武裝親衛隊第503重戰車營:柏林東南郊佩特爾斯哈根(Petershagen),德紹東北方180公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