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輪默克號Merkur(3)上次說過HMV的模就是虐人的,今次繼續取虐吧。HMV的船模都是1:250的,Merkur長僅18厘米,但很多組件不光細小,最要命的是由多個零件組合的。這是兩個紋盤,我特意放在比例魔方上,估計兩個並列也不到1厘米。紋盤由9個零件組合,幸好已入冬天,不需打開窗戶,組合時記著控制好呼吸就OK。殺了不少眼力後,成形的絞盤還是歪歪斜斜的,尤其在微距鏡下更原形畢現,難怪人們說距離就是美。02.紋盤到位,這時發覺上次通風筒有兩支位置搞錯了,幸好拆下也不影響。03.兩個紋盤都不盡理想,選個較好角度視人吧。04.上次錯位的通風筒應是放在這裡的。05.再來的是升降及承托救生艇的設備,滑輪組支架由兩部分組成。06.像是搞微雕似的,也忘了縷空零件的辦法,亂七八糟地弄斷了其中一部分,真是事半功倍。07.加上托架,完成這部分。08.就差救生艇本體,來張與絞盤合照。09.逐漸記起之前做模的手法及拍攝竅門,再一張俯視的。10.機房上有3個拱形的「支架」。11.組合至此應已完成大半。12.拖船已大致成形。13.未完待續。afon
Q版三笠艦拖船Merkur已停工了一段長時間了,為了要自己回到工作桌,特意選了個簡單而富趣味性的模---Q版三笠艦。這是艘在百多年前深遠地影響我們歷史的戰艦,至於關於這艦的故事就留待有興趣的紙友自己去發掘吧。(這是網上找到的在橫須賀的三笠公園的照片。)01.這個Q版三笠是個pdf檔,共有5張圖紙,結構簡單。成品有個波浪樣的承台。02.曾做過JSC的1:400水線模,同樣在艉部有個這樣的組件。03.按圖索驥做好一堆「盒子」,左下就是組合後的上層建築。04.這才是最後的完成狀態。05.三笠在1905年揚威,當時的海上戰技及戰船的構造仍受著帆船很大影響,所以三笠有兩支高高的桅桿。06.三笠的兩支煙囪。07.右邊的是三笠的兩座主炮,是雙聯裝的。左邊是假組合,留意舷側有些紅點,其實是一些帆船習慣用的舷炮。08.三下五落二完工了,開始拍造型照。09.某年東遊時到過吳市,就是大和的出生地,現在有座博物館。參觀完畢,我在紀念品處買了個Q版大和,其實就是個即食咖哩飯。這飯包裝盒就是個Q版大和模,大概跟這個三笠差不多,當然結構就更簡單。10.這是艦艉。11.桅桿由底面兩個組件疊加而成,所以側面就「隱形」了。12.再放在那個波浪的承台上。13.再貼張網上找到的照片。af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