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70546 wrote:
大ˋ你說的"3D 飛...(恕刪)
重點在時間短.如果一樣罩上機頭罩的話.我之前第四趟以 IDLE 來灰, 一樣衝到 80度 @@"
而大電流,效率高有時還有降溫效果.像我之前 550E,用 IDLE 來飛,反而比 Normal flight 電變溫度來的低.
像電變 Castle HV, 如果用 70% 油門飛行, 電變要把 50伏降到70%油門供電.但如果85%,90%油門來飛,理當效率更好.但這也要看無刷馬達的效率而定.我也跟亞拓的人討論過,3D 飛完也約都在50度左右.
你從我前面六趟數據來看,無論油門是用 70-75-85, 80-90-100 來飛.
溫度上升的曲線都差不多,重點不在天氣多熱,重點在積在機頭罩裡由電變產生的熱無法散去,反而惡性循環一路拉高.這樣一來,在3D 飛行, 4分半下來也約最多60度左右.但我只是飛航道,至少都在七分鐘以上.反而會出問題.所以我第六趟拿掉機頭罩,溫度就一路下降到54度.因為主要上方主旋翼下吹的氣流可以強制散熱.所以我覺它應像 700E 一樣電變要採背娃娃式,或在機頭罩前上方有進氣口,引入氣流散熱才行.
觸不到的戀人 wrote:
感覺日本手比較適合飛...(恕刪)
側鐘擺日本手剛好油門和AILE都在右手
偏偏側鐘擺就是油門跟AILE的搭配...
光想就知道會很忙...且timing更是不好抓,重點在鐘擺的兩端要有頓點...不然鐘擺不好看
日本手可以打得好,我是很佩服的,那種功力要很高才行呀
美國手就簡單許多...油門在左,aile在右
先練小弧度(半圓)側滾 ( 正飛<-->倒飛)之後,再縮小弧形...最後抓住從高點翻過去的當下,將頓點做出來就好了
不過以自旋翻來說,不知日本手好不好打...以半圈自懸翻來說
美國手就得tail跟elev來配合演出(油門pitch就不談),日本手好像日右手搖桿寫個7就是了??
日本手我不會,我根據動作來想像的
美國手就右桿畫個半圓,左趕畫出扁頭9就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