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今年完成的第一件作品
使用的是去年十一月下旬上市田宮的1/48F-35A直接製作

模型玩家公認製作F-35最折騰人的地方,是機身上的淺灰鋸齒狀RAM塗層「補丁」,堪稱遮蓋地獄。田宮則是設計成水貼給製作者使用,可免去煉獄似的遮貼,所以我嘗試直接使用水貼來製作,看看用這水貼最終能達成什麼效果。

虛構歷史
中華民國空軍在203X年空軍取得60架肥閃,部署在新竹空軍基地第二聯隊,取代法製幻象兩千戰機;同時為了適應臺灣機場跑道環境,提供短場降落能力,附加挪威空軍才有的減速傘艙。
垂直尾翼的三色閃電標誌則是採用九二四空戰大顯神威的十一大隊(二聯隊所屬)軍刀機採用過的相同圖飾,同時又跟F-35的渾名「閃電」相互輝映!

現實歷史:
中華民國政府曾多次於不同場合向美國表達對F-35B的高度興趣,並有意借鑒部分功能為其下一代戰機研發計畫的發展要點——尤其是「短場起降、匿蹤、垂直起降、超視距作戰」等優異性能。國際軍評專家均認為以其現況及未來衡量,非常適合布署F-35B以應付目前已徹底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傾斜的空中優勢,以及解放軍對台灣大量佈署短程彈道飛彈及遠程火箭炮摧毀其機場跑道,美方建議中華民國政府採購F-35B垂直起降型戰機;但是對於是否能在未來順利取得或轉移F-35B技術以取代其現役的F-16等主力戰機,因牽涉到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台灣關係法》、台海軍力平衡、中美關係、及兩岸關係發展等,而尙無定論。

2018年3月15日,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嚴德發上午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證實,中華民國國防部確實在2018年對美軍購清單上,對美國政府提出採購F-35戰機的需求。
2019年9月18日,中華民國空軍在網站發布新聞稿宣布將暫不購買F-35戰機。

單一概念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 F-35 閃電二式:在聯合打擊戰鬥機計劃 (JSF) 下開發的單引擎、單座戰鬥機,其核心是美國軍方資助,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概念,採用尖端技術旨在將多種戰術飛機的功能整合到一個設計裡,並於 2015 年首次交付。

F-35閃電二式和 F-22猛禽通常被稱為第五代戰鬥機; 這些飛機擁有高度先進的匿蹤特性和網絡連接,以及從整合許多感應器提供的資訊中發展的優異狀況感知。 匿蹤也許是其明確的特徵,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該領域的最重要地位,其飛機包括洛克希德 F-117 夜鷹(自1983 年開始部署),當然還有 F-22,後者是與波音合作並於 2005 年推出。

F-35的設計:
自然地,出色的匿蹤能力也是 F-35 的核心概念:從機翼與機尾的形狀到機鼻與機身的輪廓,其設計在極小化雷達信號。 例如,發動機進氣口通過 Y 形通道提供空氣,目的在屏蔽發動機並吸收雷達波,而機尾的水平安定面則呈 19 度角。 邊緣完美對齊,起落架艙門板等採用鋸齒,飛機採用雷達吸波材質面漆和覆蓋膠帶。

如上所述,F-35 將多種功能整合到設計中,目前共有三種機型。F-35A常規起降 (CTOL) 飛機是為空軍開發的,配備一門內置的GAU-22/A 25厘米旋轉機砲,其砲口蓋和炮艙通風口在發射時打開。駕駛艙後方是一個加油點。 陸戰隊的F-35B 是一種短距起飛、垂直降落 (STOVL) 飛機,在駕駛艙後方有一個舉升扇、滾柱和一個三軸旋轉模組。專為海軍設計,以適應部署在航艦的F-35C 擁有更大的機翼和尾翼,以及可折疊的翼端。

內部武器艙 - 一個在機腹的兩側 - 確保彈藥對 F-35 匿蹤的影響微不足道; F-35A 和 F-35C 內部可以攜帶共兩噸的武器。 而六個外部站位可用於匿縱性較低的任務。 該飛機可以使用空對空和空對地飛彈,以及一系列標準與智能炸彈; 總而言之,它有八噸酬載量。

普懷 F135 渦扇發動機是 F-22 的升級版,提供的功率增加 20%,性能可與如 F/A-18 大黃蜂雙發動機飛機相媲美,而 F-35 的燃油量大約有F/A-18C 的兩倍;可以以音速1.2速度飛行 150哩,極速可達1.6倍音速,F-35A 的最大G力為 9,超越F/A-18。 帶有電動液壓致動器的線傳動力系統確保 F-35 具有極強的反應能力。 內部,飛行員擁有一具50.8 厘米 x 22.9 厘米的顯示器,並配有頭盔顯示系統。

多重感應器是 F-35 先進功能的心臟,從允許在10 秒內捕獲多達 23 個射程內目標的 APG-81 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到 AQ-37 的六個DAS 光電系統感應器,可 360 度涵蓋飛機; 安裝在機鼻下方的AAQ-40光電標定系統提供防護地對空飛彈。 所有這些數據都可以通過多功能高級數據鏈共享,而不會影響低可偵性。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英國航太系統公司的參與下主導 F-35 的設計過程,除美國外,還有八個夥伴國也參與其中。

服役中的 F-35:
迄今已有 13 個國家承諾購買 F-35,美國空軍計劃購買 1,763 架:從第 388 戰鬥機聯隊 (FW) 開始,F-35 已提供給 354戰機聯隊、佛蒙特州空軍國民警衛隊 158聯隊和 48聯隊。 澳大利亞計劃購買 100 架 F-35,並已交付給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第 3 中隊和第 77 中隊,而日本、義大利、以色列、韓國、荷蘭和挪威空軍也已開始部署。

2018 年 5 月,以色列當局宣布 F-35A 加入對抗敘利亞部隊的任務,這是 F-35 實戰的第一份確認報告; 同年 9 月,美國 F-35B 部署在阿富汗,2019 年 4 月,美國 F-35A 參與敘利亞上空的任務。 英國皇家空軍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上空執行武裝偵察任務時使用F-35。

總而言之,計劃在全球範圍內部署 3,000 架 F-35,似乎可以肯定的是, 繼承著名P-38 閃電名稱的F-35,將在未來許多年內成為全球各種空中武力的基石。






精密、層次豐富的武器艙特寫

垂直尾翼兩側的三色閃電是我為這架「肥閃」特別噴繪的,承襲自台海空戰時期,第十一大隊軍刀機曾經擁有的圖樣
大圖在此:











野獸模式大圖










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