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機械人晶片由台灣設計生產發揚光大之下,史賓機器人與機械恐龍成了新世代的遙控機械人玩具,能走、能跳舞,還能伸手取物等特色,擄或了大人與小孩的心,也是台灣所創下的另一項台灣之光!
>遙控玩具,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莫過於遙控車與遙控飛機,無論在拍賣網、百貨公司的玩具部門,遙控玩具總是最熱銷的一項類別,因為只要掌握遙控器,那麼你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操縱著你的遙控車或飛機肆意的奔跑或遨翔,彷彿置身與其中。
遙控模型不僅是小孩子的夢想,就連大人也都對遙控模型活動有著極高的參與率,真正專業的遙控車可以奔馳出上百公里的時速,引擎發出的尖銳聲浪也猶如F-1賽車那般的尖銳、響亮,這也是遙控模型迷人的地方!
不過並不是每一款遙控玩具都能讓你玩得開心,因為品質的優劣、仿冒品仿冒其樣貌卻無其精髓,這一類劣質產品大多只是讓玩家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要能夠隨心所欲的把玩遙控模型,只有專業型的遙控模型可以達到精確的要求,只不過專業的遙控模型要價都不便宜,少說都要準備個萬把元才有機會「入門」,即使入門了之後有許多不亞於實車的設定技巧與遙控器設定技巧都必須等待著玩家去學習與克服,這雖然都是一種樂趣,但對於速食主義的今天來說,能夠開封就玩的遙控玩具,依然是一般消費者的首選!
今天介紹本篇主角「遙控蜻蜓」,他不僅具有蜻蜓的外觀與飛行構造,他還真的能飛喔,我想這應該是第一款將昆蟲給遙控模型化的玩具吧!設計簡單,開箱裝上電池後即可享受飛行樂趣,符合了現代人的需求,我們就來看看今天的主角吧!


▲包裝盒外觀,透明的PVC包裝可以清楚的看到內容物,因為遙控蜻蜓本體採用ARF全組裝完成的型態(Almost Ready to Fly),為了要容納蜻蜓展開的翅膀與胴體,整個包裝盒顯的相當的大!

▲包裝盒右下角標示著「49MHz」,表示這是以該頻段發射,以中華民國電信法規來說,規範給遙控模型的頻段只有27與72MHz,不過在台灣管理這部分相當的不嚴格,遙控蜻蜓以筆者的眼中看來則是歸類在「玩具類」,所以…管他什麼頻段,能玩得開心就好了!

▲包裝盒背面清楚的描述了遙控蜻蜓的結構、遙控器說明與特色。

▲這一張說明了遙控器的各功能,這等一下會有實品的說明,重點是右邊第二個圓圈圈的圖示寫著「Indoor Flyer」,這表示這架蜻蜓是「室內飛行專用」,對於這種輕盈的遙控玩具來說,別說是戶外了,就連屋內的冷氣出風口都可能是致命的風暴,所以還是乖乖的在家玩吧!

▲這是蜻蜓的結構,除了震動的翅膀之外,控制方向是由尾巴的尾旋翼來控制。

▲開箱啦!!恩~每個機件都被固定保護得很好,這類玩具其實挺脆弱的,一個包裝沒弄好,其實就很容易因為搬運而受傷,而遙控蜻蜓的包裝我個人給他滿分!

▲蜻蜓現身~這就是今天的主角,重量僅24.3g而已,這種羽量級的等級,難怪只能「Indoor Flyer」。

▲震翅機構來個特寫!看樣子是韌性較高的尼龍塑膠,比較有耐磨特性,當作可動關節可以延長使用壽命,雖然沒有軸承等社地,但在輕量化為前提之下,簡化設計是重要的!

▲蜻蜓翅膀特寫,注意看喔,每一片翅膀除了主樑使用一根1mm碳纖維棒之外,在翅膀的對角線也多了一根1mm碳纖維棒來支撐震翅時必要的翼面安定結構,才能確保有一定的翼型來產生足夠的推力。
碳纖維這材質我想應該不用多說了吧!輕量化兼具剛性的材質,大至建築、超跑小至模型玩具通通派的上用場!難怪現在全球碳纖維原物料價格高漲不下....

不過先別高興,其實只要不是應用環境相當的嚴苛,這一類玩具是不會真正使用碳纖維來當作材料,而是用玻璃纖維染黑,當作「擬碳纖維」......聽起來有沒有很失落呢....


▲尾旋翼特寫,負責控制方向的尾旋翼,主要由2mm碳纖棒支撐尾旋翼,尾旋翼結構是一個小馬達帶動一個小螺旋槳,這馬達的大小跟手機的震動馬達差不多,相當輕巧,不要看他小小的,對於只有24.3g的蜻蜓來說,所產生的推力足夠讓你「轉過頭」。


▲頭部特寫,眼睛是一個LED燈,充電以及開啟電源都會亮綠燈,頭部的材質看似保利龍,其實不然,這是一種稱之為「EPP」的材質,具有高度的彈性與耐衝擊性,也就是說很耐撞啦!

▲全機特寫,尾旋翼還有個U型鋼線保護著,不至於觸地後干涉尾旋翼旋轉造成馬達燒毀,不過這僅限於柏油等硬地,若是草皮的話,小小一根草伸了進去的話也是會干涉尾旋翼旋轉的啦!

▲腹部特寫,簡單扼要的一個開關與充電端子,右邊看到一個圓圓的是強力磁鐵,用於充電時與遙控器吸附固定在一起的。

▲遙控器特寫,採用49MHz頻段電波,造型符合人體工學,相當容易握持,對於手比較小的小朋友來說也沒什麼問題,因為主要控制的兩根撥桿做了大面積的圓鍵設計,小小的手指頭也不用怕握不住。

▲只有「加減速」與「方向」兩個撥桿動作來控制,中央則是電源開關,開關外環則是微調,可以微調左、右方向的偏移。

▲面版上方也有個強力磁鐵,是用來與蜻蜓腹部的詞鐵結合固定,正當納悶充電線在哪裡時………

▲輕輕按下磁鐵處,上蓋馬上彈出,露出了與蜻蜓連接的充電線,這樣的收吶方式美觀且新奇。

▲即使上蓋蓋起來,也有預留缺口讓充電線露出,方便使用者不同的習慣。

▲遙控器底下有個開關,分別切換「Beginner」與「Expert」兩種模式,這是切換尾旋翼所產生的推力大小,如果是第一次玩的話,建議用Beginner,推力較小,方向的控制比較不會那麼敏感,等熟練之後再用Expert模式來玩,可以做出小角度的轉彎。

▲遙控器的背面電池蓋要用十字螺絲起子先鬆開螺絲,這是一種安全裝置,因為小朋友勿吞電池的事件層出不窮,多一層防護是好事!

▲鬆開螺絲之後,螺絲也由一個軟性膠圈固定住,避免螺絲掉落遺失。

▲使用6顆3號電池,合計電壓7.2V,由於遙控蜻蜓本體的充電需要仰賴這6顆3號電池,所以使用充電電池是比較經濟的選擇,畫面中這一款Sanyo電池容量雖然只有1700mAh,但是它的低自放電特性讓筆者特別喜歡,常運用於筆者的550閃燈與環形閃燈上,上次去日本,他牌電池因低溫無法使用,這款電池都還能正常工作,比較起現在標榜低自放電電池一顆要價90~110元的高單價來說,這顆只有1700mAh容量的三洋電池,單顆50元的價格算相當經濟,值得推薦。

▲充電端子有防呆裝置,不需要擔心會插錯。不過這端子相當的細緻,即使防呆也有可能因為硬插而損壞甚至短路....古語有云....防呆不妨痴,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將遙控器上的充電插頭插入蜻蜓腹部(注意蜻蜓本體的開關是關閉的,遙控器的電源則是要開啟)

▲充電時,眼睛會亮綠燈

▲遙控器指示燈也會閃爍(如果綠燈不亮或閃一下就滅了,表示遙控器的電池沒電了,不足以對蜻蜓充電)

▲充電這段時間,放著蜻蜓東倒西歪也不是辦法,所以用腹部的磁鐵吸在遙控器上吧!這樣看起來有一體感,還挺不賴的呢!

▲實際飛行時,若蜻蜓有傾斜一邊飛行的現象,那麼就轉動中央微調撥盤,一次一點點轉動來慢慢修正飛行的癖性。
實際測試飛行
過去我相信6、7年級的學生一定都在公園看過有一種鴿子造型的玩具,只要上緊裡頭的橡皮筋,開啟開關之後隨即震翅高飛,看到賣家的鴿子往往都能夠飛得很好,自己花錢買的總是亂飛一通,不然就是吃土,頓時信心全無對吧!不禁讓人懷疑這種震翅飛行玩具真的能飛嗎?不過當筆者玩到這一款遙控蜻蜓時整個改觀,因為他不僅能飛,而且可以隨心自如的操控喔!
這台遙控蜻蜓的第一次充電時間約8~10分鐘,內建的鋰聚合物電池是單顆3.7V,容量估計約80mAh(沒切開機身看只能用估計的來與蜂鳥比較,蜂鳥電池為50mAh),充飽飛行時間約5~6分鐘不等。
請注意!!惡劣飛行環境請絕對不要飛行這架遙控蜻蜓,尤其是禁止在開放式的街道巷弄飛行,別忘記包裝盒上標示著「室內專用」,對於24.3g的機體而言,輕微的氣流都會使的蜻蜓難以控制,而遙控蜻蜓的飛行是往前飛行,所以即使要在室內飛行,那麼也要有一個相當寬敞的空間,一般的客廳可能不夠大,但是大樓住戶的地下停車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遙控蜻蜓的飛行前檢查與準備動作如下:
1.開啟遙控器電源
2.開啟蜻蜓機身電源(眼睛會亮綠燈)
3.檢查方向微調是否在中間,若沒有請調整中間位置,此刻小尾旋翼應該是靜止的狀況。
4.抽出遙控器天線
5.檢查油門動作,左邊撥桿往上推,蜻蜓會震翅,確定會震翅即可,不要手抓著狂催油門,在負載過重的情況下,馬達與電池的壽命都有可能會縮短。
6.檢查方向動作,右邊撥桿往右邊撥,尾巴的小風扇應該會往右邊吹風(尾巴朝自己),打左邊則反之。
7.底下的「Beginner」與「Expert」兩種模式開關,第一次飛行時請用「Beginner」,空間狹小的環境之下可以用「Expert」飛行,以獲得較小的轉彎半徑。
讓你的蜻蜓升空吧!
左手持遙控器,右手持蜻蜓腹部,左拇指輕加油門至中間點,蜻蜓開始震翅後,請注意以下幾個字:「將蜻蜓水平的向前輕推」!這蜻蜓很輕盈,請不要把他當作紙飛機一樣用力向前推,因為蜻蜓本身有動力,所以只要輕輕的往前”推放”即可!
蜻蜓推出後因為帶有一半的油門,請觀察蜻蜓的水平飛行姿態,一出手的3公尺蜻蜓會往下飛行是正常的,之後若持續往下則多加一點動力來維持水平,若要轉向也是少許的撥動方向鍵來改變方向,如果情急之下將方向鍵撥到底,蜻蜓就可能會轉彎過頭而失速。
操控訣竅!
細膩的控制油門是必要的,想要蜻蜓一次往上攀升是不可能的,一次把油門加到底會使蜻蜓急速抬頭,然後會因為速度不足而失速墜毀,所以利用油門的控制讓蜻蜓維持約5度的爬升仰角持續爬升才是正確的!
若要使蜻蜓維持在一個高度上飛行,那麼藉由規律性的加、減油門動力是可以達到一個水平高度的飛行。
細膩的控制方向也是必要的,將方向一次打到底時,蜻蜓會急速扭轉,當蜻蜓前進的力量被轉彎的力量給扭轉後,也會失去速度造成過度的側轉而「犁田」,所以首次飛行請使用「Beginner」模式來飛行吧!
只要讓蜻蜓保持一個速度與角度前進,基本上要讓它墜落是很難的!如果蜻蜓飛得太高,請記住「縮小油門」讓蜻蜓緩緩下降,不要放開油門,那會失去動力而失速下墜!
如何調整蜻蜓?
如果蜻蜓一丟出手就馬上頭朝下下墜,可以剪取一段約20~25公分的透明膠帶,貼在尾巴處,這樣就會產生類似風箏尾的效果,可以讓蜻蜓的直線飛行性能變好,飛行也更容易維持水平,別小看這一段小小的膠帶喔,功用可是大的很,如果你的蜻蜓一直不聽話,那麼不妨測試看看這樣的方式是不是可以改善飛行狀況呢!

▲剛開始飛行時,蜻蜓對於動力的增加減少很敏感,動力太大則往上飛行,動力太小則頭朝下下墜,比較沒那麼容易操控。

▲增加了一小段的膠帶,一來調整重心讓尾巴重一點,二來當作是風箏尾那樣來達到一個整流的效果,讓蜻蜓的直線飛行變好。接下來就是快樂的飛行時光啦!!
(室內光線不足,圖片不清楚傷眼睛抱歉啦!)







拍攝場地:台中市永春路 翊成模型2F 室內Mini-Z賽車場
如果墜機怎麼辦!!
會飛行的遙控飛行器說不會摔毀是不可能的!一旦觀察到蜻蜓幾乎墜地或者已經無法藉由任何動作挽救他墜機時,千萬不要勉強!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手」,將手指離開控制撥桿,所有動作都會停止,完全失去動力後墜地的損傷是最少的。
倘若蜻蜓已經墜地還持續的加油門,有可能翅膀已經干涉、卡住,狂加油門的狀態下可能造成馬達燒毀!
特殊玩法!!
這蜻蜓可不是只能讓你用手輕推起飛喔!如果你的飛行環境是無風的室內球場或停車場的話,將蜻蜓放在平整的地面上,輕加油門後蜻蜓會往前前進,稍微加重一點油門約3公尺後蜻蜓就會起飛,此時斟酌油門維持5度仰角上升,地面起飛也是一種特別的樂趣喔!
這款遙控蜻蜓的構造與樂趣性十足,硬要說缺點的話,應該是所需要的空間需要比較大,因為這是一架擬生物的飛行器,而不是可以原地起降的直昇機,如果你有夠寬敞的空間的話,那麼遙控蜻蜓肯定會為您帶來不少生活樂趣!
最後我找到了這蜻蜓的宣傳影片,只要多練習幾次,你也可以像影片裡的人一樣操控自如喔!
遙控蜻蜓官方網頁
遙控蜻蜓DEMO影片
PS.這文章我已經寫好一陣子了,但小惡魔總部好像沒把這文章發佈出去?我以為要審核過之後總部才會發佈,後來我才知道要自己發佈的壓~這一拖拖了好幾個月呢!
真的是很抱歉,第一次寫文經驗不足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