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使用Itareli 1:32 F-104G/S RF Version製作
水貼的數字號碼為自行繪製請人代印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我國的RF-104G星式偵照機是於1963年8月12日的「阿里山三號計劃」,接收8架RF-104G和2架提供機種轉換訓練及熟飛的TF-104G。這8架RF-104G分別為5626(62-12241)、5628(62-12242)、5630(62-12243)、5632(62-12244)、5634(62-12245)、5636(62-12246)、5638(62-12248)及5640(62-12249)。由駐桃園第五聯隊第六大隊轄下的12中隊換裝,取代早先的RF-84F。這批RF-104G全使用標準配備的KS-67A相機三具,裝載在鼻輪艙後的機腹內,所以原有的20㎜機砲及機砲彈匣拆除,同時從鼻輪艙1/3處向後延伸228㎝處止,裝置向下凸出的淚滴狀莢艙,以容納偵照設備。KS-67A相機有1.5吋、3吋、6吋及12吋四種焦距。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12中隊於1964年11月1日完成戰備。1965年1月19日,由5626和5630兩架RF-104G首次飛抵大陸執行偵照任務,歷經35分順利完成任務。5月22日則由5630及5632兩機進行第二次任務,黃永厚上尉所駕的5632號被中共炮火擊破垂直尾翼,最後是有驚無險安返。
1967年1月13日,宋俊華中校也駕這架5632號前往廈門灣偵照,更引發了著名的「一一三空戰」。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RF-104G偵照任務爆發一一三空戰
1967年元月傳出廈門水域有潛艇出沒, 為此國防部相當重視,而當時只要桃園基地的RF-104G偵照機起飛,對岸共軍都會知情並派機升空攔截;反而是台中清泉崗(CCK)基地起飛的F-104戰鬥機,中共較不會有所動作。為了避免任務失敗,在任務前一天就將RF-104G飛到CCK。一月13日1045時,12隊葉定國上尉駕駛5640號RF-104G偵察機前往福建三都澳沿線偵照,他以1.7馬赫的高速通過目標區,並於1102時脫離中國大陸出海。此時 , 石門作戰管制中心(CRC)廣播有一批敵機正要前來攔截 , 但RF -104G 飛快便向東返航。八中隊隊長祖凌雲中校領隊,率F-104戰機掩護,共機出海攔截,但未遭遇。由於光線不足,此次偵照的相片模糊。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於是1230 時 6大隊作戰科長宋俊華中校駕5632號RF -104G再度出勤,其任務是偵察廈門港內的共軍潛艇活動情形,宋俊華先以200 呎低空通過馬公出航,,然後在 1256時爬升至35,000 呎準備進行偵照 ,不久馬公CRC傳來一批敵機自北方來襲擊!而宋俊華中校也目視在45,000呎高空出現4條凝結尾,但RF -104G仍舊向目標前進。1302時,抵達廈門上空,但當地卻被雲霧遮蔽,而此時敵機也從 一點鐘方向發動攻擊,在迴避之餘RF -104G也以最大後燃推力立即拉升至53,000 呎,,速度達到兩馬赫,但敵機也窮追不捨!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此時石門CRC也引導由 CCK緊急起飛前來的四架F -104G趕往掩護接應,這批星式機由三大隊八中隊輔導長蕭亞民中校(4341)率胡世霖上尉(4347)、楊敬宗少校(4353)與石貝波上尉(4344) ; 而共軍的攔截機隊則是駐防於漳州的第24師航空兵 兩批8架殲六。1306時,當四架星式機趕到現場時發現高空一條凝結尾向東北移動,於是長機蕭亞民便詢問石門CRC該機是敵是友? 而石門CRC則回答:是友! 才得知那就是宋俊華的RF -104G 。不久,空中又出現另外兩條凝結尾,所以研判一定是敵機 ,而它們當時距離RF -104G只有十公里左右,而四架F -104G 距離敵機卻有 24公里之遙, F -104G只有盡力加速前往解危!石門CRC又發現敵機轉向出海,有向四架掩護機攻擊之勢,於是呼叫F -104G脫離返航,但長機蕭亞民認為此時避戰會使機隊陷於不利,所以要求應戰 !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一分鐘後,長機及二號機已經可以目視敵機為殲六,等到雙方距離兩海浬 時,蕭亞民鎖定其中一架, 按下發射鈕,但響尾蛇飛彈打不出去!而二號機胡世霖則立刻補射一枚AIM-9B響尾蛇飛彈當場將其擊落!!共軍長機一見情況不對,馬上向右下方俯衝脫離,正好落在四號機的攻擊線上 ! 石貝波見機不可失 , 不顧戰管呼叫從8,000 呎後方趕到4,000 呎衝進福建省上空, 射出一枚響尾蛇飛彈,並目睹它中彈著火 墜入海中!空戰結束後,長機詢問各機狀況時, 2、3、4號機均依序回答 "正常" ,等到距離台灣 60海浬處,長機指示各僚機保持雲中飛行並告知自己飛行高度為7,000 呎,要各機也報告高度以保障安全。二號機8,000 呎 四號機6,500 呎,唯獨沒有三號機的聲音,這才知道楊敬宗已發生不測! 胡世霖及石貝波兩人獲頒七等寶鼎勳章及獎金兩萬元;蕭亞民 、 宋俊華及CRC管制官孫兆良、宋慎禮等四位則獲頒六等寶鼎勳章。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這8架RF-104G至1980年年底前因機件故障、天候等問題摔掉了5626(1969年3月20日)、5636及5640(1977年3月2日)、5638(1977年5月2日)、5634(1980年7月4日)與5630(1980年12月16日)六架,只剩下5628號和5632號兩架RF-104G。於是從阿里山八號的39架F-104G(4362-4400)中挑選了原先飛行時數較少的8架F-104G改裝成RF-104G,其中4384(63-13272)、4386(63-13690)、4391(65-12750)及4399(67-14892)修改為機腹相機的RF-104G,同時4384號改漆為5663號,4399號則改漆為5664號。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至於原來阿里山三號碩果僅存的兩架RF-104G,則改回F-104G戰鬥機構型(5628號改為4402號、5632號改為4401號),機腹型相機的RF-104G在1974年將原來的KS-67A相機換成KS-125系統(除了5626號先墬毀外,其餘均曾更換成此系統)。這套系統可選用費查(Fairchild)公司作業高度3,000呎的KA-94A高空全景掃描相機和作業高度300呎至3,000呎的KA-97A低空全景掃描相機。這批機腹相機的RF-104G,在1987年9月11日摔掉4386號及1988年5月31日摔掉5663號這兩架RF-104G後,只好再將4375(63-13254)及4387(63-13691)兩架F-104G修改成RF-104G補充;緊接著4387號也在1990年5月16日摔掉,4391號在1991年7月8日起飛失敗撞毀於跑道頭,而5664號則在1993年3月4日墬毀。到最後只有4375號這架補充版的機腹相機型RF-104G倖存,目前陳列在花蓮空軍基地內展示。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機腹相機型RF-104G,國軍一共使用過14架,除了前面8架RF-104G在出廠時即為RF-104G外,其餘的RF-104G均由F-104G修改而來。35年的服役生涯摔掉了13架(如果把那兩架修改成F-104G的RF-104G也算在內),7名飛官殉職。此外摔掉4387號和5664號兩架RF-104G的,均為張復一中校,難得的是兩次都逃過死劫!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機腹相機莢艙特寫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機腹相機莢艙特寫

2019年第二作:引發一一三空戰的5632號RF-104G星式偵察機
2019-03-31 14:27 發佈
推 內容精彩詳細 小弟沒有在做軍模 以外行人的角度看 做的真的很不錯 之前原本想做一台戰機給阿公 因為是老兵 不過看到軍模那麼貴 製作又很複雜 只好暫且放棄
布萊德艦長手起刀落,一掌打在阿姆羅臉上,阿姆羅大喊:爸爸別打啦
大大的巧手厲害了,
尤其是軍武模型更要支持呢!

cambridge0326 wrote:
使用Itareli...(恕刪)

+5分

01圖床真得不行
精彩
104真的是很特別的一架戰機
模型配上解說讓人更有感受
我就是那被人說太慢的小黃...
5分奉上,請大大接受小的崇高的敬意^^
能如此考究的製作,幾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F-104的年代,台灣海峽是我們空軍的地盤,看到共軍飛機就打,後來美國人畫了海峽中線,現在...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